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尚其功的尚(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礼记·表记》有言:“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不夸大夸耀自己所作的事情,也不会因为有了功劳就居功自傲古代先贤用内敛而低调的态度看待功劳业绩,启示我们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格局对待功名利禄,做到不困于利、不缚于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自尚其功的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尚其功的尚(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自尚其功的尚

《礼记·表记》有言:“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不夸大夸耀自己所作的事情,也不会因为有了功劳就居功自傲。古代先贤用内敛而低调的态度看待功劳业绩,启示我们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格局对待功名利禄,做到不困于利、不缚于名。

建功立业是“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的前提。功业成就来自脚踏实地的努力和点点滴滴的累积,而不是源于夸夸其谈、自吹自擂。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诗人陆游作《冬夜读书示子聿》讲:“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北宋名臣司马光有言:“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古人的智慧里无不彰显出勤勉努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老子在《道德经》告诫道:“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得不到拥戴。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干成一番事业并不容易,只有下得了苦工,忍得了寂寞,才能业有所成,靠吹嘘自己而获得功名之人也,即使能在一段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但绝不会一直欺骗所有人,其真面目早晚会被揭穿。

古人云:“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才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是汉高祖刘邦对自己的评价;“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理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这是初唐大臣王珪的自我认识。从历史人物身上可以感受到,成大事者往往是能正确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处的人。

相反,现实中“自大其事,自尚其功”的例子并不罕见。有的出了一点力,就喜欢夸夸其谈,得意洋洋;有的居功揽过、推诿塞责,只讲待遇不讲奉献,谈成绩不谈过失;有的将分内之事作为交换利益的筹码、将完成任务当成攫取政治资本的底牌;有的将组织给予的机会、人民赋予的权力全都归功于自己的才能,盲目自信、专权跋扈,如此种种不一而论。诚然,党员干部工作中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希望被认可这无可厚非,然而一旦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容易忘记初心使命,在面对金钱利诱时把持不住自身、管控不住贪欲、坚守不住底线,甘当金钱利益的马前卒,甘被不法商人“围猎”,最终走上破纪破法的歧途。

常言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启航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需要每一个人锚定目标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以无私无畏的奉献和担当朝着宏伟的理想劈波斩浪、奋椽而行,去冲、去闯、去争取胜利;党员干部更要正确对待岗位调整、职务晋升、荣誉待遇,始终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努力为党的伟大事业拼尽全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始终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评论员 李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