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近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

“父亲几乎从来就不跟我讲自己的战争经历,唯一一次讲自己残杀中国战俘的事是在我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显然中国士兵当时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了,但根本没有表现出恐惧和害怕。”

这是2019年5月,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发表的文章《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中的一段话,在这篇文章中,村上春树对外公布了其父亲曾是侵华日军,及其杀害中国俘虏的残忍往事。

在文章中,村上春树呼吁日本政府“承认、正视历史,不能忘掉过去”。

这篇文章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也让很多日本民众不解:一向以基调轻盈、文风清新、不问政治而闻名于文坛的村上春树,为何会突然自曝家丑,直视家族负面历史?

村上春树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2020年7月11日,日本《每日新闻》刊载了对村上春树的专访,村上春树在谈到为何写《弃猫,提起父亲时我要讲述的往事》这篇文章时说:

“说实话,我不是很想写我家里人的事儿,但这个属于“不得不写”的东西,所以我拼了命把它写了出来,作为写作之人的一个职责。”

村上春树尊重历史、正视历史的态度得到了所有正义人士的赞扬。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近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出生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是日本知名作家,而且村上春树在中国也极具知名度,有人说,村上春树是90%的中国人读的第一个日本作家。

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有《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刺杀骑士团长》等。村上春树在写作的道路上起点很高,1979年,30岁的村上春树凭借《且听风吟》,该部作品一出炉就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被无数人奉为经典。尤其是该作品的开篇的那句话: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曾出现在很多人的日记中。

虽然村上春树在事业上名利双收,但他也有苦恼的事情,源头正是他的父亲。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近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2)

图|日本侵华照片

村上春树的父亲村上千秋是侵华日军,1938年,20岁的村上千秋应征入伍,担任日军第十六师团十六联队辎重兵,在侵华战争期间杀害过中国战俘,手上沾满了鲜血。

村上春树在小学时知道了父亲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从此他内心开始对父亲产生了反感,他总是在心里默念:“我是一个杀人凶手的后代!”

随着村上春树的成长,渐渐了解到了更多的日本侵华的历史,也在心里愈发的反感父亲,终于他彻底地与父亲决裂,因为他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杀人魔”父亲。

村上春树曾怀疑过父亲是进攻南京,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部队(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成员之一,介于父子关系,村上并未直接问及关于攻占南京实施大屠杀的事迹,在父亲去世后,他用了五年的时间调查父亲的从军资料,他将当年的参照名单翻了遍,却并没有发现村上千秋参与过南京大屠杀。

五年的调查结果让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正如他文中提到:我感觉像放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虽然村上春树没有查到父亲参与过南京大屠杀,但是村上春树的心中依然无法原谅父亲的罪行,而且他的心中对中国充满了愧疚。

村上春树代父赎罪的方式也极为真诚,一是选择终生不生育,他认为自己是杀人犯的后代,他不想让孩子也背负上这一份罪恶,也害怕将杀戮的基因传递到下一代。另一个方式就是终生不吃中国菜。

村上春树来过中国多次,他每次来到中国前会在日本买下一批罐头,随他一同来到中国,不管待上多少天,他都只吃那些单调的罐头食品,主办方邀请他去中国餐馆用餐他都会婉言拒绝。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近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3)

最初不了解的人以为村上春树吃不惯中国菜,甚至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美食有意见或是耍大牌,总之,很多人都对村上春树的行为感到不解。

直到村上春树解释道:

“我的父亲曾是军人,他在中国伤害过很多人。作为他的儿子,我很愧疚。我无法原谅我的父亲,我也没资格吃中国农民用汗水浇灌的。

村上春树的话语让很多人动容,他出生在1949年,他出生时战争已经结束,那段战争的历史与他无关,但他的心中始终无法原谅父辈的罪行,并以不生育和不吃中国菜的方式赎罪。

除了不生育和不吃中国菜外,村上春树还积极通过自己的作品和影响力呼吁日本国民真正认识历史、牢记历史。

比如他在《刺杀骑士团长》里,就揭露了真实的历史。他在自己的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中,以父亲的形象对日本对外侵略战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在这部小说中,村上春树反思了日本侵华历史并承认南京大屠杀事件。

有人说他的作品已经不能算是小说,这是一部对于侵略战争近乎史实般的写作。

村上春树直言不讳的表示:

“在我的作品中,能让日本的青年一代能够认识到战争的惨痛就是最好的效果。”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近照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4)

作为出生在战后的日本知名作家,他能利用自己的作品承认历史,反思战争,的确很难得。村上春树不仅承认历史,还通过作品揭露日本的恶行,还利用自己在日本的名气呼吁民众和政府对中国表示歉意。

而村上春树与父亲的关系也始终没有缓和,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村上春树始终不和父亲见面,直到父亲去世。

村上春树反战的思想与努力,遭到了很多日本右翼分子的强烈抨击,有日本右翼攻击他:“他这么做是为了热度?是为了让自己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大卖?”,“他亲近中国无非就是窥视诺贝尔奖”…

面对质疑和无端指责,村上春树坚定立场,呼吁更多人正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历史。

面对日本右翼篡改历史的举动,村上春树也进行了坚决的反驳:

“历史乃是之于国家的集体记忆,所以将其作为过去的东西忘记或偷梁换柱是非常错误的。”

可是这个道理,日本右翼分子就是不懂。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人的形象在中国人心中普遍并不好,但是在日本的学者中,有很多以实际行动践行中日友好,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而且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日本作家,除了作品质量外,村上春树的人品和对待历史的态度,也是一个关键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