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前十的补钙产品(补钙产品琳琅满目)

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通讯员 岳金凤) “液体钙,吸收好”,“XX高钙片,一片顶五片”,“喝钙就喝蓝瓶的”……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补钙产品,很多人犯了难,我是应该用口服液补钙呢,还是应该吃钙片?吃了维生素D是不是更吸收呢,还是每天像医生说的每天多晒太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药理学专家孙广红教授介绍,其实,补钙的学问很多,要想让补钙达到最好效果,不同的人群应当选择不同的补钙产品,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排名前十的补钙产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排名前十的补钙产品(补钙产品琳琅满目)

排名前十的补钙产品

东北网健康频道消息(通讯员 岳金凤) “液体钙,吸收好”,“XX高钙片,一片顶五片”,“喝钙就喝蓝瓶的”……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补钙产品,很多人犯了难,我是应该用口服液补钙呢,还是应该吃钙片?吃了维生素D是不是更吸收呢,还是每天像医生说的每天多晒太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药理学专家孙广红教授介绍,其实,补钙的学问很多,要想让补钙达到最好效果,不同的人群应当选择不同的补钙产品。

不同人群如何补钙

胃不好选有机钙:碳酸钙比如市面上常见的钙尔奇虽然钙离子含量高,但它属于无机钙,溶解度较差,需要大量胃酸分解出钙离子才能被吸收,因此消化功能不好者并不能够充分的吸收利用。相比之下,胃酸分泌减少、消化功能较差的人,和胃病患者如萎缩性胃炎可以选择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钙,这类钙剂溶解性较好,对胃肠刺激性也较小。至于剂型的选择,片剂或者口服液,钙的吸收率都差不多,因为不同形态的钙,最终均以钙离子的形式被肠道吸收,无须纠结。

女性三个阶段注意补钙:科学研究证实,女性28岁以后,骨钙每年以0.1—0.5%的速度减少,到60岁时竟会有50%的骨钙减少,此时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另外,在女性的一生当中,孕妇、乳母或更年期前后容易发生缺钙的情况,特别是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性激素陡然下降,造成钙的大量流失,膳食中的钙不能满足需要时,应该补钙。需要提醒的是,女性对于钙的需要量略高于男性,应达到每天1000毫克。

易便秘者选服钙剂的讲究:碳酸钙类钙剂经过胃酸作用时,生成氯化钙后到达肠道。其中15%被肠道吸收,85%跟食物中的草酸、植物酸、脂肪酸等结合成不溶性钙化合物,如碳酸钙、磷酸钙等,堆积多了就形成便秘。如果本身就有便秘的人,补钙会令症状加重。建议便秘人群补钙,一定要多喝水,每天多喝1200-1500毫升左右的水。另外,补钙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食物对它的影响较小。适当的运动也能有效减少便秘。国外研究发现,柠檬酸钙水溶性较好,柠檬酸根离子能够将人体难以吸收的草酸钙、磷酸钙中的钙离子竞争出来,形成水溶性较好地柠檬酸钙排出体外,可以在补钙同时有效防止便秘。目前市面上已经能找到该类产品,易便秘人群可以尝试。

儿童补钙,重点不在剂型: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补钙产品时还在纠结剂型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强调过,剂型对钙剂的吸收影响不大。给孩子补钙之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饮食调理无法纠正的情况下再服用钙剂。建议碳酸钙,副作用小、吸收率高,可以达到40%。关键的吸收问题,补得再多,要补充维生素D,比如鱼肝油,多晒太阳也会帮助钙的吸收。另外,而疼痛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会减少钙的吸收,可以在补钙的同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

补钙同时要补维生素D

孙广红教授强调,不管选择何种补钙产品,都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它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其代谢活性物促进肾小管重吸收磷和钙,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或维持及调节血浆钙,磷正常浓度。一般认为,只有钙与磷酸盐的血浆浓度适宜理,才呈现骨形成的正常速率。维生素D缺乏时人体吸收钙,磷能力下降,钙,磷不能在骨组织内沉积,成骨作用受阻。

维生素D的获取有三个途径,第一个是日照,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肌肤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维生素D3,身体再把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即使冬季只有脸部露在外面,晒太阳1小时,也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第二个是从食物当中获得,如鱼肝油,肝脏、蛋黄、奶油等。第三个,通过补充剂补充。

有些补钙产品做得比较周到,比如钙尔奇碳酸钙d3片,里面添加了维生素D,就无需单独补了。可以对照维生素D含量计算是否达到自己的需求,一般儿童和孕妇需求量每天在400单位左右,成人200单位,50岁以上在400单位以上,因为老年人身体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只有年轻人的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