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关管理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关管理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1)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孙子兵法·计篇》

意思是: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它;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它;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它;对于易怒的敌人,要用挑逗的办法去激怒它;对于轻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休整得充分的敌人,要设法疲劳它;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它。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关管理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2)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利益诱惑面前,人们往往会迷失方向,丧失原则,以至于被人利用,落入陷阱之中。

孙子推崇兵以利动,权衡利害。以利诱敌,就是利用人本性中的贪婪,使敌人上当,乱其军心、乱其阵脚,进而将其一举歼灭。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但是,要使你的诱饵顺利被敌人吞下,却也并非易事。必须抓住对方的弱项,才能达到目的的。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关管理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3)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发兵攻打绞城。

楚王分析了当时形势,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强攻。于是便想出“以利诱敌”的计策。

他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每天上山打柴。

绞侯马上命令手下,趁着“樵夫”背柴之际,突然袭击,果然夺得不少柴草。这样一连几天,收获确实不小。

尝到甜头的绞侯,对抓“樵夫”夺柴草的事情开始乐此不疲了,绞国士兵劫夺柴草的越来越多。

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诱饵,便决定迅速出击。

一天,绞国士兵像前几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故意吓得四散逃命。绞国士兵紧追不舍,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的伏击圈。

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落荒而逃,死伤无数。楚王趁机攻城,绞侯无力抵抗,只得投降。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关管理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4)

战争就是为了夺取利益,用小利当做诱饵,将敌人引来。敌人见有利可图,必然会前来征战。此时我方暗中设伏,等他远途而来疲惫时,饥饿困乏时,军容涣散时,一举出击。敌人必将受到重创,而我方则可以轻而易举,夺取最后的胜利。

正如金圣叹所分析的:两军相对时,我丢弃我的粮草来诱惑敌人,敌军必然来抢,一抢必然会使得军队涣散零乱;此时我趁乱攻击敌人,必能大获全胜,而丢弃的粮草又回到我手里,等于从来都没有丢弃过一样。

“兵以诈立”,商场作为不流血的战场,一样讲究诡诈之术。现代经济生活中,竞争双方无不是为利而战、为利而夺。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关管理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5)

20世纪60年代,哈勒尔与宝洁公司之间发生了一场清洁剂之战。面对强大的宝洁公司,哈勒尔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战术。

当宝洁公司在丹佛市,试销一种名为“新奇”的清洁喷液时,哈勒尔暗暗停止了对自己公司名为“配方409”的同类产品的宣传和供货,悄悄将其撤出了丹佛市场。

宝洁公司的新产品,在试销时大获全胜,然而在新产品大量涌向丹佛市时,哈勒尔把他的“配方409”投入市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销售,并且每个家庭只需购买一次,就能满足近半年的用量。

此举使得宝洁公司新产品的实际销售量大大下降,最后不得不从货架上撤回该产品。而哈勒尔也终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面对强劲的对手,哈勒尔丢掉了暂时的小利,使得宝洁在获利的得意中,渐渐失去了市场,最终败给了哈勒尔的小规模公司。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关管理学(千里之堤毁于蚁穴)(6)

手段高明的企业,既能权衡利弊,不因小利的诱惑而受到大害,不为争吃一子而丢全盘。同时,在占据主动的前提下,故意露出破绽,丢个诱饵,设个圈套,引诱让对方来钻。而那些贪功近利的人,只见眼前而不顾长远,难免上当,成为“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战术的牺牲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