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远评书曹家将闹汴梁3 简谈评书三

(接上文)评书界的侃语管《施公案》这部书叫“丑官儿”,丑官是指施公而言,传其人有残疾叫“十不全”,以施公是残废人的讹言调侃叫“丑官儿”管《隋唐传》调侃叫“黄脸儿”,《隋唐传》是以秦叔宝作书胆,因秦琼长的黄面皮,故称是书为黄脸管《包公案》调侃叫“大黑脸”,面黑而言管《小五义》调侃叫“小黑脸”,其中的意义与“大黑脸”大同小异管《于公案》调侃叫“浑水子”是指于公而言,鱼是浑水东西于与鱼音同字异也《三国志》调侃叫“汪册子”,盖因江湖人管三字之数调侃为“汪”是也管《精忠传》调侃叫“丘山”,《精忠传》以岳飞作书胆,将岳字拆开了说为“丘山”,其意最为显明管《西游记》调侃儿叫“钻天儿”,其意是以孙行者是个猴儿,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借孙猴而言,称其书为“钻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陈青远评书曹家将闹汴梁3 简谈评书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青远评书曹家将闹汴梁3 简谈评书三

陈青远评书曹家将闹汴梁3 简谈评书三

(接上文)

评书界的侃语管《施公案》这部书叫“丑官儿”,丑官是指施公而言,传其人有残疾叫“十不全”,以施公是残废人的讹言调侃叫“丑官儿”。管《隋唐传》调侃叫“黄脸儿”,《隋唐传》是以秦叔宝作书胆,因秦琼长的黄面皮,故称是书为黄脸。管《包公案》调侃叫“大黑脸”,面黑而言。管《小五义》调侃叫“小黑脸”,其中的意义与“大黑脸”大同小异。管《于公案》调侃叫“浑水子”是指于公而言,鱼是浑水东西。于与鱼音同字异也。《三国志》调侃叫“汪册子”,盖因江湖人管三字之数调侃为“汪”是也。管《精忠传》调侃叫“丘山”,《精忠传》以岳飞作书胆,将岳字拆开了说为“丘山”,其意最为显明。管《西游记》调侃儿叫“钻天儿”,其意是以孙行者是个猴儿,一个斤斗十万八千里,借孙猴而言,称其书为“钻天”。

其余的,如《明英烈》叫“明册子”,东西汉叫“汉册子”,《三侠剑》叫“黄杨儿”,《彭公案》叫“彭册子”,《济公传》叫“串花”,其中意义是以济公穿的僧衣褴褛不堪,和花儿乞丐似的,以济公为书胆,叫作“串花”。唱戏的票友儿叫“清客串”,唱花脸的改唱《八蜡庙》张桂兰叫作“反串”,济公故意穿破烂衣服,褴褛不堪,是为反串花子一样,说他是“串花”,其意浅而显明也。管开书馆的主人,调侃叫“粘箔”,管茶馆伙计调侃叫“提搂把子”,听书的人们格外多给书钱,调侃叫“疙疸杵儿”。若有听书的人指正说书的艺人,将某回书说错了,调侃叫作询局的“摘毛儿”。评书界的人常说戏听的是“大轴儿”,书听的是“扣儿”。要想多挣钱,书里的“扣儿”得引出“大柁子”来。

什么叫“书扣儿”呢?譬如说书的人说的是“黄脸儿”(《隋唐》)吧,说秦叔宝跟随靠山王杨林由山东起身来到长安城,杨林接到山东济南节度使唐璧的一件紧急公文,说有三十六友大反济南府劫牢反狱,劫出劫皇杠的小咬金、龙俊达,火烧了历城县的县衙,三十六友的盟单上有秦琼的名字,唐璧请杨林将秦琼拿住,叫秦叔宝招供三十六友的下落,以便肃清响马。说书的艺人说到此处,听书的人们都替秦琼担心,怕秦琼有了危险,无论有多少要紧事就豁出去耽误喽不去办啦,专听这段杨林追赶秦叔宝的扣子。说书的用扣子将书座扣住了,如同使拴马桩一样,再不慌不忙说秦叔宝三挡杨林。

