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

作者:畅行驿站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1)

另外,藏族人还把平时的人与人之间的直呼名字,看作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一般都要在名字前面或后面加个“啦”字,象扎巴旺堆啦、达瓦卓玛啦等;贡布地区在男性名字前加“阿达”,昌都地区加“夏布”,等等。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2)

在西藏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都天要喝酥油茶、吃点糌粑。因为当地朋友介绍说喝酥油茶可治高原反映症,虽然不习惯,但的确有效。 酥油茶是先把茶叶加水熬浓,然后倒进一个长筒型的酥油桶里,加上一块酥油,放点盐,用力搅拌,便可得到香甜可口的酥油茶。由于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 的,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因而制成的酥油茶,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上好饮料。糌粑,是由青稞、豌豆或其它杂粮晒干炒熟后磨粉,加上浓茶酥油,用手反 复揉拌而成。藏族人食用糌粑既不用筷子,也不用勺子,而是用手抓,称为“抓饭”。这样,对于我们内陆人可就有点别扭了。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3)

在西藏,还有些藏族人有着食生鱼的习惯,食用前加工倒很讲究的。先将活鱼去脏,完整地剥下鱼皮,去掉鱼头鱼尾,再将连骨带刺鲜鱼肉,加进青葱、盐巴、辣椒、香料等,剁成鱼酱,这样食用起来非常鲜美。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4)

藏 族的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一两个民族传统节日或宗教节日。如“洛萨节”、“摆花节”、“雪顿节”、“林卡节”、“洗澡节”、“望果节”、“燃灯节”、“跑 马射箭节”等等。在众多节日中,“洛萨节”更具特色。“洛萨节”就是藏历的新年。传统的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所以,从藏历旧年12月初,各家 各户便开始做过年的准备。节日到来,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5)

除 夕前一天晚上,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古吐”。吃古吐是非常有趣的一种年俗。古吐是由面团制成,里面分别包着石子、盐巴、辣椒、木炭、羊 毛等,有的还把面团制做成佛像。如果谁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团,就预示着他(她)来年心硬;吃着盐巴,就意味着他(她)来年很懒;吃着辣椒,就表明他(她)来 年嘴辣;吃到羊毛,就说明他(她)来年心软;吃到木炭,就预告他(她)来年心黑。在这种场合里,全家人吃着,看着,说着,笑着,一个一个地品评着吃到嘴里 又吐出来的这类东西。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按老规矩,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6)

大 年初一早上,每家年纪最大的老人要第一个起床,到井里提回新年的第一桶水,而且越早越好。当老人把水提回后,全家人起床,穿上过年的新衣服,便开始举行家 庭拜年仪式。当一家人按照辈序老幼在长垫上坐好后,年长的老人便将竹素切玛依次端到每个人面前,祝福说:“扎西德勒平措松!”(意思是祝你今年各方面都吉 祥如意)被祝福的人也马上向长者祝福:“旦都德娃托巴秀!”(祝您永远幸福)“退桑塔胞查,若若总久勇巴秀!”(愿明年新年我们仍然健康地在一起)做完拜 年仪式,全家人欢聚一堂,高兴地吃着麦片粑和酥油煮的人参果等好吃的食品,愉快地弹起六弦琴,跳起敬酒舞,欢度为全家增添快乐的大年初一。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7)

藏族是一个非常讲究礼节礼貌的民族,在各种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表达的礼节礼貌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些地方,亲朋见面,往往施以碰头礼、贴脸礼,以示亲 切,有些地方则流传着一种弯腰、伸舌的礼节习惯。但在朝拜佛像、觐见首长、婚嫁丧葬等各种场合,一般都采用敬献哈达的礼仪习惯。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8)

哈达是一种纺织物,长的有一、二丈,短的仅三、五尺,敬献哈达愈长阔,愈显得尊敬,礼仪的等级也愈高。哈达的颜色多为白色,也有蓝、黄、红、绿等色彩的。 由于敬献的哈达是表示诚心、吉利、纯洁之意,所以,一般敬献的哈达以白色为多,只是在结婚的礼仪中或拜谒神佛时,才敬献彩色哈达。

藏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令人神往的藏族风土人情)(9)

驿站网(www.365yizhan.com)是四川时代驿站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租车旅游性网站。

公司专业从事成都租车进藏 成都租车 成都租车旅游 成都婚庆租车 成都公司用车 成都租越野车汽车租凭、代驾服务与旅游发展。如果你对租车旅游有意向,欢迎加入驿站网,让我们架起轿车与旅游沟通的桥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cxyz365

期待您的加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