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

有人曾这样说,“当你开始怀旧的时候,你就已经老了”。怀旧就是怀念过去,过去有什么?过去自然有着自己的辉煌过往。

在电影里,怀旧主要表现为集合一系列自己曾经使用过的非常耀眼的明星们,然后拍一出自己曾经的成名题材,最终呈现给影迷们一次类似于狂欢的作品,尔后,风光不再。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

我们所熟悉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昆汀的《好莱坞往事》等等,这些都属于怀旧系列的电影,而且都是该导演使用自己最擅长的题材,以及最好用的演员来搭台唱戏。

最终的结果看似都很难不错,然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对于导演本身来说是非常可悲的。怀念过去就意味着对于未来的无所适从,这样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来了导演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环境的担忧和不适应。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2)

沉浸在自己以往的荣誉中,且可以用熟悉的套路为自己赢得掌声固然很不错,当时这种穷途末路下的生意却也只能做一次,完了之后,再无产出或者继续重复,观众的好感度就会不在了。

在影视行业是如此,在华语乐坛呢?好像我们怀念过去的风潮至少持续了十多年了吧。

周杰伦发布了新单曲《Mojito》之后,短时间内该单曲就创下了一系列的记录。这首歌到底有多火,自不必说,而听众们甚至是歌迷们对于这首歌也是各种恭维追捧。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3)

大家像极了一大群饥肠辘辘嗷嗷待哺的吃货,眼前突然放了一碗阳春面的样子。这碗面不见得多好吃,只不过饿久了之后,觉得什么都香罢了。

周天王毕竟是周天王,这里并无轻视诋毁的意思,只不过描述一种现象,一种长时间浸淫着华语乐坛的怪异的现象。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最近一次与音乐有关的话题还是“杨坤怒怼喊麦哥”。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4)

这不仅仅是个人与个人的对抗,而且是能引发大家对于华语乐坛思考的问题啊,然而并没有人关心,这才是根本。

大家口中的华语乐坛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摇滚乐时代,那个时候的华语乐坛百无禁忌,各种音乐文化如雨后春笋一般齐头并进。崔健,魔岩三杰,beyond,唐朝等乐队,邓丽君,周华健,罗大佑,李宗盛等等。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5)

这些音乐人共同奠定了华语乐坛而后几十年的基础。因为他们都是当时的新生代,同时也是开创整个时代的先锋级别的人物,因此,这些人们基本上成为了后来人崇拜的楷模。

本想着他们是开路的先锋,然而好几十年过去了,超越已经成为了不可能。而后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华语乐坛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

在这次洗牌的过程中,诞生了一大批年轻的有实力的歌手们,他们的唱法曲风各异,虽然比不上前辈们开创了一个时代的造诣,但是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几年内,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影响力却无人能及。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6)

在此期间,周杰伦、林俊杰、王力宏、陶喆、胡彦斌等一大批男歌手,蔡依林、孙燕姿、范玮琪、梁静茹等一大批女歌手,还有诸如花儿乐队、羽泉、飞儿乐团等一大批乐队组合等等。

这些二十一世纪初期的音乐人们开始了群雄逐鹿的乱战场面。而那个时候刚刚兴起的互联网PC时代也不甘示弱。

在2005年开始,网络歌曲渐渐的崭露头角,他们不同于以往的音乐发行模式,除了传统唱片的发行之外,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庞龙的《两只蝴蝶》以及唐磊的《丁香花》开始通过网络对普通听众进行狂轰滥炸。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7)

这样的网络传播加上手机彩铃这个利器后,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已经可以通过简单的彩铃付费在当时为他带来过亿的年收入,这在当时看来是非常让人震惊的成绩。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国产电影过亿的也寥寥无几。

而网络歌曲加手机彩铃就能轻松取得这样的成绩,这着实让资本感觉到惊讶不已。于是,一场厮杀开始了。

过程不必详述,结果却很魔幻。网络开始逐渐的登上了华语乐坛,并最终成为了一个不可多得力量。它决定了一个歌手的大众喜欢程度,同时催生出来一种新的歌手的身份,网络歌手。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8)

在此期间,大家最主要的火力还是集中在一大批普通歌手身上,实际上网络歌手崛起的时代,已经到了华语乐坛2.5时代,周杰伦等一大批歌手属于华语乐坛2.0时代。他们主要被评价的原因在于标新立异。

这一点就如同当时的崔健,魔岩三杰等1.0时代的歌手们与整个时代旧思想格格不入的状况是一样的。

大家普遍觉得周杰伦吐字不清,林俊杰主打才华但才华有限,王力宏在内地不是很火,蔡依林,范玮琪的创作能力值得怀疑,梁静茹孙燕姿的唱功有待提高,花儿就是抄袭,羽泉稍显传统,飞儿乐队高开低走等等。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9)

