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棒材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高速棒材与切分棒材生产线优势论述)

1 引言

新国标GB1499.2-2018于2018年11月开始启用,对定尺长度、弯曲度、重量偏差、横肋末端间隙等加严,传统小规格中12、Ф14 螺棒材主要采用多线切分轧制生产,该工艺存在尺寸精度、重量偏差波动大、工艺故障多的问题,且解决难度大,为此,首钢长钢公司轧钢厂于2018年将一条高速线材生产线改造为高速棒/线材复合生产线,改造后高速棒材/线材复合型生产线除了原有产品中5.5~12mm圆钢和螺纹盘条,还可以生产12~16mm的直条圆钢及螺纹钢,实现年产60万吨直条棒材/线材的生产能力。

2工艺流程简述

2.1高速棒材工艺流程

首钢长钢高速棒材生产线φ12螺成品轧制速度为35m/s,日产可突破2200吨,具体工艺流程为,加热炉→高压水除鳞→粗轧机组→1#飞剪→中轧机组→2#飞剪→预精轧机组→预穿水一S弯转#飞剪一精轧机组一精轧后分段穿水一倍尺飞剪一冷床冷却一检验、打捆、重、入库。

粗轧机组前有高压水除鳞装置,工作压力可稳定在20MPa以上,钢坯表面氧化铁皮去效果佳,有利于产品表面质量控制。

2.2切分棒材工艺流程

国内某四切分棒材中12螺成品速度15m/s,日产为3500吨,具体工艺流程为,加热炉一相轧机组一1#飞剪一中轧机组一2#飞剪一精轧机组一倍尺飞剪一冷床冷却一检验、打据称重、入库。

粗轧机组前四架次为无孔型轧制,以此去除氧化铁皮,但效果不佳。

3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对比

3.1高速棒材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情况

首钢长钢高速棒材Ф12mn螺纹直条轧制道次为22道次,压缩丰大,最后几个道次应变速率快,经轧制强烈变形后的奥氏体品粒,存在大量的位错和亚晶组织,其位错密度更高。利于成品性能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投入预水冷,降低轧件进精轧机温度,可进一步提高成品性能。

钒氮合金成分控制在>0.020%即可,金相组织品粒度可达到10级以上,产品屈服强度可稳定控制在430~460MPu,金相组织及屈服强度波动见图1及图2

高速棒材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高速棒材与切分棒材生产线优势论述)(1)

3.2切分棒材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情况

国内某切分棒材线,Ф12mm螺纹四切分轧制道次为18道次,压缩率小,由于中轧机组皮去除料型为矩形,不能使用预水冷,否则易引起中间和边部冷却不均匀,且会增加精轧机组料型调整难度和工艺故障率。

为保证产品屈服强不小于430MPa,钒氮合金成分须控制在0.030~0.045%,金相组织晶粒度可达到8级以上,由于尺寸波动和压缩率小的影响,屈服强度波动超过40MPa,合金成本较高速棒材高,金相组织及屈服强度波动见图3及图4。

高速棒材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高速棒材与切分棒材生产线优势论述)(2)

4、产品尺寸精度、重量偏差波动对比

4.1高速棒材产品尺寸精度、重量偏差波动情况

首钢长钢高速棒材生产线,粗轧前采用高压水除鳞,其预精轧机组采用四道次悬臂轧机,精轧机组采用顶交45°无扭轧机。预精轧和精轧机组均使用碳化钨辊环,轧机弹跳值小,成品内径高度尺寸几无变化。纵肋波动可控制在0.2mm以内,产品表面质量光滑,重量偏差波动范围-4.8%~-5.8%之间,偏差波动范围见图5。

高速棒材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高速棒材与切分棒材生产线优势论述)(3)

4.2切分棒材产品尺寸精度、重量偏差波动情况

国内某切分棒材线、Ф12m螺纹四切分轮制道次为18道次,轧机均为短应力线轧机,经对精轧机组孔型、导卫、架梁、活套器、轧辊材质多次改进优化。采取加强机机和导工装质量等措施。其线差仅可稳定控制在200m~400mm之间,且边部两线与中间两线存在纵肋差距达到0.8mm以上、内径高度差断0.Im以上的问题,产品表而亦存在氧化铁皮,重量偏差波动范围-3.5%~-5.5%之间,偏差波动范围见图6.

高速棒材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高速棒材与切分棒材生产线优势论述)(4)

5成材率指标对比

5.1高速棒材成材率情况

首钢长钢高棒中Ф12mm螺纹为单线生产,预精轧和精轧机组为碳化钨辊环,影响成材率的因素为工艺故障、冷剪切损、飞剪切损,控制点少,通过对轧机预装、导卫预装等精细化管控。其成材率可控制在103.10%以上,对比切分棒材。Ф12mn螺纹钢成材率可提高0.60%

高速棒材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高速棒材与切分棒材生产线优势论述)(5)

5.2切分棒材成材率情况

影响Ф12mm螺纹钢四切分成材率的因素为线差控制、轧槽磨损、精轧机组故障率等方面。四切分工艺优化调整涉及孔型、架梁、导卫、轧机、轧辊、飞剪、冷剪等方面,控制点多、控制面广、控制难度大,通过对生产过程精细化管控,其成材率可维持在102.50%以上。

高速棒材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高速棒材与切分棒材生产线优势论述)(6)

6经济效益对比

6.1 直接经济效益

首钢长钢高速棒材对比国内某切分棒材,钒氮合金添加量减少0.010%,吨钢成本降低约20元:成材率指标提升0.6%,吨钢成本降低22000.6%=13.2元:能耗指标中电耗增加10Kwh/t,吨钢成本增加4.5元;长钢高速棒材2020年Ф12mm热轧带肋钢筋累计产量36.5万吨,其累计生产成本吨钢效益增加值为1047.5万元((20 13.2-4.5)x36.5=1047.5万元)。

6.2社会效益

首钢长钢通过建设高速棒材工程,可以淘汰旧区落后的热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提高其轧钢系统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采用线材精轧机碳化钨辊环轧制的产品,产品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并实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云轧钢】公众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