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例子(传播中华文化分享成语知识)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

开门见山(kāi mén jiàn shān)含褒义

解释】 打开门就看见山。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一开始就涉及主题,不绕弯子。

出处】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例句】我们写文章应做到开门见山,最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近义】直言不讳、单刀直入

反义】旁敲侧击、闪烁其辞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蓝田生玉(lán tián shēng yù)含褒义

解释】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古时出产美玉。比喻贤能的父亲生得贤能的儿子,名门出圣贤。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例句】父子俩都博学多才,众人都羡慕的说,:‘这真是蓝田生玉呀’

近义】蓝田出玉

用法】作宾语;

典故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这孩子很宠爱。

有一次,孙权在朝廷设宴,六岁的诸葛恪随父参加。诸葛瑾的脸长得特别长,孙权想开他的玩笑,乘着酒兴,命人牵来一头毛驴,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个字,借以讥讽诸葛瑾脸长似驴。众人见了,捧腹大笑,诸葛瑾也感到很尴尬。 诸葛恪见了,走到孙权席前,跪请添写二字。孙权命人将笔拿来给他。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添写了“之驴”二字,这样就成了“诸葛子瑜之驴”。满座大臣见了无不惊讶叹服,孙权见诸葛恪如此机敏,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赐给他。

又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和你叔父诸葛亮相比,到底是谁高明?”诸葛恪答道:“我父亲高明。”

孙权要他说出因由,他不假思索地说:“我父亲懂得侍奉明主,而我叔父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当然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对诸葛瑾说道:“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名门生贤良,真是名不虚传呀!”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例子(传播中华文化分享成语知识)(1)

看图猜成语

买空卖空(mǎi kōng mài kōng)含贬义

解释】买卖双方不必交钱交货,只通过交易所或者经纪人办理交易手续,投市价涨落之机。现在指一个人并无真实本领,依靠吹嘘、做假以达到目的的行为。

出处】清《宣宗圣训·清道光帝上谕》:“奸商开设太和字号,邀群结伙,买空卖空。”

例句】他是个奸商,经常买空做空,扰乱市场。

近义】勾心斗角,投机取巧

反义】童叟无欺,货真价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南辕北辙(nán yuán běi zhé)含贬义

解释】辕:在前头夹着牲口的两根长木。辙:车轮子撵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尤至楚而北行也。

例句】你这样办是南辕北辙,永远也别想取得好成绩。

近义】事半功倍、北辕适楚

反义】异途同归,殊途同归

用法】作宾语、定语;

典故】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例子(传播中华文化分享成语知识)(2)

看图猜成语

排除万难(pái chú wàn nán)含褒义

解释】排:推开。扫除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困难。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例句】我们建设家园,要有艰苦奋斗、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近义】誓死不二、矢志不移

反义】瞻前顾后、踌躇不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