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智能手机的危害(提醒老人慎用手机里的)

智能手机的发展

给我们带来了便利

然而对于父母长辈们来说

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

由于对手机功能、软件的不熟悉

经常容易踩坑

老人用智能手机的危害(提醒老人慎用手机里的)(1)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感同身受

父母总是吐槽即使每天清理手机垃圾

然而使用起来却一日更比一日卡

等你仔细一看

才发现手机里有各种各样的清理软件

知名的,不知名的

问他们为什么下载这么多

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些清理软件他们又是从哪里下载的呢?

老人用智能手机的危害(提醒老人慎用手机里的)(2)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手机清理类软件的秘密,一些手机清理软件在获取数据方面设计了层层陷阱,他们针对老龄用户进行诱导下载,将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推送至手机上,使得一些老年人上当受骗。

3·15晚会案例

70多岁的李女士通过智能手机看新闻、小说时,手机屏幕总会自动蹦出一些“安全提示”:“病毒”“垃圾”“内存严重不足”,按照提示李女士清理了手机,但她发现这些“安全提示”越清理越多,手机越用越慢。

老人用智能手机的危害(提醒老人慎用手机里的)(3)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监测。在一款小说阅读软件里,正常阅读过程中出现了“安全清理”提示,工作人员点击后,下载安装了一款叫“内存优化大师”的App,自动清理过程中又继续蹦出“清理手机缓存”提醒,点击后,手机又下载安装了“超强清理大师”。不断“提醒、下载、清理”,同样路径接力重复,手机上接着又安装了“智能清理大师”和“手机管家PRO”。

更过分的是工作人员对“手机管家PRO”进行测试后发现,这款App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清理手机垃圾,背地里实则在不断偷偷大量获取手机里的信息。

恶意app

根据《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描述格式》规定,具有恶意扣费、信息窃取、远程控制、恶意传播、资费消耗、系统破坏、诱骗欺诈、流氓行为八种恶意行为之一,即可被认定为恶意app。

01

窃取GPS信息

恶意软件会收集如GPS等很多个人信息,甚至会高频率地上传,手机就会变得更卡,老人用户就会再中招,继续下载清理类软件,形成恶性循环。

02

窃取通讯录

用户的通讯录信息一旦遭到泄露,不仅可能遭受到广告的骚扰,受到诈骗的危险性也同样不可忽视。

03

窃取通话记录

授权访问麦克风、app就能使用手机录音。如果软件申请了发送短信、录音、拨打电话、读取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但实际应用中并未使用的,请提高警惕,及时删除。

04

窃取IMSI号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号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存储在SIM卡中,可用于区别移动用户的有效信息。当IMSI号被读取,就能唯一对应个人的SIM卡。

05

收集用户数据

恶意app驻扎在老人的手机里,不断在后台发送用户数据信息,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群体画像,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标签,源源不断地推送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

如何远离恶意app

1、下载软件选择正规渠道。

2、定期检查清理手机app。

3、设置好app的隐私权限。

老年人网络应用能力较低

自我隐私保护意识不强

很容易沦为信息时代的“待宰羔羊”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

让老人跟上信息化时代

安全的使用智能手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