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保重 亲爱的亲不见

亲爱的你保重 亲爱的亲不见(1)

9月26日晚《亲爱的》首映礼现场的每一个座椅上,插着一个小小的牛皮纸信封,打开里面是一块绣花的手绢。虽然手绢品质不太高,看着不大吸水,但它所传递的信息很明确:这是一部催泪电影。

我自认是个冷静的人,不记得成年后什么时候掉过眼泪。这些年看过无数催人泪下的电影,好像只记得那部Dead Man Walking,西恩潘最后走向电椅时,我眼里湿润了起来。但那是二十年多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年轻。

映前那些有的没的的活动拖了很久,八点钟电影终于开始。两个小时后,当正片结束,出现原型人物的纪录片时,我又一次感到了眼眶湿润的感觉,在二十多年以后。

有人说这几乎就是一个在哭泣中夹杂台词的电影。剧中的人物从头到尾的各种哭,实在是让人心酸,但我也都还算能Hold得住。后来原型人物们出现,黄渤的原型带着孩子去访问赵薇的原型,这时真的是感到了一种深深的触动。

这个延续了几秒钟的细节,我认为正是陈可辛在映前说的往电影里放的那一点点希望和温暖的东西。(当然你也可以把他说的希望,理解成李红琴发现自已原来还有生育能力)

这时赵薇演出的李红琴再一次蹲到了地上,两支胳膊围着自已的身体,将头深深扎进自已的臂弯。她似乎要蜷缩成为一块石头,以对付身边汹涌的命运洪流。她失子的悲恸,弥漫在整个电影院之中。

这样的一个结局,正证明了陈可辛导演所说的,这是他“长大了”以后拍的电影。他说他拍过很多“现实”题材的电影,但这是他第一部“写实”题材的作品。他说他过去拍的那些,都是带着孩子气的,小情小爱的东西。我想这一部电影,对他意味非凡,因为只有在这部电影里,他才真正象一个大人一样,怀着一颗既柔软又坚硬的心,去直面人生中的悲情和无奈,去探究普通人心灵中的“亲”与“爱”。

关于“亲”

很多人会注意到,繁体字写的“亲爱的”片名中,“亲”字的“亲”和“见”被分得很开。我想创作者的用意十分清晰:这部电影说的,正是一个“亲不见”的故事。

儿童被拐的惨事存在很久了,想着都令人不寒而栗,特别对于为人父母的人来说。记得四五年前微博兴起,人们对被拐孩子的同情心,对人贩子的痛恨,终于在微博上爆发成为“随手拍”的公益事件。后来还有薛蛮子这样的大V出来振臂一挥出手撒钱。当时情形好不热闹。

然后呢?……好像就没有多少然后了。拐卖儿童这件事的关注曲线开始走平和下降。人们善意地相信热点效应一定让情形有了改善,因为警察和国家不会眼看着如此丑恶的事发生而不管的。于是我们就开始感到了心安,于是我们打开手机上的又一条八封新闻,将手指轻轻点向那个小小的图标:“转发”。

亲爱的你保重 亲爱的亲不见(2)

好在然后以后很久,还算是有了“然后”。《甜蜜蜜》和《中国合伙人》的导演,香港人陈可辛,根据一桩真实发生的新闻故事,做出来了《亲爱的》这部反映拐卖儿童的电影。看起来还有人不只是“善意”地相信一下就完了,还有电影人带着诚意关注着那些被拐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甚至那些拐卖他们的人的家人。

《亲爱的》的前半部,几乎就是说的一个寻常的孩子被拐,父母几近疯狂的故事。这个一句话就说完的“亲不见”的故事,其实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是对人物的塑造。而这一次,要对黄渤的表演点一个大赞。我原来以为他是一个已经特型化了的演员,因为长得比较草根才会有观众缘。但在陈可辛电影中的他,已经够得上成为一位出色的演员了。他对一个失子的父亲的刻画,可以说完整、可信而让人不会“跑戏”的。

当然电影专家们可能会说,黄渤演了一个非常讨巧的角色,这个人从一开头就成了一个苦逼,只要使劲往苦逼那里演就好了。我想这不是客观的评价。年轻的演员能转型找突破,演到捣心捣肺的劲头,怎么说也是令人尊敬的,特别是在年轻、幼稚、焦燥,表面风光又困难重重的中国电影业。

