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

单选

目录

1 字体标准化

2 字音标准化

2.1 古代华人的尝试

2.2 来华外国人的尝试

2.3 最早的拼音

2.4 近代华人的尝试

2.5 现代大陆地区

2.6 现代香港地区

2.7 现代台湾地区

2.8 现代澳门地区

3 汉字输入法


1 字体标准化

从仓颉造字的传说起,后经甲骨文、金文,由李斯等总结成小篆,一直到唐代楷书完成前,书法共形成了十种字体,耗时三千多年。这十种字体分别为古文、大篆、籀文、小篆、八分、隶书、章草、行书、飞白、大草。唐朝时楷书盛极一时,达到了高峰,并沿用至今。

2 字音标准化

汉字是“意音文字”,是一种图形符号既代表语素,又代表音节的文字系统。

2.1 古代华人的尝试

旧时人们认字,主要靠单字的识记。这样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而对于生僻字,因为不常用,即使花了很多时间也容易遗忘。因此文盲率很高。

后来,人们总结出了一些注音方法。一般认为依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

1.譬况法:用描写性的语言来说明某一个汉字的发音状况。

缺陷:只能说明某个字的发音是怎样,甚至会产生类似外语的长短音的现象:如“伐”字有两个意思,攻击别国时发长音,被别国攻击时发短音。

2.读若法: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缺陷:注音并不完全准确。

3.直音法: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算得上真正的注音方法。

缺陷:在无同音字或同音字较冷僻的情况下,就会注不出来或注音不准。

4.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这是受佛教传入中国带来的梵文的启发而产生的。

缺陷:字的注音总在不断变化,而同一个声母或韵母可以用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汉字表示,难以推广。

声母的标准化:据传唐末僧人守温从梵文字母获得启发,给每一声类规定了一个代表字,这就是最早的“字母”(梵文:摩多,mata)。在敦煌发现的《守温韵学残卷》共有30字母,宋代无名氏又增补了6个字母,统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1)

2.2 来华外国人的尝试(主要代表)

明朝中叶开始,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想通过汉语著述天主教义来吸引中国人,“练习用他们的语言写作,作为一种吸引捕捉他们心灵的手段”,因此开始尝试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

1.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明朝万历年间来华,合计约31年,葬于北京。

1605年,利玛窦出版了《西字奇迹》(今改名《明末罗马字注音文章》),其中有4篇汉字文章添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

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参照音为南京语音,主要在传教士圈使用。

西方许多人,尤其是天主教徒将利玛窦视为令人景仰的“诱导异教徒皈依”的传教士。而东方却将利玛窦视为促进东西方交流的科学家。这种评价主要是因为他向东亚地区传播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及人文主义和天主教的观点。因为他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也被视为一位汉学家。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2)

2.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9)

明朝万历年间初次来华,第2次来华时经历万历、天启、崇祯元年,合计约11年,葬于杭州。

1615年,金尼阁在德意志的奥格斯堡出版他翻译并增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时,在封面上就明确自署“比利时人”。金尼阁的故乡杜埃在其去世半个多世纪后被法国征服并划入法国版图, 因而金尼阁被看作法国人。

1625年,金尼阁把利玛窦等人的罗马字注音方案加以修改补充,第二年出版《西儒耳目资》。这个罗马字注音方案有25个字母( 5个元音字母,20个辅音字母)和 5个表示声调的符号。

后面介绍的威妥玛,来华之前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汉语的“利玛窦-金尼阁拼音”。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3)

3.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在中国,合计25年,葬于澳门。

1815年编写《华英字典》,主要有广东方言版、厦门方言版等。

世界第一部英汉-汉英的对照字典和中国境内最早使用西方活字印刷术排印的中文书籍。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大约还有十万人左右使用这样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会罗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传播,主要用来传教。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4)

4.萨默斯(James Summers,1828-1891)

