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东北的二人转(说说当年俺们东北的二人转)

这才是真正东北的二人转(说说当年俺们东北的二人转)(1)

东北的“二人转”,表演形式简单,表演方式贴近生活,接地气,它聚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口头文学的精华于一体,在演唱的同时又穿插些许“说口”,使粗犷泼辣的“二人转”让农民们听起来更加热闹,更具浓厚的东北地方色彩。

那年月,没有收音机,更没有彩色电视机,农民们劳动之余的精神生活很是枯燥。

“二人转”的产生,丰富了农民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到生活有奔头,干起农活来有干劲儿。

那年月,东北乡村的大户人家子女结婚,都要请来“二人转”戏班子前来助兴。

这才是真正东北的二人转(说说当年俺们东北的二人转)(2)

那年月,农民们“挂锄”后办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请来“二人转”戏班子,好好地享受一下!

那年月,冬季打完场,开始进入“猫冬时节”,是“二人转”戏班子走村串屯最为活跃的日子 ……

这才是真正东北的二人转(说说当年俺们东北的二人转)(3)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充满了浓厚的庄稼院生活气息。

“二人转”在东北刚刚兴起时,是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农民都叫它“小秧歌”。

随着山东、河北、热河等地“闯关东”的增多,“关里”、“关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东北“二人转”的内涵大大地丰富了。东北“二人转”在原有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等等艺术表现形式,使“二人转”渐渐地成为东北农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广泛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民间说法,其真实地道出了东北农民们对“二人转”的喜爱与衷情。

东北的“二人转”虽然流行三百余年,但农民们广泛称之为“二人转”,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事儿。东北“二人转”发展初期并没有女演员,女角儿都是由男演员装扮的。二人转的演出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也是在这一时期改变的。

这才是真正东北的二人转(说说当年俺们东北的二人转)(4)

东北“二人转”常演的,也是著名的节目有《打鸟》、《阴功报》、 《西厢》 、《华容道》、《赔妹》、《杨八姐游春》等等等。

“文革”期间,东北的“二人转”成了“封、资、修”的黑货而倍受摧残,而被禁演 ……

一九七六年十月,《祝酒歌》美妙旋律飘向长城内外,飘向大江南北 ……

东北“二人转”获得了新生。

获得了新生的东北“二人转”,以崭新的姿态成了中国百花齐放的文艺舞台上一朵鲜艳的花朵。

获得了新生的东北“二人转”,在内容上,东北“二人转”对老剧目采取了吸收精华,扬弃其糟粕的原则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同时坚决消除纸级、庸俗、丑恶的“二人转”表演,大力发展健康向上,幽默风趣“二人转”剧目,使东北“二人转”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进而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最终目的。

获得了新生的东北“二人转”,在曲牌上也不断地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等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演员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伞、纱巾、长绸等等等。

这才是真正东北的二人转(说说当年俺们东北的二人转)(5)

二零零六年,东北“二人转”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未来,东北“二人转”依然是东北乡村农民们的最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