他说完了这个扣子,听书人的大把儿钱亦被他挣足了,他说书的人亦就“驳了口”啦(他们说评书的管散了书不说了调侃叫驳了口儿)。临驳了口儿的时候,还说明天接演“魏文通追拿秦叔宝,三十六友九战魏文通”,这两句是叫听书的人们知道,明天好再来接着听“九战魏文通”的扣子,一天使一个扣子,说个三五天,便说到最热闹的节目“瓦岗山”了。管六次攻打瓦岗山十数天说不完的大扣子,又调侃叫“大柁子”。不论哪部书亦有好扣子,大柁子。

例如《施公案》的“五女大灰场,捉拿一枝兰”“七贞捉拿大莲花”;《济公传》的“八魔炼济颠”;《彭公案》的“画春园”“牧羊阵”;《精忠传》的“牛头山”。说书的若想挣大钱,必须有“把钢的活儿”(管有拿手的能耐调侃儿叫把钢)。说的拢不住座儿,每遇要钱的时候净走座儿,调侃叫“起棚儿”。说书的人若是没学好喽就上馆子愣说书,一定把书说得不精彩,不火炽,调侃儿说他“膛水儿”呢!又有没品行的说书的,知道某人说的XX书最好,去偷着听书,调侃叫“荣人家的活儿”(荣即是偷的意思)。

说书的艺人如若有条好嗓子,调侃说他“夯头子正”。说书的人如若口白好,调侃叫他“碟子正”。说书的人口白不清,调侃叫“碟子不正”。如若说书的闹嗓子,调侃儿叫“夯头子鼓啦”。说书的人长得五官端正,器宇轩昂,调侃说他“人式压点”。如若长的相貌不好,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调侃儿说他“人式不正”,或说“人式太念”。

如若说书的不认字叫“不钻朵儿”。或是没有学问,调侃儿说他“朵上不清”。认识字的叫“钻朵”。说书的挣钱挥霍了,调侃儿叫“团柴的火喽”。说书的艺人不挣钱混穷了,调侃儿说“团柴水拢啦”。说书说的能有叫座的魔力,调侃儿叫“响了万儿啦”。说书的艺人要向书座套交情,多拉拢书座,调侃儿叫使“贴身靠儿”。说书的艺人设法骗听书的座儿钱,使人能够忍受,调侃说他“挖点”。说书的艺人如是北平人,口白清楚,外省人说书怯口,调侃儿叫他“浑碟子”。说书的会武艺,或是懂得武术,调侃叫“钻习尖挂子”。

说书人说书的时候,常把书中人名说错,调侃。叫爱“滚钢儿”。说书的人在场上批评同业的书说得不好,调侃叫“刨活”。书馆的伙计如若在打书钱的时候往身上藏钱,调侃叫他“捂杵”。说书的艺人净诓骗同业人的钱,调侃说他“抠鼻挖相”。说书的艺人不会说扣子,拢不住座儿,把扣子说散啦,调侃叫“开了闸啦”。说书的艺人在场上能将书中事儿说的意义最浅,使听的人们容易懂得,听得明白,调侃叫“开门见山”,又叫“皮薄”。书说的使人不懂,听着发闷,调侃叫“皮厚啦”。

说书的艺人名誉正叫“万儿正”,名誉不正叫作“万儿念”。说书的艺人心术不好叫“攒子不正”,心术好叫“攒正”。胆量小叫“攒稀”。管整本大套书叫“万子活”。说完了一部书又换别的书了叫“拧万啦”。书越说越长没结没完地叫“万子海啦”,书说的要完了叫作“万念了”。将学一部新书叫“蹬万儿”。管说短期的三五日有拿手能拢座儿的书叫“吧哒棍”,管说小小的段儿叫“片子活”,自己编段书叫“攥弄万子”。

庚子年前说书的人们都是上明地撂场子,在东四牌楼、西单牌楼。安定门内、阜城门内等处,靠着甬路边儿支棚帐摆凳子说书,只有十分之一的艺人上馆子。庚子年断大烟之时,评书茶馆才畅兴一时,直到了民初袁项城秉政,极为发达。开书馆的主人若邀说书的先生,不能随便滥邀,必须求一个说书的主持该馆邀请角儿之事,评书的同人管专司邀角的人称为“请事家”。每逢有开书馆的初创设立评书,必须由请事家先找一位说书的破台,称该书馆头一个登台说书的先生叫作“开荒”。

