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与计划单列市(2个候补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2010年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最高等级国家中心城市是要在国家大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国家中心城市与计划单列市?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家中心城市与计划单列市(2个候补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与计划单列市

国家中心城市历经3次扩容,总量增加至9个,已经3年无新增

国家中心城市,是2010年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最高等级。国家中心城市是要在国家大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

从以上标准中可以看出,能够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具备两大要素:第一、城市的区位格局要好,尤其是在全国区域经济划分中,占据核心地位;第二、城市自身的规模要大,能够辐射周边。

事实上,从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全国一共只有9个城市入选。

第一次、2010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确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为国家中心城市,其中4个为直辖市,广州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全国第三大城市。

第二次、2016年,先是成都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同年武汉和郑州也先后入选;

第三次、2018年,西安被明确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至此,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稳定为9个。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再也没有新的城市入围。按照区域经济划分,京津冀城市群2个(北京、天津)、中部地区2个(武汉、郑州)、西部地区3个(重庆、成都、西安)、长三角1个(上海)、珠三角1个(广州)。

可以看出,国家中心城市的选取,明显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南沿海各省,数量明显偏少,那么下一步如果国家中心城市继续扩容的话,这些区域的城市希望会很大。

深圳和南京,是国家中心城市2大候补选手,表现却各不相同

在三轮国家中心城市批复之后,最让人意外的恐怕还是深圳市了,竟然落选了。尤其是重庆和成都双双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就是深圳与广州的样板,成渝的体量跟珠三角相比还是相差甚远。为何成渝能批2个国家中心城市,而珠三角只能批一个呢。

外界都为深圳感到可惜,反倒是深圳很淡定,几乎没有公开提出要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这是为何呢?因为深圳不管是不是国家中心城市,都已经占到了全国城市的金字塔顶尖,不需要用头衔、称号来证明自己。

反观深圳的淡定,南京则表现得急不可耐。从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确定之初,南京就没有放弃过争夺的想法。

在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江苏省十四次党代会上,再次提到争创国家中心城市,这都是江苏未来发展的重量级文件。如果再加上各种城市圈、城市群以及专项规划,提到的次数应该更多。

在国家中心城市上,南京表现出了少有的执着,甚至有些急不可耐。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就多角度分析一下。

第一、南京的实力肯定符合国家中心城市的标准,但是实力是唯一的参考标准吗?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深圳。但与深圳不同的是,南京的周围可谓是“强敌环伺”,这或许是南京表现得如此急切的一个原因。

第二、南京有区位优势吗?肯定的有的,而且区位非常独特。长三角原本指的是江苏、上海、浙江3省市,随着安徽的加入,变成了三省一市。长三角的体量更大、常住人口就更多了。

南京位于江苏省的最西部,已经靠近安徽了,原本是在长三角的边沿地带。但是随着安徽省的划入,成为长三角的腹心地带,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国家获批的第一个跨省级都市圈就是南京都市圈,将安徽的几个城市也都划入了,充分体现了南京继续做大做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决心。

第三、南京有可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吗?之前国 发下属某研究机构撰文提出要扩大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还提出了要建设全球性中心城市。

按理说国家中心城市还有扩容的空间,一旦启动扩容,深圳应该是手拿把掐的。但是南京就说不好了。因为长三角内就有杭州、合肥同时提出了这一目标,最强劲的对手应该是杭州无疑,这应该就是南京表现得如此急切的根本原因了。

你觉得第10个国家中心城市会花落谁家?深圳、南京、沈阳,你更看好谁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