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

“喂,晓晓啊,妈妈最近掏耳朵,发现我的耳屎是湿的,但之前妈耳屎都是干的呀,这是不是妈得啥病的征兆啊?”宋阿姨紧张地给女儿打电话。

“妈,没事儿你别着急,之前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没什么大问题的。”晓晓安慰妈妈道。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1)

“但是...妈还是担心”宋阿姨还是很紧张。

晓晓知道妈妈年纪大了,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开始胡思乱想。自己又常年不在家,妈妈这样也是因为太孤独。于是又和妈妈说了很多去宽慰妈妈,并答应周末请假回家带妈妈去医院。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2)

那么我们说回正题,为什么有的人的“耳屎”是干的,有的却是湿的呢?为什么有时候“耳屎”还会由干变湿呢?我们一起来探究答案。

一、“耳屎”为何有干湿之分

我们通常都称耳朵里的分泌物为“耳屎”,不过这个名字听起来不是太悦耳,其实它在医学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耵聍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分泌物即为耵聍,其中含有一些蜡质油,大部分是角质细胞,即皮肤死细胞。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3)

不过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耳屎会有干湿之分呢?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其实耳屎的干湿有很多影响因素,首先它跟种族有一定关系,经统计显示,我们亚洲黄种人的耳屎一般是干的,而其他种族的人的耳屎一般都是湿的,究其深层原因也是地域和基因直接导致的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4)

除此之外有些人的腺体很发达,就会分泌很多油脂,这就导致耳屎不干燥反而黏糊糊的,俗称“油耳朵”。这和很多人的头发爱出油,而有的人头发就是干性的是一个道理。

还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洗澡比较频繁,水容易进入耳朵中,耳屎频繁地被水湿润就会是湿的。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5)

二、耳屎的干湿对健康有影响吗

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听到大人对我们说,耳屎挖出来千万不能吃,吃了就会变成哑巴,但从来没有听说过它的干湿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其实啊,先天耳屎是干的或者湿地对健康都没影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表示,耳屎本来就是一种液体,由于其处于耳朵与大脑的过渡处是通风的,所以才会变得干燥。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6)

在日常生活中它突然由干变湿或者由湿变干也不用紧张,这些都是很自然的现象,可能只是这段时间饮食习惯不良或者不注重耳道卫生导致的。

但是如果我们后来生活中本来干燥的耳屎突然变成湿的,而且伴随耳朵不适,挖出来还有淡淡的臭味。这种时候我们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慢性中耳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去医院耳鼻喉科及时就诊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7)

三、如何正确管理“耳屎”

李大爷近些天经常面瘫,本来他觉得可能是自己平时用凉水洗头的缘故,但后来就算不用凉水洗头了还是会面瘫,而且经常伴随着左耳朵疼痛。

后来没办法了李大爷去医院就诊,医生发现他的左耳道里有一大块异物,拿出来之后发现竟然是掏耳朵遗留下来的棉签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8)

耳道一般长约2.5-3.5厘米,如果耳道里有异物,耵聍就会与之粘连形成团状,如果挖耳朵不当导致棉签留在里边就会慢慢腐烂变质,最后形成外耳道胆脂瘤。

人们平时都会有一些坏习惯,比如扣手、抖腿、掏耳朵。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下意识就会干这三件事情,而且也会干得很专注。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9)

频繁的掏耳朵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人觉得耳屎跟身体排泄物是一个地位,都很脏。一旦有一定要及时清理掉,由此也顺势产生一个“采耳”行业,也更加让人相信耳屎的存在是无益的。

事实上,耳屎并非没一点益处,它位于外耳道和耳廓部位,可以有效地隔绝细菌污染和小虫子飞入。如果不是耳朵感到瘙痒或者堆积过多耳屎,尽量别去掏耳朵。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10)

正常情况下耳屎的产生和排出保持着动态平衡,既不会耳屎过多堵塞耳道,还可以顺势将耳道深处的灰尘带出。

专家建议一般一个月掏一次耳朵最好,掏耳朵的时候用专业的挖耳勺辅助棉签以及酒精。尽量不要用手去掏耳朵,因为手上有很多细菌,避免交叉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11)

而且我们外耳道是有耳毛的,它比较细密柔软,我们如果频繁的掏耳朵就会导致耳毛脱落。外耳道正常的环境遭到破坏,细菌或者水就更容易进入耳朵,如此就进入了“越痒越挖,越挖越痒”的恶循环。

一直有很多耳屎是为什么(为什么的人有耳屎)(12)

总结

总而言之,耳屎的干湿和我们的健康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大可不用过分担心。平时不要频繁地去掏耳朵,定期体检时记得要附带检查耳朵的健康。

耳朵作为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可以让我们听到美妙的声音,并且会把听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争取和人体并肩奋斗一百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