清朝道光年间来华,在华时间不足一年。小学文化,自学多门外语及古典文学,擅讲多种汉语方言。

1853年即出版了第一部有关中文的著作《中国语言和文学讲义》 ,同年使用拉丁字母将《圣经》(约翰福音)翻译成上海方言,在圣经翻译史上也有一定影响。他的课在外交官、传教士及在华商人中极受欢迎。

5.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

1842-1883年间在中国,1888年任职剑桥大学首任汉学教授。

1867年,出版《语言自迩集》,在当时是一部权威性的北京话课本。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5)

6.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

1867年通过了英国外交部的选拔考试来到中国,在华时间合计约25年。

1897-1932年,任剑桥大学汉学教授。

1872年,翟理斯学习汉语尚不足5年时间,就出版了第一本汉学著作《汉言无师自明》是一本专门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撰的汉语语言教材。在当时,这本书即以实用、简单、经济而赢得了许多意欲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日常汉语会话的外国人的青睐。

撰写了第一部英文中国文学史、第一部中国绘画史、第一部英文中国人物传记词典,他所编撰的《华英字典》影响了几代外国学生,经他修改和确立后的“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方案风行80余年而不衰。

2.3 最早的拼音

500年前我国回族在阿拉伯、波斯字母体系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来拼写各地回族的汉语方言,共有36个字母,其中4个字母是特有的。小经,也称“消经”“小儿锦”“小儿经”“狭经”等,是回、东乡、撒拉等族共同的书面语,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在一些汉文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偏僻地区。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6)

至今没有消亡,但使用范围越来越小。小经不仅是中国伊斯兰教寺院教育用语(经堂语),更渗透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世俗语)。小经被认为是中国第一种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7)

2.4 近代华人的尝试(主要代表)

*参考资料《清末汉语拼音运动 切音字运动 编年史》倪海曙著,1959年 等

1.卢戆章(字雪樵,1854-1928)

1892年出版《一目了然新阶》,这是中国人制订的第一套拼音文字方案,标志着中国汉字改革运动的开始,采用的是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拼厦门音,增加声韵后可兼拼泉州和漳州音。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8)

1906年,第二套方案《中国切音新字》,有声母25个,韵母102个,以南京话切音字为主,也可拼写福建的一些方言,采用的是日本假名系符号。

第三套方案《中国新字》于1915年出版,采用的是汉字笔画式。

采用声韵双拼法,而没有采用音素制。他的汉语拼音方案实行“词素连写,词间分开”,注意词儿连写、标记调号、横行书写、使用标点符号等,这在我国都是首创。

2.吴敬恒(字稚晖,1865-1953)

1895年,吴稚晖为了自己不识字的妻子袁荣庆而发明便于书信交流的“豆芽菜”文字,今称“注音符号”。采用汉字笔画(独体篆文及自制简笔)。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9)

3.蔡锡勇(字毅敬,1847-1898)

1896年出版《传音快字》,是我国最早关于速记的著作,为拼音方案中“速记派”的创始,后由其子蔡璋修订成《中国速记学》。

以速记符号为拼音字母。拼写方法是以八方面孤及斜、正、轻、重等笔画为24声,以小孤、小画、小点分为32韵,合声韵以切一音,合成两笔以成一字,以北京音为标准。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10)

4.王照(字小航,1859-1933)

1900年著《官话合声字母》,是清末切音字中推行规模最大的一种方案,提出以“京话”统一语言的主张。

方案采用简易的汉字形体或部件为字母,有50个“音母”(指单纯的声母及其与介音结合的声母),12个“喉音”(指不拼合介音的韵母)。采用双拼制,而不是将介音独立在外的三拼制。

介音,俗称韵头,是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音素,在声母和韵母之间起中介作用。普通话拼音中有三个“i、u、ü”。

5.章炳麟(原名章太炎,章学乘,字枚叔,1869-1936)

