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安全用妆 伴您同行)

为进一步加强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持续提升公众对化妆品安全的认知水平,引导化妆品经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根据近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相关部署和安排,从5月25日到5月31日,太原2020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近日,记者就太原2020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主题、活动安排、化妆品相关科普知识以及化妆品不良反应等诸多问题,专访了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化妆品监管科科长吕海燕和太原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陶宁。

河南省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安全用妆 伴您同行)(1)

就太原2020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人物专访1

靓丽“妆点”也需安全用妆

问:太原2020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主题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其主题涵义?

吕海燕:此次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主题定为“安全用妆,伴您同行”。

其内在涵义可从两方面认识理解:一是寓意化妆品“妆点”公众生活,与人民美丽生活同行;二是寓意化妆品监管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与人民安全用妆同行。

问:宣传周期间,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将抓哪些方面工作,又有哪些具体安排?

吕海燕:简单地讲抓两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消费者安全用妆意识;二是引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宣传周活动以线上为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大众流量平台,打造“云话妆”系列线上活动,并根据太原市防疫实际情况举办线下相关活动。

主要有八块内容:一是围绕化妆品消费误区、公众关切问题、网络谣言等内容,发布科普宣传片和科普短视频;二是开展网络知识竞赛;三是开展公益网络课程;四是在全市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此次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主题;五是在太原市2000多辆公交车上播放倡导公众注重化妆品安全;六是印制发放宣传资料;七是聘请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对各市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八是围绕今年的宣传重点“美白类化妆品的安全使用”做一期新闻访谈节目等。

问:作为消费者,该如何区分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吕海燕:可以这样讲,像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这类化妆品,是为达到某功效且需添加某些功效成分,其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就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除此之外,均属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特殊用途化妆品需在国家药监局进行注册,且须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后才可上市销售。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如是国产的需在省级以上药监部门备案、取得备案号后才可上市销售;如是进口的需在国家药监局备案、取得备案号才可上市销售。

问:消费者又该如何判定其产品是否属化妆品?

吕海燕:可把握两点:一、化妆品是日用化学品,且同时符合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部位的限制要求;二、化妆品是供大众消费者日常使用的、涂抹到人体表面的起到改善、防护、美化和修饰作用的产品,产品作用效果较为温和,符合化妆品相关法规规范要求,安全性较高,适合消费者日常使用。

简单举几个例子,像美容针,其使用方法为注射,使用部位为体内,这不符合化妆品定义,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再如美容胶囊:使用方法为口服,也不符合化妆品定义,不属于化妆品的管理范畴。

问:化妆品和药品的区别在哪?

吕海燕:从使用目的来看,化妆品以清洁、美容修饰为主;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从使用方式来看,化妆品仅可外用,药品可包含外用、内服、注射,甚至是放射作用。化妆品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一般来说,要求在正常以及合理的、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问:如何理解化妆品标签信息?

吕海燕:化妆品标签信息基本内容包括:国产的,有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成分、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号(仅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化妆品标签信息有产品名称、原产国、进口商或经销商名称和地址、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批准文号或备案号。

批准文号、备案电子凭证就是化妆品的身份证明,这可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询。

问:如何读懂化妆品标签的保质期?

吕海燕:化妆品标签的保质期可选择下列两种方式标注:一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二是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需要注意的是,化妆品标注的保质期都是在未开封的情况下的保存期限。开封后产品会与空气直接接触,保质期就会相应缩短,在使用时要多留心。

有些进口产品标签上会有一个开了封的小罐头图标,图标上有“6M”或“12M”的字样,它的意思就是表示开封后的6个月或者12个月内是最佳使用日期。

问:选购化妆品,消费者要注意些什么,使用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吕海燕:选购中,消费者要注意七点:一是根据肤质选择化妆品;二选择正规途径购买;三是查询产品登记信息;四是观察产品质量;五是查看成分标识;六是试用其产品;七是留存购买凭证。

网购中做到“五注意”:一是所选购网站要正规合法;二是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产品资质证明,信息不完整不买;三是不盲目轻信互联网广告和宣传;四是要注意索要发票和保存电子购物凭证;五是“海淘”化妆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化妆品)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适用中国化妆品监管要求。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观颜色,闻气味,看稀稠和察表层来辨识化妆品质量。

问:该如何正确认识化妆品中的功效问题?

吕海燕:与药物不同,化妆品只起到改善、防护、缓解、美化和修饰的作用,其作用都比较温和。作为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需理性,不对产品有超出化妆品范畴的功效期许,也不相信过于夸大的宣传。化妆品不是药品,不具有治疗皮肤疾病的功效,如果出现皮肤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一些化妆品广告如“肌肤15倍透亮白皙,7天后奇迹般呈现亮白光采、迅速美白”,这些看着就让人心动的宣传语,消费者应理性对待。

河南省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安全用妆 伴您同行)(2)

就太原2020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人物专访2

科学认识化妆品不良反应

问:如何理解化妆品不良反应?常见有哪些类型?

陶宁: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不包括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所引起的病变或者损害。

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常见类型有:光接触性皮炎、化妆品接触性唇炎、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

问:产生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陶宁:导致化妆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化妆品本身,产品配方可能含有酒精、香精或芳香的植物提取物等刺激皮肤的成分,皮肤对配方中某种成分或成分组合过敏;另一方面,化妆品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也是重要因素,使用了不适合自己的皮肤类型的化妆品仍然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问:常见的非法添加产品类别和成分有哪些?在使用化妆品中,一旦产生不良反应,该如何应对?

陶宁:常见的非法添加产品类别和成分有:宣称祛痘功效产品中非法添加抗生素类,宣称美白功效产品中非法添加汞等重金属,宣称去屑功能的发用产品中非法添加酮康唑,婴幼儿化妆品、面膜类产品非法添加激素等情况。

使用化妆品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任何安全问题时,应该第一时间停用产品,避免对皮肤的进一步刺激。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就诊,向医生征求意见,建议带上可疑的化妆品及完整包装,以便做皮肤斑贴试验,同时配合医生采集信息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

购买化妆品后请您保留好购物票据、使用的化妆品及外包装。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范围不包括使用假冒伪劣化妆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您怀疑购买了假冒伪劣化妆品,请拨打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电话:12315。 来源:山西市场导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