这些质疑声音在当时基本上占据了主流地位,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来看这些质疑,自然都是不攻自破。真的是听众们质疑的不对吗?不是的,这就跟当时的国产电影的惨状是一样的,张艺谋的《英雄》只不过生错了时间而已。

之后的网络时代,打破了歌手的层级壁垒,基本上,一个人如果唱歌还行,在网络上大火,那么就能被包装称为一个歌手的身份。

等到他出了几首火爆的单曲之后,再去学些音乐知识也不是不可以。音乐的壁垒被打破对于普通爱好音乐的朋友来说是好事情,毕竟自己可以选择的路就多了,然而这个做法却给现在埋下了隐患。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0)

一定意义上来说,为什么当前的华语乐坛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质量标准,原因还是在于音乐开始被当作大众文化的时候,就已经逐渐的不属于大众文化了。

华语音乐3.0时代,毫无疑问就是当前了。在经历了2.5的互联网洗礼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给予了华语乐坛新的希望,同时也将华语乐坛的底蕴击得粉碎。因为之前的网络歌手,虽然创作能力一般,才华比较普通,但是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1)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粉丝饭圈文化的加持下,这些所谓的创作者整天被粉丝们簇拥着高高在上。他们很容易对于自己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这种认知投射到音乐创作上就会产生一系列莫名其妙的效用。

一首歌能不能被大众接受,那是一回事,这个可以忽略不计,能不能被听众粉丝接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2)

好多创作者喜欢为粉丝们量身定做一些歌曲,以便很好的让粉丝们为自己的“原创音乐”买单。而粉丝们在自己偶像的音乐面前是没有辨别力的,因此,他们更愿意让消费主义挟裹偶像的创作能力。

为什么偶像的创作能力会退化,因为粉丝买单的时候,没有对音乐的质量过多提及。

这就是一种畸形的文化,也是目前华语乐坛的怪癖,从各大音乐榜单通过手机短信打榜歌曲到现在很多音乐榜单通过互联网用户投票来维持生计。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3)

形式上并没有什么创新,然而这些榜单抹杀掉了的是一个音乐人与普通听众沟通的渠道。所谓的创作人们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能不能称为大众流行音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的音乐作品在榜单上的位置,以及背后的大数据。

不得不说,这是资本的又一次降维打击,之前的国产电影烂片横行的场面,丝毫没有唤起华语音乐的警惕性。因此,如今的华语乐坛的这种虚假繁荣便开始肆无忌惮的横行了。

最终,能过关斩将后,再一次的回归到用户的耳朵里的好歌曲就少之又少了。抛开音乐水准不谈,像周杰伦这样保持着一定期间内稳定输出一些单曲的音乐人已然很少了。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4)

而大多数曾经的音乐人们早已经放下了自己的执念,跑去了各大音乐节目当评委,回炉做歌手。他们似乎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创作欲,而甘心被资本挟裹后,为了恰饭而做出一些违心的事情而不去考虑华语乐坛今后的命运如何。

前几年的筷子兄弟和凤凰传奇还能普遍出现在大街小巷,让人们一度怀疑自己回到了2005年,开始了被网络歌曲支配/然而最近几年的大众音乐开始朝着喊麦或者快手热歌等方向“不断进取”。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5)

终于,华语乐坛在抛开了创作与大众之后,已经沉浸在数据的海洋里不能自己。粉丝经济已经让很多创作者变得不堪一击,因为自己再烂的歌,粉丝都会买单,歌手注重的是经济效益,粉丝注重的是购买数量而不是歌曲质量。

因此,一些粉丝中的大买家便夺走了听众们评判这首歌的权力。

所谓的正版音乐的兴起之后,大众之间传播音乐的门槛便被提高了,没钱就没有评判的标准,而有评判标准的人们却不见得具备欣赏一首作品的能力。

一部分刷销量而获得大众中间最热门的歌手的人,大众却一点不熟悉。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6)

而大众熟悉的那些歌手们,一部分成了恰饭的评委,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自己的作品没有市场而生活在温饱线周围。没钱,还创作毛线。华语乐坛在风雨飘摇中已经快到了岌岌可危的命运线。

然而针对音乐的狂欢并没有因此而终止,恰饭的人依旧在恰饭,刷榜的人依旧在刷榜,然而最难受的莫过于想要听一首歌的大众,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当你不再去区别菜肴是否精美,厨子是否还有初心信仰的时候,摆在你面前的却是一大堆排泄物,郑钧说的其实很有道理。

华语乐坛解散原因(谁谋杀了华语乐坛)(17)

当你拿钱却买不到饭的时候,就只能怀念过去的满汉全席。

……

你好,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