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一首五言禅意诗(王维的诗静而有佛性的4首诗)

当下社会发展速度,我们难免会出现焦虑,让我们这些奔走在红尘的人们放慢脚步,跟随王维丰富、优雅的诗,静下心来看一个空灵淡远的山水世界。

王维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出身河东王氏,于是唐朝中期的“田园诗人”。唐朝不但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诗佛”王维。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王维离家赴京城,希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由于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一到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他是祁王府里的常客,但一直没有重用,于是过着半隐半官的生活。

他偏爱写景诗,苏轼说他的诗,诗中有画,他的画,画中有诗。而我喜欢他的诗,是因为他的诗能给人一种静,这种静不是死寂的静而是一种来自大自然中的生机勃勃的静。这种静充满生命力,给人以希望。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一首五言禅意诗(王维的诗静而有佛性的4首诗)(1)

内心安静的都能听到桂花落的声音,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月亮升起的声音惊起来已经睡着的鸟,欢叫着响彻山间。这样一幅月光明亮,幽谷中鸟鸣花香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这首诗由静到动,意境优美,画面明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了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了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读完这两句诗,仿佛自己置身于山中的茅草屋中,听着流水的声音,欣赏着山中的月色。

王维一首五言禅意诗(王维的诗静而有佛性的4首诗)(2)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句写动静,听到洗完衣服的少女回家的欢笑声,还听到打鱼归来的渔夫们行驶的的声音。每次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生机勃勃的生活景象。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王维一首五言禅意诗(王维的诗静而有佛性的4首诗)(3)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选择归隐了。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王维一首五言禅意诗(王维的诗静而有佛性的4首诗)(4)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时,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王维一首五言禅意诗(王维的诗静而有佛性的4首诗)(5)

如果说,前两句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后两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这首诗也被人们称作是最有佛意的一首诗,王维在《鹿柴》中所描绘的佛意,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是人还是所处的景色都要处于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这样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本心,清除心头迷惘,一扫乌云,在淡泊无为中体会生命和宇宙的纯净。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一首五言禅意诗(王维的诗静而有佛性的4首诗)(6)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这首诗全诗二十个字,写人用了三个词——独坐、弹琴、长啸;写景用了三个词——幽簧、深林、明月。表现上看,毫无修饰,平淡无奇。但是结合全诗,境界自出,妙谛自成。

小结:

王维的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动静结合,虚实相配,简朴的遣词传达出心情的宁静淡泊;清幽的环境折射出境界的高雅绝俗;完全是一个与自然同心,与天地同心的佛家弟子。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放下那些强加到自己身上的不必要的追求和欲望,放下那些不值得在乎的人和事,找到自己内心归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当下社会发展速度,我们难免会出现焦虑,让我们这些奔走在红尘的人们放慢脚步,跟随王维丰富、优雅的诗,静下心来看一个空灵淡远的山水世界。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惬意中感受山水自然的馈赠,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谧中觅一处心灵栖息之地,在“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禅机找到自己的本溪,清除心头迷惘,一扫乌云,在淡泊无为中体会生命和宇宙的纯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