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屈伸不足对直线长跑的影响(不同高度跳深时髋)

摘要:

髋关节屈伸不足对直线长跑的影响(不同高度跳深时髋)(1)

文题释义:

跳深:是一项从高处跳下,又立即跳起的跳跃练习,因其快速拉长-缩短的特征,常用来发展下肢肌肉的爆发力。

关节协调:为肌肉在动态任务中控制关节的能力,研究关节协调策略能更深入地了解运动背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机制。

背景:异常的关节运动与损伤有关,关节协调常用于分析关节运动,肌肉活动会潜在影响关节间的协调,但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尚不完善。

目的:分析不同高度跳深过程中髋、膝关节协调模式、肌肉活动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对19名青年男性分别进行40,60,80 cm双腿跳深测试,测定臀大肌、半腱肌、股直肌、股外侧肌的肌电活动,计算髋、膝关节角度并采用矢量编码技术计算协调模式。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比较下肢肌肉活动和髋、膝关节协调模式的变化情况,使用Pearson与Spearman分析关节协调模式百分比与肌电活动水平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①在不同高度跳深的触地-起跳阶段,40 cm与60 cm、40 cm与80 cm、60 cm与80 cm的矢状面同相、远端协调模式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②40 cm与80 cm、60 cm与80 cm的水平面同相、远端协调模式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③半腱肌的肌肉活动在40 cm与60 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股直肌的肌肉活动在40 cm与80 c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④40 cm时半腱肌的肌肉活动与矢状面的同相协调模式百分比呈正相关(r=0.46,P=0.046),40 cm时臀大肌的肌肉活动、80 cm时股直肌的肌肉活动均与水平面同相协调模式百分比有正相关趋势(r=0.43,P=0.064;r=0.45,P=0.069);⑤结果表明,随着跳深高度增加,髋、膝关节同相协调减少、远端膝关节主导的协调增加,40 cm与60 cm跳深时下肢关节具有更好的协调性,预示着在此梯度进行训练的损伤风险较小;肌肉活动水平随着跳深高度增加而增加,其中半腱肌、臀大肌、股直肌的肌肉活动与髋、膝关节协调运动有关。

https://orcid.org/0000-0001-6952-0360(王佳伟);https://orcid.org/0000-0001-9265-317X(刘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跳深, 髋关节, 膝关节, 运动协调, 肌肉活动, 矢量编码

引用本文: 王佳伟, 刘 晔. 不同高度跳深时髋、膝关节协调模式与下肢肌肉活动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3, 27(2): 276-281.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网

不同高度跳深时髋、膝关节协调模式与下肢肌肉活动的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