章炳麟不赞同拼音文字,认为拼音不可能成为文字,也不应该成为文字。

他于1908年发表《驳中国改用万国新语说》,提出后来成为“注音字母”前身的拼音方案“扭文”“韵文”。“上扭下韵,相切成音”。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11)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12)

删掉北方官话中不用的那一部分,可以排成跟“注音字母”对照的声韵母表: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13)

1911年,“中央教育会议”确定《统一国语办法案》,规定拼写北京话的方案为正统。

清末民初流行有28种方案拼音方案,人们在拼音方法和拼音字母形体上做了很多尝试:

拼音方法:双拼制、三拼制、音素制,其中双拼制是主流;

字母形体:拉丁字母、速记符号、汉字笔画、数码及自造其他符号,其中汉字笔画是主流。

1913年,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通过以章炳麟方案为基础的“注音字母”。1918年11月,正式公布。这一版本的“注音字母”共有39个,其中声母24,韵母15(新增韵母“ㄦ”;“一”竖写作“一”,横写作“|”,以区别破折号“——”)。1920年增加一个“ㄜ”共计达40个。1930年改称“注音符号”,全称“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

2.5 现代大陆地区

1949年10月,民间团体“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讨论采用什么字母。

1954年,国务院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确定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

1958年2月11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颁布执行《汉语拼音方案》。同年秋季,成为小学生必修课程。

1982年,这套方案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沿用至今。

需要注意,“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在汉语字典等基础工具书中对汉字注音时仍有标注。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1906-2017)

1955年,周有光提出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并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拉丁化、音素化、口语化。

1979年-1982年,周有光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会议,促成国际投票通过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之后,周有光继续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拼音正词法,形成《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88年公布。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主编《汉语拼音词汇》,成为电脑中文词库基础。

2.6 现代香港地区

现时的粤语拼音方案主要包括(按普及程度排列):

耶鲁粤语拼音、刘锡祥拼音、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香港教育学院拼音方案、 广州话拼音方案、香港政府粤语拼音

其中“耶鲁粤语拼音”使用的拼音字母与英语发音较相似;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粤拼/Jyutping“使用的拼音字母与葡萄牙语较相似。

香港不强行限制身份证上的拼音方案种类,名字的拼写方式可以自行设定,可能是各种版本的拼音,也有可能是英语,甚至可能是“自己制作出来的词汇”。

不管是哪一种拼音方式,核心都是粤语,是发出音节用于交流。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14)

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政府推广“两文三语”,两文为中文和英文,三语为粤语(广东话)、英语和普通话。因此香港年轻人一般都认识汉语拼音,也会使用“简繁转化”。

2.7 现代台湾地区

国语注音符号第一式:1918年11月的版本(见2.4 5)。

国语罗马字:1928年9月公布,1940年改称“译音符号”,不像其他方案要用到调号或数字,是用罗马字母变化表示声调,曾是中华民国国家标准。

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1984年以“译音符号”为蓝本的修订版,1986年公布使用,称“新国语”,以北京音为准,原v(万)、ng(兀)、gn(广)只作注方言之用,注音符号共37个(声母21个,韵母13个,介母3个)。

通用拼音:2000年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宣布使用,2002年起全面推行但并未强制要求使用。

汉语拼音:2008年9月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于2009年开始执行。

因此目前台湾地区主要使用的拼音方式还是注音符号。

汉字大全500个带拼音(有哪些拼音方法)(15)

2.8 现代澳门地区

澳门政府粤语拼音,以葡萄牙语音拼写中文,一般为政府部门使用。

民间使用香港地区流行的拼音方法。

据称,现在小学生使用大陆的“人教版”教材。因此年轻人一般都认识汉语拼音,也会使用“简繁转化”。

3 汉字输入法

单选

你最常用什么汉字输入法呢? 单选

0人 0%

全拼(全键盘或9键盘)

0人 0%

双拼

0人 0%

注音

0人 0%

仓颉

0人 0%

速成

0人 0%

笔画

0人 0%

手写

0人 0%

语音

0人 0%

其他,可以注明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