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伯邑考怎么死的(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其实是被废掉的)

我们继续聊《封神演义》。

姜子牙从朝歌城逃出,带着许多逃难的百姓来到了西岐。到了西岐,姜子牙到了磻溪去隐居,其他百姓就接受政府的安排,到各地去安居乐业。这时候,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对大臣说,“我父王囚居羑里已经七年,我欲亲自代父赎罪,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这时候散宜生说,“不可,当年大王曾经说过,七年之后自然灾满,不需要别人去探望,如果硬要去,恐怕是身临险境,要有大难临头。”伯邑考一听,非去不可,就让二弟姬发在国里暂时摄政,自己带着随从到了朝歌。

周文王伯邑考怎么死的(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其实是被废掉的)(1)

问题来了!前一本书说他“被废”,为什么这本书又是“自引而退”呢?其实这就是一个形式上的事情。

如果周文王想废伯邑考,又想保全伯邑考的面子,伯邑考自己主动退位,三个人的面子都保全了,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从文王来说,他确实废掉了伯邑考;从形式来说,伯邑考自己退位了。

宋朝有本书《册府元龟》,说古代的帝王,都懂得原则又懂得灵活。比如尧,尧的儿子丹朱不怎么样,不肖,尧不想把位子传给他,就传给了舜,这就是灵活;舜的儿子叫商均,商均也不怎么样,舜就传位给了禹。周文王也是一样,没有传给伯邑考,传给了姬发,这也是灵活。

所以,历史上伯邑考都跟什么人并列呢?丹朱、商均,这些都是口碑很差的人,所以《春秋繁露》里说他“群心贰”,不得民心,也正因如此,他被废是很正常的。那为什么他在武王伐纣之前就死掉了呢,这个没有足够的史料,我们也不知道。但我们从情理上来推,伯邑考本是一国之太子,某天被迫离职,这是非常让人沮丧的事情,很可能郁郁而终。何况失势之后,被武王或其同党斩草除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伯邑考没有留下后代,武王封诸侯也没有封伯邑考的儿子,这就说明了一些事情。

现在说文王武王是贤明圣王,其实任何一个时代,它都会有它的政治的、宫廷的斗争。没有必要认为文王武王他们就不会有。曹操喜欢曹植,曹丕就使了些手段,曹植也没有活多久,四十来岁就死了。曹操的其他儿子,也都不长命,我们拿曹操儿子间的恩怨去推想一下文王儿子间的事情,也差不太多。

还有隋文帝,隋文帝原来的儿子叫杨勇,后来杨勇废掉了,立了杨广,隋炀帝。结果杨广一继位,马上把杨勇给搞死了。

唐太宗也是,唐太宗以前不是太子,是秦王,后来有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上位。不管后世的史书怎么美化李世民,给李建成抹黑,李世民弑兄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周文王伯邑考怎么死的(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其实是被废掉的)(2)

刚刚说的这几个,都是发生在开国皇帝身上,所以伯邑考的死,很可能就是跟宫廷政变有关,好在后人对他还不错,给他编了“替父赎罪”这么一出。这个比起李建成,还是幸运得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