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喝白蒿治疗婴儿黄疸吗(孕妇喝白蒿红枣水预防新生儿黄疸)

近日,济源晨报记者在社区采访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居民家的阳台上都晒着白蒿白蒿如此受欢迎,看来它在市民的生活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孕妇喝白蒿治疗婴儿黄疸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孕妇喝白蒿治疗婴儿黄疸吗(孕妇喝白蒿红枣水预防新生儿黄疸)

孕妇喝白蒿治疗婴儿黄疸吗

近日,济源晨报记者在社区采访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居民家的阳台上都晒着白蒿。白蒿如此受欢迎,看来它在市民的生活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这不,济源大妈们有的“抱团”上山挖白蒿,有的四处打电话让山上的亲戚捎,有的则跑到南街集贸市场花钱买。原来,有民谚曰:“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拔下当柴烧”,意思是说这种植物一月二月是药,三月就不是药了。因此,每年早春白蒿成了最受市民欢迎的野菜,不,是最受欢迎的药材。

大妈花70元买2斤白蒿,让怀孕儿媳熬水喝

近日,沁园小区的张大妈每天都要把晾晒在阳台上的白蒿翻一下。她边翻白蒿边对济源晨报记者说:“这是我前段时间在南街集贸市场上买的,70元才买了2斤。你看,现在一晾晒就剩一大捧了!”

“70元2斤白蒿!你买白蒿做什么?”济源晨报记者很是惊讶。

“市场上的白蒿每斤卖40元左右,我搞价搞了半天,对方才同意以每斤35元的价格卖给我。”张大妈解释道,她儿媳怀孕6个多月了,就想用白蒿红枣熬水给孕妇喝,能预防新生儿黄疸。她平时没时间上山拔白蒿,只好到市场上去买,“总比孙子生出来后得了黄疸,再花几千元去治疗划算”。

白蒿真有这么大功效?济源晨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我妈说喝白蒿水补身体!”“孕妇喝白蒿水只有好处没坏处!”“吃了红枣白蒿炖鸡蛋能预防新生儿黄疸!”不少市民称。

这些说法是真是假?济源晨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二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黄普艳。

没有证据表明二者有太大的联系

“孕妇喝了白蒿红枣熬的水,能预防新生儿黄疸,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二者有太大的联系。”黄普艳说。

据介绍,白蒿性味苦、微寒,入脾、胃、肝、胆经,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药理研究表明,白蒿水能促进胆汁分泌,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有降压、利尿、解热作用,能降低血脂、防止血管壁脂质堆积。红枣含有蛋白质、脂肪、糖、有机酸、胡萝卜素等,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祛风、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效,并能调整免疫功能紊乱。所以说,白蒿红枣熬的水,孕妇可以适量饮用,但建议不要过量。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一般都会出现黄疸,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黄疸值太高,那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去医院治疗。如果黄疸值不高,那就是生理性黄疸,随着宝宝的生长会慢慢消失。

黄普艳详细介绍了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黄疸:胎儿出生后,由母体内低氧的环境改成体外的正常环境,多余的红细胞产生大量胆红素,又无法通过没有发育成熟的酶系统来排出体外,只能跟着血液流动到体表,皮肤和巩膜显示出了黄色。黄疸多为浅黄色,大都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14天内消退。黄普艳建议,生理性黄疸可喂适量葡萄糖水帮助退黄。

2.病理性黄疸:先天性缺陷(先天性代谢酶和红细胞遗传性缺陷)、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缺氧和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等疾病是病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

黄普艳说,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重在预防,如孕期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感染;出生后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新生儿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如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新生儿黄疸还和父母的血型有关

黄普艳介绍,新生儿黄疸还和父母的血型有关,那就是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造成的黄疸较轻。

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黄普艳建议,怀孕前或怀孕早期检查ABO抗体效价。

食用白蒿的注意事项

白蒿是一种清热利湿退黄的药物。如果身体没什么异常,不建议长期泡水喝,因为是药三分毒。

“白蒿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但在服用时要对症。”黄普艳说,假如不对症的话,用量过大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管理员:蓝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