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

《安家》是最近热播的一个电视剧,有孙俪和罗晋参演。但是,这部电视剧最近被点名批评了,主要是因为剧情“悬浮”。

其中房产中介的一些销售“手段”让不少人质疑这部电视剧对职场操守的引导方向是不是有问题。另外,还有一点被不少人质疑,就是剧中一些人物的“原生家庭”让人觉得“绝情”得莫名其妙,特别是房似锦,大家都期望着剧情能给一个合理解释。

我不是编剧,也不想质疑剧情设计是不是不合理,但是从这部电视剧中,还是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特别是关于“原生家庭”与自我的和解救赎。

今天,我就想从这个角度与大家探讨一下。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1)

家庭有“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之分,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原生家庭”通常是指自己还未成婚时与父母所组成的家庭,而自己结婚后夫妻双方组成的新家庭则是“新生家庭”。站在孩子的角度,未婚孩子与我们所组成的家庭,又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孩子成婚以后,跟伴侣组成的小家庭叫新生家庭。

本文所讨论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讨论人的成长经历对人生所造成的影响。

我们就从《安家》中三个典型人物谈起。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2)

人物背景介绍

1号 房似锦

家庭出身:偏远农村、家住土平房、报纸贴上墙。

成长背景:家中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只将儿子看成是香火传承者。而房似锦是家里第四个孩子(前三个都是姐姐),原名房四井,因为又是女孩,所以她妈妈准备将其扔到井里(这也是“四井”名字的由来),幸好被爷爷所救,并抚养长大。四井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弟弟,父母如获至宝。从此,小四井地位更低,全家就围着这个弟弟转。

性格特征:能吃苦、善奔跑(与她从小被追打逃命有关)、勤俭节约、不肯服输、善良、有同情心;工作上精明干练、做事雷厉风行、注重细节、有极致思维。

蜕变之路:努力读书、拼命工作、我命由我不由天。遇到徐文昌后,逐步打开心扉,找回自己。

2号 徐文昌

家庭出身:富商家庭,家境优越

成长背景:父亲为上海餐饮大亨,其成长经历可分为两个阶段:15岁之前快乐幸福,熟悉上流社会圈子(这也是他对老洋房特别有研究的直接原因);15岁以后,随着父亲的出轨及母亲的自杀,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性格特征:佛系、待人宽容、热心肠、淡泊名利、容易共情;人脉广、精通人情世故、文艺青年;工作上业务能力强、走高端路线、实行人性化管理、讲究无为而治、且肯为大家谋福利;对爱情和婚姻不够自信,对男人出轨极为反感,心底里渴望真爱。

蜕变之路:享受当下、好好生活,将自己与不喜欢的人和事进行隔离。对爱情保持谨慎,但所爱之人出现困难,愿意挺身而出,通过救赎他人来救赎自己。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3)

3号 朱闪闪

家庭出身:上海本地中低收入普通家庭

成长背景:弄堂里艰苦环境长大,居住条件差(因卧室只能容下一张床,自小只能睡在橱柜里,而被称为壁橱公主),父母安平乐道,一家其乐融融,是在艰苦环境下被呵护着快乐长大的小公举。

性格特征:乐观、纯真、无害、有亲和力、笑容灿烂、能治愈他人;懂得享受生活,虽有矫情但有情有义;太过单纯而容易上当受骗;事业上无太大追求,极度渴望找到一个条件好的老公。

蜕变之路:从职场小白开始,知耻而后勇,属于成长型角色。在婚姻感情上,从原来的公主梦转变成重视感情,跟朝夕相处的同事王子走到一起。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4)

​二、解析《安家》中原生家庭的影响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里有一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会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留下或多或少的烙印,一个人的性格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原生家庭及童年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房似锦:

房似锦的性格几乎是由自己所成长的环境、或者说是被她妈妈所逼出来的,其成长环境对现在的影响非常直接。比如:马拉松比赛夺冠就是因为从小被追打所练就的(别人奔跑是为了荣誉,而她是为了逃命);能吃是因为从小就吃不饱;省吃俭用是因为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拼命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提升业绩,是因为要源源不断地区为原生家庭的无底洞填窟窿;自制假文凭是因为自私的母亲为了让她养弟弟而剥夺了原本属于她的高等教育机会……

虽然她没有文凭,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念了4年书,实属无冕之王。

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性格养成,包括事业上追求极致(从她最著名的一句话“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就可见一斑),学业上勤奋刻苦,感情上害怕投入,害怕跟比自己条件好的人恋爱等等,都折射出她的自卑心理,都是用来对抗她的“不安全感”,这些都来源于她从小成长的环境,也是原生态家庭带给她的负面影响。

她为家庭的不断付出,其实也源于她太渴望得到这个家庭的认可,希望能够体现她对家庭的价值,说根本了,其实她一直渴望获得“父母的爱”。

后来,她开始懂得跟原生家庭建立界限,得要感谢徐文昌对她的爱。当她的内心充满爱时,才有能量不纠结于“证明自己”,她才能打败自己内心的自卑,因为她已经确认了自己是值得被爱,也确实地被人爱着的。因为爱本身是具有治愈作用的。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5)

徐文昌:

15岁是徐文昌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他性格里的处事稳重、精于人情世故、淡泊名利、有情有义,都得益于他15岁之前的成长环境。在15岁之前,他见过了世界的繁华,懂得了富人的思维,体验了上流社会的生活状态。他后面能够出书并成为老洋房业务的权威,也正是受益于此。这种眼界和气质不是普通家庭所能够培养出来的。

而他性格中的佛系特质、人性化管理思维、容易共情、对感情和婚姻的敏感谨慎、甚至于对出轨男人的痛恨、对婚姻中受害女人的同情,都是受15岁家庭变故后的人生影响而成。所以,即便门店业绩不好,依然可以其乐融融,依然每天早上都有例行“音乐会”。否则,以他的业务能力、人脉以及团队凝聚力,打造王牌门店、实现个人财务自由也是轻而易举之事。因此,他并非不求上进,只是历经了15岁的家庭变故,他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值得欣慰的是,即便如此,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依然能凭着15岁之前的快乐经历,让善良、乐观的种子在他的心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感情上,虽然因自己的成长背景而对爱和婚姻谨慎敏感,但从心底里依然渴望真爱。他对张乘乘的“过于包容”,恰恰源于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他害怕失去内心珍视的事物,把自己的姿态放到了卑微之处,让人觉得他“好欺负”和“没有原则”。这何尝不是他的一种“保护机制”,因为放低自己的渴望,才能让自己少一些失望和伤害。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6)

他的转变也得感谢房似锦和她的原生家庭,一个比自己更惨更害怕爱的人出现,让他看到房似锦的悲剧恰恰是她无法理清自己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徐文昌在帮助房似锦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帮助自己理清内心。我想这也是他后来选择走法律程序向张乘乘要回房子的重要原因,爱和同情必须要有界限和原则。

在徐文昌决定与房似锦在一起,放弃自己是个“可怜的不应该拖累别人”的角色时,他与过往的自己有了和解,不再拧巴着自己。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7)

朱闪闪

朱闪闪的纯真与呆萌,与其从小的生长环境是分不开的。从小被父母精心呵护,条件虽苦,但却非常快乐。正因为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世界里,所以她长大后继续留恋着这种快乐,虽然只拿着底薪,但却因为门店里的其乐融融而不舍离去。

当然,过度的纯真容易导致上当受骗,这也是她成长路上所要经受的。

虽然家庭条件艰苦,但她依然有着上海人的优越感,依然坚持要找有上海户口的男朋友。因为,上海户口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在上海有房子。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长期以来的“壁橱公主”生涯,让她从内心里还是非常渴望能够拥有大房子的,这一点从她在徐文昌和房似锦第二次搬家时看到那张大床时的激动心情就能可见一斑。