破台之法,台上先设神桌,桌上供周庄王、文昌帝君、柳敬亭的牌位,是日由说书的先生及开书馆的主人行完叩拜之礼,说书的如同念喜歌儿似的,还有一套吉利赞儿,将赞儿念完了,撤去桌位,将祖师牌位送焚了,然后由开书馆的主人用红封套一个,内装洋十元至五元,最少亦得一两元,用糨糊封好,放于书桌之上,敬送先生,名为“台封”。当日所挣的书钱并不下帐,评书界的行规是三七下帐,比如挣洋一元,说书的要七毛,开书馆的主人分三毛,钱数多少以此类推。凡书馆更换说书的先生时,头天书钱与末天的钱,书馆不下帐,都是说书人的,名为头尾不下帐。破台的日期与此相同。可是评书界的人们,凡是有叫座魔力的头二路角儿,向来不给新书馆破台开荒,避讳此事,如若请他们开荒,无论是亲是友,伤了交情都可以,绝不为书馆开荒的。

如若问他们为什么怕给书馆开荒呢?答以开荒破台的人必将不利。知识幼稚如此,实是可笑。那么开荒破台的说书先生又哪里去邀呢?在评书界说书不挣钱的三四路角儿,每日昼夜奔驰不得温饱者,专给新书馆破台开荒,所贪图的不过数元之台封儿。评书界的规律,每一说书的艺员,在书馆内只许说两个月书,名为“一转”。故评书馆的艺员,都是两个月一换转儿。北平的评书馆子,在内城的都是白天搁书,灯晚卖清茶。前三门外的书馆子,都是白天卖清茶,灯晚搁书。

内外城的书馆黑白天都搁书的,只有宣外大街路西如云轩,宣内森瑞轩,磁器口红桥之天有轩。至于天桥福海居(俗称王八茶馆,其故去之旧主人姓王行八,天桥野茶馆是他最早创立的。当其在日营业极为茂盛,今老王已故,其营业一落千丈,非昔日可比了),虽是灯晚白天都有书,仍以白天上座儿甚多,灯晚上座儿寥寥而已。

按评书界的规律,开书馆的主人每年须请支一次,所请的说书先生一般都是该书馆的演员,其中尚有非其演员者,亦不过是作陪吃嘴而已。请支之先由书馆主人备请帖若干份,交该馆之请事家,由请事家向帖上填写入名,亦由其送帖往邀,请支的日期系书馆主人在某饭庄预定酒席一桌或两三桌,至期接到请帖之人皆来赴宴。开书馆的主人花钱请支,其欲望是愿请事家邀的角儿都是头路角儿,如若请的都是头路角儿,该书馆一年之营业,六转儿的演员均能叫座,必获重利也。至于请来的说书艺员是不是头二路角,那就看请事家邀角的能力如何了。

近年以来,评书界名角如群福庆、潘诚立、双厚坪、王致廉、徐坪钰、汪正江、袁杰亭、田岚云、李杰芳、金杰华、董云坡等故去之后,评书界的人才缺乏,后起无人,所有能叫座的艺员,只有十二三个人,各饭庄亦不见书馆定席请支了。评书界诸公若不设法培养人才,恐此十二三人亦难久恃的。不知评书界的人们以为然否?

传统评书书目共分四类,二十九部书。

1、长枪袍带书(十三部):《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列国演义》、《隋唐传》、《薛家将》、《五代残唐》、《杨家将》、《十粒金丹》、《精忠说岳》、《明英烈》、《明清演义》。

2、短打公案书(十三部):《粉妆楼》、《大宋八义》、《宏碧缘》、《明清八义》、《永庆升平》、《三侠剑》、《彭公案》、《施公案》、《于公案》、《包公案》、《小五义》、《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3、神怪书(二部):《济公传》、《西游记》。

4、狐鬼书(一部):《聊斋》。

这二十九部书大多是金戈铁马,英雄侠士的战斗故事。除《聊斋》外,很少有讲爱情故事的。无“淑女才子之相逢,春花秋月之柔情”,也是传统评书的一大特色。

至于说评书的名家大腕们,那可是太多了,咱们后面慢慢道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