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方言和普通话翻译 诸城方言小科普

之前听过一个段子:很久以前,某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识字。其中有“喝(he)”这个字,诸城方言读作“ha”,喝水叫哈水。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老师就教着学生这样念:“喝(he),ha水的he。”

段子归段子,诸城方言的特色可见一斑。诸城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区中的山东方言东潍片,与五莲、平度、胶南等地区的方言同属一片。由于独特的发音和词汇, 诸城方言极具辨识度。

诸城方言和普通话翻译 诸城方言小科普(1)

山东方言四大片区

一、语音

(一)舌尖后音zh,ch,sh和舌面前音j,q,x混淆,均读成舌叶音[ʧ]、[ʧʰ]和[ʃ]

沾——兼

吃——欺

失——喜

舌叶音在诸城方言中比较常见,英语中也有使用,但是,在普通话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声母。所以,在普通话中没有与之对应相同发音的汉字。

(二)舌尖中音d, t发成舌面前音j,q

低——鸡

填——前

在诸城方言中,d,t—j,q混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舌尖中音是诸城人学说普通话公认的难点,很难辨正。

诸城地名的演变也反映了诸城方言的语音特点。如位于舜王街道箭口社区的彭家箭口村,原名彭家店口,因元末彭氏迁居于此,在十字路口旁开店得名,受诸城方言的影响,演变为彭家箭口。(d,j不分)

(三)舌尖前音s发成舌面前音x

如风俗读成风徐

(四)舌尖后音r变成零声母y

诸城方言中,把声母r发成零声母y,例如,人(ren)读成yin;日(ri)读成(yi);如(ru)读成(yu)。

二、词汇

诸城方言听起来很土,实际上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古汉语的发音和意义,反映了诸城地区的民风民俗。

(一)衣食

1.舍披怀:穿衣不系扣。

2.啪(pa)谷:饼子。

3.棋子:祈子之意,结婚用,主要流行于诸城地区,以面粉、油、鸡蛋、白糖制成,大小如棋子。

4.面汤:面条,保留了古义。

(二)人物称谓

1.识字班: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展扫盲教育,因入识字班者多为年轻女性,因此称年轻女子为识字班。

2.媳子:媳妇,娶媳妇谓之将媳子。

3.大大:父亲。

4.小厮:儿子。

(三)生老病死

1.不语做:生病。

2.不能依了:衰老。

3.仰搁由了,老了:谓之死亡。

(四)动植物

1.喋了:蝉。

2.菸有(yan you):农村地区常见的野葡萄,来源于《诗经》中野葡萄的古称。

诸城方言和普通话翻译 诸城方言小科普(2)

(五)形容词

1.玍(ga)古:性格古怪;小气。

2.赶没:马上。

3.不拢卦:没有时间。诸城地区自古有研读《易经》的传统,遇有疑难问题请人算卦叫拢卦,不拢卦表示没有时间。

4.不中(音同重)人:不做好事。中人就是普通人的意思,《论语.雍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謟(tao):胡编乱造,保留了謟的古意。

6.挣新:很新。

7.大沉沉:很沉。

8.红汤和水:老年人精神矍铄。

(六)其他

1.埝子:音nian,地方。

2.营生:事情、活儿。

3.知不道:不知道。

4.泊:田野。

5.冻冻:冰。

6.夜来:昨天。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诸城方言中的许多词汇已经随着古老民俗的消失而不再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