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种古老的谚语,体现了很浓的乡土观念。意思指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它出自于梁斌《播火记》第一卷十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淀里水,凭着治鱼解苇维持生活,不靠土地。”

如何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1)

播伙记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这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体现。

自夏朝以来,中原人自称中原正统,四周则都是“胡蛮俘虏”,少数民族更甚;东晋衣冠南渡后,北方人认为南方人性情软弱、生活糜烂,南方人认为北方人粗笨野蛮。北宋太祖赵匡胤曾说:“后世子孙勿用南士为相。”沈括也曾说饮食上南咸北甜,难以适应。

夏朝疆域

中国历史上藩镇割据反复,民众普遍具有小范围团结的意识而缺乏大团结思想,且民族众多,地形复杂,地理环境多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区人民文化、习惯、语言等均有差异,由此便会产生对外地人的排斥反应。疆域的广阔、多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特征……

如何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

唐末藩镇割据

这些东西同时集中在一起就会让这种对外地或外族的排斥反应放大。历史上,中国更是经历多次的分分合合,民众形成了“世间纷扰不乱自家平和"的思维。这些特点,其他国家完全不如中国占的全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