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了皇帝怎么对待父亲(看看刘邦父亲如何向儿子要官的)

往熹读史:向儿子要官

(作者:往熹)

刘邦当了皇帝怎么对待父亲(看看刘邦父亲如何向儿子要官的)(1)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一条相当有趣的材料,记载太公(刘邦父)向儿子汉高祖刘邦要官的事,满满的套路,让人忍俊不禁。文字不长,抄录以飨读者诸君。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後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却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也,柰何以我乱天下法!”於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心善家令言,赐金五百斤。

这段话,即使我们今天读起来,在文字上也基本没有什么障碍,通俗易懂,而且画面感十足。“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好一个父慈子孝的温馨场面,尤其是联想到此时刘邦已经贵为天子,就更加令人动容了。如果我们只凭这一段材料来认识刘邦,可能会相当偏颇。

其实刘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集流氓、泼皮无赖、枭雄、开国之君等形象于一身。在对待亲人这件事上,尤其呈现出十分复杂的人性特点。稍稍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初项羽要烹杀太公的时候,刘邦那一副无赖的嘴脸,不知太公当时作何感想!

《史记·项羽本纪》还记载:“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王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史记·樊郦膝灌列传》中更加露骨:“汉王败,不利,驱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疲,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对于自己的妻女竟如此下得去手,恐怕不是用“形势所迫”四个字可以开脱得了的。

我相信太史公不敢胡编乱造关于开国圣君的政治笑话,也就是说这件事应该有相当的真实性。不要说站在刘邦家人的立场来看待这件事;就算千年之后的我们,读到这些文字记载也能强烈地感受到生在帝王家的悲凉了!

单说我们引用的第一段材料,在让人忍俊不禁的“斗智斗勇”和喜剧性结局中,这份悲凉也力透纸背!父子关系早已完全被君臣关系所淹没,甚至“太上皇”的名号也不过是维护“皇帝”尊严的道具而已!

倒是那个聪明的“家令”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关注我们更多干货,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有惊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