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1)

董其昌《 泉光云影图》


他是一位江湖中岳不群一样的人物吗?

没有答案。

老董活了81岁。他留下的作品多,留下的争议也很多。

也许有人会说,董其昌作为松江画派的得力干将,将中国绘画带入了一条长达两百多年的阴沟里。也许有人会说,他在政治斗争纷繁复杂时,选择逃避现实明哲保身的做派显得油滑世故。也还有人会说,民间流传的那些有关他强占民女祸害乡里的传闻并非杜撰。

但,恐怕要了解一个真实的董其昌,最好的方式是从他的文字和绘画中去寻找答案,而不是他者的言语或后人记录的史料。从他那些自己独创、或者临摹古人的绘画作品中,可以想像当他隐居在松江的豪宅庭院中,一笔笔地描绘、勾勒自己内心世界时那种深远和寂寞,由此你几乎可以揣摩出老董的精神世界。他或许油滑、淫荡、世故,但他对于“美”的不断追求,是一以贯之地玩命和真诚。在退隐与为官之间,恐怕他隐藏了另一个不好意思向人坦露的最重要使命:成为画坛的绝顶高手,并不止于此,他需要统领前人所有的画派,这是他的野心。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2)

董其昌 《夏木垂阴图》


如今的松江是上海的一个区,而在很久以前,上海是松江府的一个县。

在更久以前,松江距离海岸线很近,这里水草丰美,适合梅花鹿生存。据说梅花鹿族群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长达四千多年。这种动物身上长有鹿茸,因此松江也叫茸城。茸城有个典故,叫十鹿九回头。说的是,一个人不管走多远,最终都要回到家乡。

公元1555年,董其昌就出生在这里。老董的一生,就像一头鹿,不管做的官再大,在外名声有多响,总是想着要回家的。

老董小时候家境清贫,学习成绩也并不好,他在追忆自己逝水年华时写过一段励志往事:17岁参加松江府的高考时,因为字写得差结果没有考过自己的堂侄,因此他发奋学习书法,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老董在世的82年中,其中有48年都生活在万历(1573 - 1620年)年间,也就是在明神宗朱翊钧的治下,“万历”是大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神宗继位时,老董还在松江做普通人民群众。年仅10岁的朱翊钧,由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张居正在万历初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在军事上整饬军备,在经济上清丈全国田地,这些措施使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复苏和繁荣。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3)

董其昌 《丹树碧峰图》


明万历十七年,34岁的董其昌终于考中进士,被推荐到翰林院,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他担任了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随后他相继担任过湖广提学副使、福建副使,一度还被任命为河南参政从三品的官职。

老董没有赶上张居正们所创造的短暂繁荣,当他考上进士进京做官时,张居正已经去世十年了。老张的改革措施被废止,而已经步入青春期的朱翊钧开始享乐人生。朱翊钧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馀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上朝。皇帝面都见不着,属下的各派、各党就开始互相攻击。在那段黑暗的岁月中,无数关在监狱里的囚犯几十年都没有被提审过,为了争一根上吊的绳子好把自己弄死,他们在监狱里斗的你死我活。

朝中的高级领导们也乱成一锅粥:宰相李廷机借病不辞而去,过了几年吏部尚书孙丕扬也“拜疏自去”,老孙走了一年,接替他的吏部尚书赵焕也“拜疏自去”。在这段纷争的日子里,董其昌借故回家养病辞官,貌似适应了当时的大潮流。也可能是想到“十鹿九回头”的典故,他放弃京官不当告病回到松江,奉旨以编修养病,在家里修炼了20多年。但这一辞回家,就成为他今后的习惯性动作了。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4)

董其昌 《云藏雨散图》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5)

董其昌仿前人山水 纳尔逊美术馆藏


在家里修炼这段时间,老董没有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在万历44年(1616年)发生了“民抄董宦”或者称为“士抄董宦”的事件。事件的导火索是他的儿子和仆人,殴辱前往董家闹事的生员范启宋家妇女。后来他的仇家煽风点火,炮制出民谣传唱他的妻妾成群,荒淫无度,最终引发了松江、上海、青浦等地的一些学生和乱民焚毁董其昌的院子。

这个事件之后,老董外出躲避了一年左右。但民间留下了《民抄董宦事实》和《黑白传》两个传本,其中对老董的为人做了完全的否定。按照传说《黑白传》的说法,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秋天,六十岁出头的董其昌看中了诸生陆绍芳佃户的女儿绿英,他的二个儿子董祖常带人强抢绿英给老子做小妾。坊间描述他:“险如卢杞,富如元载,淫奢如董卓”。老董的这段事,后来在清初官修《明史·董其昌传》时,经过考证基本进行了平反——这一事件被定性为:“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事件平息,在1620年,全国人民终于送走了58岁的朱翊钧,迎来了光宗朱常洛继位。老董以帝师身份回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修《神宗实录》。但朱常洛执政仅一个月就驾崩了,随后熹宗继任,这段时间被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天启五年(1625年),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他在任一年后即辞官退隐。

董其昌第二次辞官回松江,当居家男人过了八年。在他辞官第二年(1627年),祸国殃民魏忠贤终于死了。朱常洛的第五个孩子朱由检以末代皇帝的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崇祯五年(1632年)应高层领导的意思,77岁的董其昌再次回到了体制内,“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但两年后,他再次请求退归乡里。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6)

董其昌 《林泉清幽图》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7)

董其昌 《青绿山水图》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董其昌当了18年的官,隐居了27年,他既结交东林派、公安派,又与反东林党人眉来眼去,可见他左右逢源。在政治游戏中全身而退的董其昌,每一次回松江,都没有闲着。他广泛搜集名家字画,潜心研究,著书立说。

老董在绘画方面有两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方面在创作实践上,他是松江画派的得力干将。松江画派的创始人顾正谊和他同乡,与老董是同时期的人,顾在万历(1573-1620)时以太学生官中书舍人。但松江画派在中国画史上的影响力主要生发于董其昌。

另一方面,在老董之前,人们自顾自地画着,也没有想自己到底属于那一个宗派的。董其昌在绘画理论方面创造了“南北宗论”,将文人画推上了画坛最高的宝座。

在他所著的《画禅室随笔》卷二中谈到:“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驌,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勾斫(研)之法,其传为张躁、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子、王维画壁,亦云:吾于 (王)维也无间然。知言哉。”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8)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上海博物馆藏


老董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有人说老董在南北宗论中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标准不一,对同属南宗的文人画家的评价亦有褒贬等等,反映了理论上的混乱。而这一理论得到了同时期众人的呼应,尤其是他的好朋友陈继儒。除了《画禅室随笔外》,老董还著《书眼》、《画眼》,后人评价的他著作“钩玄提要,可为后学之师资。”,对明末及清代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崇祯十年九月二十八日(1636年10月26日),董其昌在松江寓所逝世。老董去世后不到十年,满清的铁骑就踏碎了这片他描绘过无数次的河山。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9)

董其昌 《栖霞寺诗意图》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行人不到邯郸道)(10)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台北故宫藏


清顺治元年(1644年),南京南明福王政权以董其昌书画成就与元人赵孟頫相类,授予董其昌与赵孟俯相同的谥号“文敏”,后人因此把他称作“董文敏”。

作者:魔鬼船长

关于明朝绘画的其他文章:王蒙的旧时光和新社会

狂纵的张梦晋和他那些任性的朋友们

老沈:如此风光真入画,自然吾亦爱吾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