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

1968年的今天,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经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在华盛顿特区的住宅区剧院首映。票房、评论皆输(宝琳·凯尔当时还称之为“非常缺乏想象力的电影”)。但是如今,这部被视为“世界上最伟大电影之一”的[2001太空漫游]高高地供奉在神坛之上。影片中,库布里克一共只用了205个镜头是特效镜头,他究竟是如何伪造这些镜头的?Exopolitics的网站早在2009年就已进行过揭秘。

好莱坞的把戏

没人知道库布里克尝试了多少种技术,但最终他决定使用一种叫前幕投影的技术来完成所有的拍摄。这种电影技术的指纹遍布了库布里克导演的整个NASA阿波罗任务的图片和视频。

什么是前幕投影?

库布里克并不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但毫无疑问,他将该技术运用的炉火纯青。前幕投影技术是一套电影特效设备,旨在将场景投射在演员身后,这样就使演员像是前幕投影的场景中移动。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1)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2)

▲上图就是使用前幕投影技术处理过的图像,我们可以看到色相上强烈的对比度。处理后的图片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缝隙和拼接的痕迹

[2001太空漫游]里的人猿场景和阿波罗登陆场景如何还原?

如今的好莱坞的电影早就用蓝幕技术完全替代了前幕投影技术。但在19世纪60年代,并没有其他技术比前幕投影更适合这部影片。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3)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4)

▲我们知道人猿是演员穿上戏服在摄影棚中完成这一幕,所有的人猿场景都是在室内完成的,而背景均为投影。为了让这些沙漠场景看起来更真实,库布里克派出一支摄影小组到西班牙用柯达Ektachrome胶片拍摄了8'、10'的素材,这些胶片通过前幕投影设备投射到Scotchlite投影幕上。观众在观看[2001]DVD时,偶尔会看到人猿身后的接缝。这是因为库布里克的电影场景太过广阔,技术人员只得将数个投影幕缝合起来才能满足电影的需要。这个著名的水池场景,就是增强了对比度和gamma曲线的效果。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5)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6)

▲另外请注意库布里克是如何用前幕投影技术将前景中的动物和背景镜头分开的,这放到如今的PS技术是轻而易举的,而当时则需要在拍摄时把摄像机精准地摆在与地平线水平的位置。这还需要舞台特效师利用一些道具将实景和背景融为一体。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7)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8)

▲这两个镜头也是如此,上图中是电影中最终呈现给观众的画面,而在实际拍摄时下图中用线描出的前景部分为实景,而背后则是棚拍的背景图片。

所以,库布里克使用摄影棚道具遮蔽了投影幕的下端。换句话说,如果投影幕的下端未被遮挡,观察者就可以看出破绽。诀窍就在于必须把道具安置在屏幕下方以掩盖分界线。

现在让我们看看库布里克是怎样利用美国航天局的阿波罗探月号照片的,这其中藏着更多的心机。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9)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10)

▲现在,我们可以用PS画出辅助线以标明前景和投影幕布。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月球车背景轻微的高出,必须注意到,从月球车到背景的山峰都在焦点内。但在标示线后的地面上有一个奇怪的转换,这是因为被用在前幕投影设备的照片跟地面材质有差异的原因。仔细观察阿波罗任务的原图照片,你会发现发现库布里克在处理这些照片时留下的破绽——一些像指纹一样细密的线条遍布其中。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11)

▲这是我们在大银幕上所见的镜头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12)

▲而张图我们标出了前后景的分界线,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面的纹理来判断哪一部分图片是问NASA借来的。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13)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14)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15)

库布里克与太空旅客(冷门)(16)

并不是所有的月球表面镜头都运用了此种技术,有时候宇航员只是站在一块儿彻底漆黑的背景前。早期任务他们只在必须使用前幕投影时才这样做。当任务向前推进时,他们必须提升技术,库布里克的电影技术也在进程中逐渐达到完美。但你仍会发现前幕投影在所有阿波罗任务中出现,尤其是在上面几张图中。

当然,你可能之前看电影时并没有意识到库布里克的小“心机”,以下还有你可能不知道的关于[2001太空漫游]的另外四件事:

1、[2001]曾经不叫[2001]

命名[2001太空漫游]一开始被叫做[星星以外的旅程],主要是基于作者阿瑟·C·克拉克的短篇故事,实际上克拉克在写《2001:太空漫游》这本书的同时,还和库布里克一起写了(其他)剧本。在决定命名为《星星以外的旅程》之前,两人最初把它称为《太阳系是如何赢的》,克拉克在他那本揭秘幕后故事的书中写道,其实他们也想到了《2001年的世界末日》,《宇宙》,《穿越隧道的星星》和《堕落星球》等各大名字,但最终确定下来的还是《2001太空漫游》。

2、超支是库布里克的任性

库布里克最后一部电影的预算几乎翻了两番,《大开眼戒》里有一个著名的长镜头,但是这并非什么新鲜的事。他那完美主义者的个性经常使他的预算超负荷,尤其是《2001太空漫游》,最初预算是450万美元,但最终却整整花了600万美元(大致相当于今天的2500万美元)。这应该对安德鲁·斯坦顿是种安慰吧,没别的。

3、消失的17分钟

最近才发现这部电影结尾时被切了十七分钟的镜头

拍摄的那么多镜头中(差不多是最终剪辑的长度的二百倍),所以相比之下,大量被遗留在剪辑室内镜头便显得不足为奇,但与人们表面上看到的不同:库布里克总是在电影完成后烧掉所有他觉得拍的不好的片段,在影片公映后他又切掉了十七分钟的镜头。然而2010年,在美国的堪萨斯州重新发现了这十七分钟的镜头。这些都是之前没有曝光的消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有机会看到“终极修复”版的[2001]。

4、[2001]、[2010]后还有[2061]、[3001]

原著作者亚瑟·C·克拉克除了创作了《2001太空漫游》和《2010太空漫游》(1984年被拍成了电影[威震太阳神]),他还写了两部小说续集,1987年的《2061太空漫游》和1997年《3001太空漫游》。据报道,汤姆·汉克斯已经买了《3001》的电影版权,他能否继续开拓库老开创的太空纪元?影片何时启动仍没有具体消息。

来源:exopolitics.blogs

exopolitics.blogs

冷知识挖掘者|QCelluloi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