能用来渲染人物的痛苦和心塞的电影手段应该是很多的,但陈可辛没有去用那些手段。他的叙事保持着不动声色的柔和口吻,镜头和剪辑都流畅而波澜不惊,甚至音乐也不事夸张,不扰主题。他把传递强烈情感的任务,几乎全部交给了演员。这是他的胆识,也代表着他的成熟。

亲爱的你保重 亲爱的亲不见(3)

事实上同样改编自新闻事件的电影,还有一部未能公映的《天注定》。我在《天注定》影评里想说:我十分珍重贾樟柯导演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以及对物欲横流的中国大地上那些卑微的灵魂的关注,但“作者电影”的情结让《天注定》承载了过多的意义,也多了有些刻意的隐喻。

《亲爱的》没有那种作者电影的情怀,我能看到的唯一的隐喻,是电影第一个镜头中出现的纠缠在一起的电线。后来这团乱麻一般解不开的电线,又在电影里轻轻漂过了两三次。这时,它的用意你就会很了然于心:亲情、道德、法理,一切的一切不就跟这团电线一样的乱吗?

关于“爱”

当赵薇扮演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出现在深圳街头,电影开始了一个新的段落。我认为从这里开始,电影真正好看的地方才刚刚开始。事实上失子夫妇千里寻字,是能调动不少眼泪,但绝对撑不起一部有质地的电影。现在李红琴开始了她自已的千里寻子(女),她从拐卖儿童中受益的人,成了孩子被无情夺走的受害者。命运有一种荒唐之感,但又透着温暖的爱的本质。这才是电影要呈现的真正的纠结。

赵薇的表演,完全可以说到了新的高度。她的表现,甚至超过了让人惊异的黄渤。她为了角色而自毁形象,真的是一个敬业的壮举,但也就仅此而已。当然她几乎是从开始哭到了结束,对情绪的调动已证明她的一名出色的演员。但我最感诧异的,是她已经在用身体表演。

赵薇出镜后最重要的一场戏,是在看守所里受审。镜头盯着她布满眼泪的脸很久,我们在她的惊恐而慌张的表演里看不出什么破绽。镜头再拉开,是她像一个典型的农民一样蹲在地上,双臂垂在腿边像是在无力而绝望地保护着自已。这个蹲着的姿式后来出现了几次,不能不说是导演的功力所在,而赵薇也用身体语言细腻地传导着人物的内心。

亲爱的你保重 亲爱的亲不见(4)

后来站起来的赵薇,奔走在大街、工地和孤儿院里,她的步态让我心里一惊:这才是一个悲伤、无望、胆怯而又一根筋的农村妇女走路的模样。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方法派的表演,也不知道导演有没有刻意调校赵薇的身体语言,但我知道对于一个优秀的演员来说,用来表演的,不仅仅是一张脸。

李红琴的寻子,“让小宝贝们回家”,实际上是有违伦理甚至法理的,但你又对她开始生出一份同情,因为赵薇的表演,让我们能够深入人物的心灵,捕捉到她心中对孩子们的一份爱。从亲情,到爱,电影用这个人物带我们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去萌发一丝对与已无关的人们的一份同理之心。

同理之心,正是这个焦燥的社会的一剂良药。每一个人困在自已的小小世界里,每每生出些怨艾,社会也就生出许多逼戾。我们其实很少能去体会他人的内心,特别是那些与我们无关,跟我们不同,甚至与我们的价值观相违的人们的内心。没有同理之心,人与人之间不会有大爱。

所以我敬佩《亲爱的》这样的电影。陈可辛导演开映前对观众说,希望大家能从电影中感受到一份温暖。当原型人物记录片出现,当我们看到现实中的拐卖犯的老婆,农村妇女李红琴,在家里接待来访的曾经被拐卖到她家的亲生父母,这种温暖真的出现了。

我记得纪录片里那孩子的父亲说“没给你带什么东西来”,李红琴咧着嘴说:“你们能来看我,我就已经很高兴了!”这时你会突然发现:人性的伟大而美好的,因为人性中有爱,有宽恕,而“爱”,是有“心”的。

加微信vipidy,看更多精彩电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