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保俶塔下忆吾师)

□郭初阳 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师

我的小学距离西湖不过两三里,登上教学楼就可悠然见到远处的保俶塔,学校得名于此,就叫保俶塔小学,我每天上学从武林广场坐11路,在胜利新村下车,沿着体育场路走一段,向右折进一条小小弄堂,走到尽头就是梧桐掩映的校门了,小弄堂的名字很美,叫桃花弄,当时读《射雕英雄传》如痴如狂,人人都知道黄药师住在桃花岛上,我们一群小孩子倒没觉得桃花岛的名字有多浪漫,因为我们天天都在桃花弄里面。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保俶塔下忆吾师)(1)

保俶塔 视觉中国 供图

一九八三年,我转入保小四(3)班,邬老师教我们语文,也是班主任,一起度过三年光阴。我没想到自己大学毕业后,也会做同样的工作——教语文、当班主任。于是常常回想起自己的小学,人在童年期常有一种无定向的不安与热盼,仿佛有许多条路却又不知该往哪儿走,若能逢着一位好老师,就不至于迷失方向了。

开学不久,是初来乍到的缘故吧,我还没交到朋友,一节活动课,同学们都下楼去操场玩了,教室里只有我一人,安静久了觉得无聊,摸到口袋里有两枚硬币,于是玩一个自己发明的游戏:把一枚硬币平放在课桌上,捏着另一枚,眯着眼瞄准了,放手让它落下去,看能不能打到桌上那枚,偶尔命中,随着轻轻“叮”的一声,滚到地上去了,再捡起来回到桌旁,继续新的一轮。正玩得不亦乐乎,忽然听到讲台那边有人说了一句:“这个伢儿心蛮静的。”是邬老师的声音,她和另一位老师不知何时进了教室,当时我还小,不懂宁静以致远之意,但能听出老师语气中略带赞许,心中很受鼓励。

后来一次小测试,有一道题要求用“椟”组词,我信笔写下“买椟还珠”,待到发试卷讲评时,邬老师把我叫上前去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听我说得八九不离十,看看我,再看看卷子,眼里有一点点惊喜与笑意,仿佛对我刮目相看了,因为同学们写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木椟”。

邬老师的年纪和我母亲差不多,乌发齐耳,清瘦而朴素,她常常是严肃的,走进教室,左右望一望全场,无论你在教室的哪个角落,都会被她温柔有力的目光触及,教室里马上就安静下来了。在我的印象里,只要邬老师在,同学们会感到一种愉快的紧张,偶尔她笑了,大家就完全放松了,但一切都井井有条。后来每次读到辛弃疾《沁园春》里的几句,“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不知为何,总会想起自己在八字桥边、桃花弄深处的小学课堂。

她是班主任,给每位同学发了一个薄薄的联系本,每周六下午,小孩子们就展开自己的小本子,把老师在讲台上口授的内容,一条一条记下来:本周的回顾,周末的作业,要表扬的几位同学……有时候听到名单里有自己的名字,心砰砰地跳着,也就低头写下来,一如其常,不去看左右同学的表情。我至今也还记得,邬老师选了十来个同学排演《我的中国心》,我也被选上了,无论是舞蹈动作、队形变换,还是男女轮唱、服装道具,全是邬老师一个人落实,排演了好一段时间,终于等到了校园汇演,“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一群小伢儿现场MTV,载歌载舞地技压全场,在校园里被传颂了很久。

当时的西湖区,邬老师也许是上公开课最多的,每逢她上课,全校语文组乃至全区的语文老师都来观摩,她的语文课,准备充分而充分放手,引导自然而自然舒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发言发光,老师常常微笑着,除了必要的追问、鼓励与过渡句,并不多说什么,一节课下来,每个人都很有收获。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上课的风格,有一些来自邬老师的源远流长的影响。

语文课吸引人不在话下,使人心醉神迷的是信息课。“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这句话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成了这群小学生的常识,全都得益于邬老师的强调。那段时间,一周有一节信息课,提前确定主题,周末时间孩子们读报翻书查资料,汇总到老师这里,按内容归类。课堂上则以学生的展示与言说为主,人人参与,每个人的发言都被倾听,每个人都被尊重,课堂如行云流水一般,而话题渐次引向深入。说起信息课,已届中年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不记得,教学的影响多么深远啊。当时就有记者来采访,报道里专门提及陈鸣鸿同学所说的那条消息——哈雷彗星将回归于1986年2月9日——如今陈同学已移居加拿大,而哈雷彗星的下一次回归将在2061年。

我们毕业不久,邬老师就接受了学校的新任务,主管校印刷厂,一做十几年,直到2000年退休。她的全部工作都在松木场河西,而她的形象,就像宝石山巅的保俶塔,简单而轻盈地在那里,让人每一次回望,就得到很多安慰。老师的名字叫邬锡宜,读起来有点神秘,两个阴平加一个阳平,上扬的尾调带着一丝惊奇感,不知道里面含有什么意思,很久以后才明白“锡”通“赐”,那就是“合宜的赐予”了,有言道“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对她所教过的那些孩子来说,小时候从邬老师这里所领受的,正是一个人成长所需的最合宜的赐予。

曾有同学把老师的一段音频传到群里,滕群雷说:“听邬老师讲话,要哭的……”是啊,老师亲身示范着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力务进的一丝不苟与应对世事的洞明通透——凡是邬老师的学生,谁能不感动于她的叮嘱呢:你们要常常弯下腰,暖老温贫;你们要挺起腰板,在人间做一个正直的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