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利用中心官网(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用活红色资源)

近年来,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党总支依托瓜州县和玉门市境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作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为党员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管理处通过让红色资源“说话”,引导党员职工汲取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为民情怀,为增进民生福祉、服务发展大局注入了红色力量,“靶向”发力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效能。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利用中心官网(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用活红色资源)(1)

聆听红色事迹,在红色阵地汲取力量源泉。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原称安西县)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通往新疆的战略重镇,也是红西路军西征失利后最后一次成功突围的地方。在这里红西路军与国民党马步芳军队做了最后一场殊死拼战。铮铮铁骨、碧血丹心,无数红军战士血洒疏勒河畔,在瓜州大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迹。在每年的清明节和“七一”建党节处党总支都会组织党员职工到红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前默哀、敬献花篮;在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和瓜州七工村红色记忆馆重温入党誓词,并通过场馆里陈列的照片资料和实物等红色藏品、聆听先烈事迹,不仅让全体党员职工深切地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也直观了解感受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重温了革命之路,振奋了干事创业热情。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利用中心官网(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用活红色资源)(2)

重走长征之路,以红色亲历感受革命艰辛。1937年4月22日,红西路军行进至瓜州县城东南64公里的蘑菇台。在这里一处不起眼的磨坊里,中共西路军工委召开了西征以来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根据中央最新指示,作出了赴远方学习新兵种技术的决定,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兵种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80多年后的今天,管理处创新学习方式,组织职工重走红西路军长征路,使红色教育走出书本、走出课堂。从下洞子出发徒步9公里行至蘑菇台,途中职工们热情高涨、追忆着当年长征路上留下来的感人事迹。脚下是红色足迹,心中是理想信念,迎风飘扬的党旗、响彻山谷的红歌,在茫茫戈壁上亮起了一抹鲜艳的“红色”。重走红军长征路是一场革命理想信念的党性修养之旅,更是一场对思想和心灵的洗礼,进一步坚定了疏勒河水利人以实际行动诠释长征精神的不变底色。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利用中心官网(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用活红色资源)(3)

学习英雄模范,以红色人物补足精神之钙。“榜样引领队伍,先进凝聚力量。”处党总支通过组织党员职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故居纪念馆、老一井、石油工人窑洞等地方观摩学习,以王进喜同志相关的实物、实景、实事为星火,教育引导党员职工重温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玉门市红田园的顾天祥事迹展览馆也是处党总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常去之地。在这里浓缩展现了全国劳模顾天祥同志带领红旗林场群众鏖战风沙、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的奋斗历程。“劳模精神”是“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大力学习弘扬,凝聚了党员职工的向心力,对教育引导党员职工,激发干事创业激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利用中心官网(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用活红色资源)(4)

学习百年党史,从红色历史凝聚奋进之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处党总支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精神文明深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职工扎实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学习资料;集中观看《党史故事100讲》《开国大典》等红色教育视频和爱国主义电影《八佰》《悬崖之上》《革命者》《长津湖》等。组织开展清明网上祭英烈、“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专题调研、“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知识竞赛等活动,党员职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到了奋勇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注入了新动力。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利用中心官网(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用活红色资源)(5)

朗诵红色经典,用红色故事展现辉煌历程。“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解放与独立付出了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和诗篇。这些红色诗歌不仅是中华民族志士仁人留下的语言艺术,更是他们留下的思想财富和精神宝库。管理处通过组织开展“庆五四红色经典朗诵分享会”和“芳华献礼建党100周年红色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朗诵了《党旗颂》《不能忘却的长征》《有一页历史》等红色诗歌,向革命先烈们致敬的同时,通过“述往事,思来者”,深扎信仰根基,让红色印记再“亮”了起来。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利用中心官网(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用活红色资源)(6)

传承红色基因,用真心真情厚植为民情怀。心中有信仰,干事有担当。自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来,处党总支把坚定理想信念同总结经验、对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根植为民情怀,弘扬红色精神践行初心使命。通过广泛而又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全处党员职工从“红色”中进一步坚定信仰,发扬传统,让红色血脉赓续,薪火相传,展现了疏勒河水利人的责任与觉悟。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处广泛开展志愿帮扶,帮助灌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的同时,由青年职工辅导其作业;帮扶灌区困难群众采收农作物;清洁公共场所垃圾箱、广告牌等,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把理想信念教育成果落实在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上。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利用中心官网(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中心双塔灌区管理处用活红色资源)(7)

推行红色实践,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党员职工把学习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爱民为民实践,既立足当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又着眼长远、惠及民生,将理想信念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克难攻坚、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聚焦建设生态良好、资源节约、设施完善、惠及民生、流域和谐、管理一流现代化灌区目标,全面推广“互联网 水务”管理模式,不断深化“阳光水务”。双塔灌区现已安装闸门测控一体化等信息化计量设备386套,使灌溉计量实现了从厘米级到毫米级的递进;广泛普及斗口水量自动测报系统,电子计量系统覆盖了全灌区,46万亩农田实现了“智慧用水”,真正让用水户交上了“放心钱”、用上了“明白水”。大力开展灌区节水行动,积极创建“百亩实测、千亩示范、万亩推广”节水示范区,全面落实渠道衬砌、激光平地等常规节水措施,大力推广管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提高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守好用水户的钱袋子打好了基础。深入推行灌溉“十日会”、水务公开、问卷调查、行风政风评议、设置意见箱、聘请监督员,主动公开服务承诺和业务办理流程等措施,全面提供文明优质高效的服务,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管理处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锲而不舍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引导广大职工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实干托举梦想,为推动灌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李梅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