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

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1)

文:柒月 图:网络

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

中国社会底层的人,也会经常互相伤害着,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是遇到比他们更凶的兽时便现羊样,遇到比他们更弱的羊时便出现凶兽样。

看得出来,底层群体之间的相互伤害,不可能有谁是真正的赢家,最后的结局就是大家跟着一起沦陷。

01

最近一段时间,各大网站上出现了一件持续霸屏的视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

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2)

发生这件事就是在江苏昆山的世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几名工作人员在给新员工发放证件时,一边喊着名字一边随手将员工的证件丢在地上。

过来领证件的员工只能弯着腰,从满地的证件找属于自己的证件。

这一幕刚好被在场的一名员工拍了下来,并发在了某网站上,瞬间引起了一大波震动。

在搜索栏里输入#江苏昆山电子丢员工证件#等关键词,就会出现很多相关话题,每一条话题的点赞人数和讨论量都成千上万。

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3)

生活中,我们经常随手扔的都是一些垃圾,一些没用的东西。

而员工的工作证,怎么能说扔就扔了?还扔得那么理所当然?说好的人人平等呢?

作为底层人群中的一员,首先我觉得这是对于我们普通人的一种歧视和羞辱!

后来得到证实,扔员工工作证的那几个人员并不是高层,只是厂区的基层人员!

哦,搞了半天还以为多大的官呢?原来是几个和我们一样的人,在那拿着鸡毛当令箭。

仅仅是发一个员工证就能看得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如果有更大的权力,岂不是要上天了?

底层人何必要为难底层人?!

弯腰干活,低头做事,并不代表低贱,相反的凭汗水吃饭,值得我们每个人尊重。

02

“扔证件”持续在网上不断发酵,因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在金字塔底端的人数占大多数,他们很容易感同身受。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螃蟹定律”:

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4)

竹篮里放一支螃蟹,必须要盖上盖子,否则他会爬出来,但是你放很多只螃蟹进去的时候,就不必再盖盖子了,也不用担心螃蟹会爬出来。

因为当有两只以上的螃蟹在篮子里时,每一只都会争先恐后往外爬,当一只螃蟹爬到出口时,会有很多只螃蟹把它拖下来,如此循环往复,最终谁都爬不出去。

这就是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的心态,如果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如果我不出人头地,你也别想出去。

生活在底层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这种“互相伤害”的弱者思维。

很多公司都说公司是员工的第二个家,发生这样的事情之后,还有多少人拿这里当成家?

前段时间,网曝某公司因为员工不喝酒被扇耳光;有员工因为没完成业绩,被罚裸跑,以警示员工要上进;甚至看到某公司为了宣扬所谓的“狼性文化”让员工之间互扇耳光.......

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5)

试问,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公司里,能有多大的舞台供你起舞?

员工都跪下去,企业文化又该如何站起来?

畸形的公司文化、职场霸凌在工作中不断上演。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公司眼里没有员工的尊严,员工心里对公司的哀怨越积越多。

一个小小的车间,就好像是微缩版的浮世绘,霸道,权威、顺从,溜须拍马,在这里,人性的丑陋展现的淋漓尽致。

你以为的奴性管理换取的是员工无条件的服从,殊不知,这样的所作所为都是他们眼里痛心疾首的。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扔掉的是证件,捡起的是人心。

03

进过厂的人都知道,电子厂的生活很压抑,每天重复的都是同一个动作,不能说话,就连上厕所的次数也是限制的。

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却没有家。

如果家门口有一份能维持生计的工作,谁还愿意颠沛流离?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变成留守儿童,远走他乡,一走就是一年甚至更久。

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6)

作家余华在《活着》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这是巨大差距的中国,我们仿佛行走在这样的现实里,一边是灯火酒绿,一边是断壁残垣,或者说我们置身在一个奇怪的剧院里,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正在演出喜剧,半边正在演出悲剧。

很多人说:“金钱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却忘了一句话叫做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7)

想起之前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

一个人正在吃泡面,旁边的一个人说你别总是吃泡面,泡面没营养,他回答说,我都吃混到泡面的程度了,你却告诉我吃泡面没营养?

一个看似搞笑的段子背后,却隐藏着成年人最心酸的一面。

是啊,谁不想吃山珍海味?谁不想挥金如土?谁的心里还没有过诗和远方?

只是当活下去是生活的里唯一的需求,当那碎银几两能换取家人温饱时,当员工撇开尊严低头捡起生活的时候,才会明白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你没穷过,或许你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心酸。

04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前有一种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弱者被欺压,往往会把怒火撒向更弱的人,人人都喜欢俯首仰面面对强者,这是一个死循环。

越是底层的人总是想欺负比他更底层的人,就像保安总想收拾一下外卖小哥,物业总想刁难一下清洁工,小城管总想找一下摊贩茬......

人类文明五千年,“底层伤害”的故事从未消失,有时候是越演越烈。

电影《战狼2》开头一幕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冷锋对为战友遗留下来的孤儿寡母出头,可是同村的恶霸却说:你总有不在的时候吧,等你走了,看我怎么弄死他们!

昆山世硕电子厂丢失证件(昆山世硕电子厂)(8)

简直恶心至极,电影和现实展现出的底层伤害只是冰山一角,画面中的人,起初是他和他们,你和你们,最终都变成了我和我们。

这种底层间的互相伤害,在自己看来可以把玩别人的尊严,其实,这种行为只不过是更多地暴露了自己的无能与可笑。

有句话说得好:上等社会人捧人,中等社会人比人,下等社会人踩人。

好像放在当前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上特别合适,越是生存艰难的地方,就越容易暴露人性的阴暗。

2020年谁也没想到一场疫情给人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霜,尽管如此,人们都在各自的领域拼搏着,相信总有一天生活会朝着好的方向走去。

不管你身居高位还是深处底层,请记住,我们都在为生活奔波,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不该相互伤害。

越是如此,我们更应该相互温暖,只有携手,放下鄙视,我们才不会变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乌合之众。

我想,只有走出相互伤害的怪圈,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不是吗?

注:素材和图片来源于新浪微博及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发出去,愿我们不负遇见不留遗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