朱闪闪最终能够与王子走到一起,其实也得益于她的成长背景。虽然,开始她进“安家天下”的初衷是想从上海户口的客户中找寻男友,她也渴望找到一个“条件好”的老公。但是因为她从小被父母精心呵护,内心其实更重视的是情感而不是物质。这也是让她最终选择王子的重要原因。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8)

三、现实世界版的原生家庭

或许大家会说《安家》不过就是个电视剧,为了戏剧冲突所以要设计这些吸引眼球的情节。

其实,关于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在现实世界中可能比电视剧还要“精彩”。古往今来数不胜数。这里略举两例,可见一斑。就拿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哈里王子脱离英国皇室”来说说吧。

哈利王子年幼时就目睹了母亲安娜王妃如何因父亲的出轨而黯然神伤,目睹了父母如何从表面和睦到分居、从离婚到敌对的全过程。在12岁时因为贪玩匆匆挂掉了母亲打给他的最后一通电话且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戴安娜:她的生平与传承》里记录了戴安娜给儿子打完最后一通电话的当天在巴黎因车祸而去世),此后直至28岁前都不允许谈论母亲去世的任何话题。

诸此种种,让小哈里在童年时期备感压抑、缺乏安全感,养成了哈利王子叛逆的性格,这也是他后来一系列叛逆行为的根源。未成年饮酒和吸大麻、泡夜店和狗仔队打架、拉斯维加斯的疯玩裸照被曝光等等,直至最终宣布脱离英国王室。现在看来,种种事件都是与他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有人说哈里把自己的一副好牌打烂了,可我想说:叛逆是哈里内心的需要,他需要从混乱中重新梳理自己内心的渴望。有些东西就是要在失去之后,在人的内心才能重新找准位置。当然,这种混乱还不会停止,哈里与他的原生家庭显然还没有真正和解。

徐文昌跟房似锦讲朱闪闪是吉祥物(安家房似锦徐文昌)(9)

四、关于原生家庭,给家长一些建议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原生家庭的重要性。那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去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呢?

1、尽可能地保持家庭的幸福和完整性。给孩子的童年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家庭,退一万步说,即便无法保持婚姻完整,至少也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家庭是幸福温暖的。同时,爱不是单纯地挂在嘴边的,而是需要我们多多地陪伴孩子。在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爱和陪伴,心中有爱的孩子不孤单。

2、培养孩子的“真善美”,保持孩子心灵的纯净,鼓励孩子要走正道。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任何歪门邪道的东西都不应该在我们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但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和残酷性,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

3、教育孩子要有勇气、要懂得奋斗。告诉孩子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双手改变未来。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遇到困难还未尝试就已放弃。弗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 “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所以,只要我们能自己克服恐惧,就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无法战胜的。

4,培养孩子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是要去奋斗,但是我们更应该快乐地去战斗。

5、 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小小的、合理的愿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越缺少什么。所以,父母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小小的愿望。也许我们买不起很昂贵的礼物,但是,我们可以和孩子一道,用手工的方式一起制作一个小礼物;也许我们无法带孩子出国旅游,但我们可以带孩子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或者去所在省份的名胜区、或者去所在城市的博物馆、甚至可以去周边农村看油菜花……,都是对孩子心灵的极大安慰。

6、教会孩子懂得感恩,重视感情。教孩子永远不要忘本,在自己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哪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也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城市的繁华和车水马龙,也有偏远地区的艰苦与贫穷。

豆妈逗娃寄语:

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对家庭的完整性、尽可能地给孩子更多的爱与陪伴、尽可能地教会孩子拥有感恩的心、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需要为孩子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更需要让孩子拥有富足的精神世界。

为了孩子的未来,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评论、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多平台签约作者。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烟火气的俩娃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