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洞察需要从哪里来(营销关键词之洞察)

·作者 熊有竹 ·首发 格行营销笔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营销洞察需要从哪里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营销洞察需要从哪里来(营销关键词之洞察)

营销洞察需要从哪里来

·作者 熊有竹 ·首发 格行营销笔记

1

“他商业嗅觉灵敏。”

“他很有商业头脑。”

我经常听到这些形容他人的话。

但,"商业嗅觉灵敏"、"很有商业头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村,有一年轻人,小学没念完,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一个最初被命运安排在山里种地耕田的小伙,从小本生意开始干,干成了大老板。

在我们那里,有一个字来形容那些商业嗅觉灵敏和有商业头脑的人,这个字是“钻”。

一个人很会做生意,财路通畅,人们会说这个人很“钻”。

“钻”,其实指的是“钻营”。

“钻营”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巴结有权势的人,另外一种是指极力探讨研究。

当然,我们那说一个人很“钻”,一般是指第二种意思。

在市场营销里,有一个词和“钻营”意思极为接近,这个词就是“洞察”。

2

营销策划大师叶茂中老师说,营销的本质,就是洞察需求。

关于需求,请看我的上一篇文章<营销关键词之「需求」>。

这篇文章,我们聊聊营销中的关键词之「洞察」。

洞察,是一种发现商业机会和客户需求的思维和能力。

比“洞察”联系密切的一个词是“观察。”

观察,是指仔细地察看事物或现象。观察得到的结果是“what”和“how”,即我们看到了什么事物或者现象,或者看到一个事物或现象是如何运行、变化的。比如我们看到月亮每到十五就会圆圆的,我们看到潮起潮落,但是我们开始时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洞察,是指透过观察到的事物或者现象,以及它们的运行和变化,发现其背后的本质、规律和联系。洞察得到的结果是“why”。比如我们知道了月亮为什么到了十五会变的圆圆的,为什么会有潮起潮落,这就是洞察的结果。

如果说“观察”是知其然,那么“洞察”就是知其所以然。

3

观察和洞察,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观察是洞察的基础,洞察是观察的目的。

洞察=观察×思考。

比如,看电影,我们观察到一个个的画面,一个一个的故事情节。

但看完后,我们观察并记忆到的东西,会和我们大脑中已知的知识、信息联系起来,甚至发生某种“化学反应”,从而使我们联想、领悟出画面和故事情节之外的一些东西,这个过程,就是洞察。

4

洞察在市场营销中,至关重要。

洞察是发现潜在需求和满足需求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尽管有很多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但洞察是其中的底层能力。

分享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关于麦当劳的。

麦当劳刚进入中国那会儿,麦当劳的一个高级经理发现,肯德基的顾客络绎不绝,而麦当劳这边寥寥无几。

于是,他站在肯德基的门口,问进进出出的消费者:“你们为什么不去麦当劳呢?”

消费者告诉他,因为麦当劳没有炸鸡。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麦当劳是有炸鸡的。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观察、访谈和思考,麦当劳获得了宝贵的营销情报。

麦当劳调整了菜单上餐品的顺序,使顾客更容易找到炸鸡。

第二个是关于7-Eleven的。

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他观察到一个现象,日本的人口进入老龄化,并且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夫妻同时工作。

他洞察得到结论是,老年人由于出行不方便,而年轻人由于工作忙,他们都不会路程较远的大超市购物,他们的购物半径一定会变小,而购物半径变小小,7-Eleven就可以满足他们的很多需求。于是,7-Eleven在购物的便利性和满足顾客的需求上,有的放矢。

在大城市,商务区、写字楼里面的那些7-Eleven,其实披着便利店外衣的食品店和快餐店,这也是洞察并满足需求的结果。

5

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创业者,你需要学会客观的观察,深刻的洞察。通过洞察,发现市场机会;通过洞察,发现经营中需要改善的地方;通过洞察,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