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也是让全国人民颇为忌讳的节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阴气”最盛的一天,中元节在人们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1)

在中元节来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准备好纸钱、鲜花、水果等祭祀用品,在中元节当天家属们会带上准备好的供品到祖先、亲人的墓地上,给亲人们的墓地清理下杂草、添一抔黄土、把墓碑上的灰擦干净、摆上供品、燃烧纸钱、磕头祭拜先祖,以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中元节这一天的活动其实有些类似清明节,民间也会举办很多风俗活动,这些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比如我们熟知的放河灯、烧纸钱、焚香燃炮等。

相较于清明节,中元节这天的讲究和禁忌更多,稍不注意犯了某些禁忌则会引发很多不好的事情,农村老人们常说的“鬼节四不做,子孙无灾祸”并非迷信,在中元节这天有四件事确实不能做,这并非迷信,而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中元节的一些注意事项。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2)

一、中元节,这四件事情千万别做!

老一辈人对传统风俗了解颇多,但现在的年轻人很少会去关注这方面的“冷知识”。中元节除了被称为“鬼节”外,也被称作“盂兰盆节”,在古代又叫做“孝亲节”,在这一天除了要祭拜先祖外,还要祈求丰收、礼拜天地,一是缅怀逝去的亲人,二是提醒活着的人要珍爱生命,珍惜身边的亲人。

老人们常说:“鬼节四不做,平安无灾祸”,很多人认为是迷信,其实这句短短的谚语背后包含着大大的科学道理。

1、晚上不要回家太晚。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3)

相传七月十五这天,鬼门大开,亡者们会在民间到处游荡,如果晚上还在外到处瞎转悠,很容易冲撞到这些亡者,从而引发一些不好的事情。

所以老一辈人总说中元节要在天黑前回家,特别是孩子,天黑后是不允许出门的。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祭祀。

中元节这天有祭祀先祖的习俗,人们会在马路边焚烧纸钱,也会燃放一些鞭炮来祭奠先祖,如果晚上还在外面乱转悠,不小心打扰到其他祭拜很容易引发一些事端。虽然现在很多城市都倡导中元节这天文明祭祀,但有些风俗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城市还会提前在路边摆放好“祭祀鼎”方便市民烧纸。

烧纸的人多了,空气里会弥漫着浓浓的烟味,空气质量也会变得非常差,身体不好的人在这个环境里会受到影响。其次中元节这天晚上能够看到很多祭祀场景,有些地方还会放鞭炮,要是带小孩晚上出门,小孩子天性胆小,很容易被这些场景吓到,万一燃烧的炮竹和纸钱不小心飞溅到孩子身上后果就更加麻烦了。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4)

2、不能洗澡。

第二件事就是不能在中元节这天洗澡,有些地方则要求不能下河洗澡。在民间传言,七月十五阴气和邪气横行,如果下河里洗澡,很容易引发意外,“七月半鬼节到,没事别往河边站”、“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这两句俗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中元节这天不让洗澡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并非像俗语中说的那么恐怖。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按照节气来算,这属于立秋后的第一个节日。

立秋后天气就会开始转凉,特别是早晚气温差会特别大,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这个时节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就比如我所在的东北地区,立秋后明显感觉温度骤降,白天最高温度才25度,晚上气温只有十几度。

这个时候的河水或井水冰凉刺骨,根本无法洗澡,冒然下水非常容易冻感冒,在以前经济条件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有限,更没有浴霸、淋浴这样的洗澡设备,夏天防暑基本上都是去河边或者打井水洗澡,所以才会慢慢形成“中元节不能洗澡”的风俗。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5)

3、不能把小孩的衣服晾在外面。

中元节这天,如果家中有小孩子的,老人们会在太阳还未下山前就早早地把晾晒在阳台的小孩衣物拿进屋里,并叮嘱不能把小孩子的衣服晾到外面。

民间传言,如果中元节把小孩子衣服晾在外面,尤其是湿衣服,很容易被一些不干净的东西附身,一旦沾到衣服上,就很难脱身了,人穿上这些衣服很容易生病。

其实这种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中元节这天不让小孩子衣服挂在外面,主要是避免小孩子的衣服被弄脏。因为中元节晚上烧纸钱的比较多,空气中不仅会弥漫着浓浓的烟灰味道,还会弥散着很多纸灰,如果湿衣服晒到外面,这些纸灰落在衣服上很难清洗干净。

特别是孩子的贴身衣服,本来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就不如大人,秋天晚上露水和寒气较重,湿衣服挂在外面不容易晾干,反而还会增加潮气,如果孩子穿上了湿气重的衣服则容易生病。如果有些孩子对纸灰气味过敏,这些纸灰沾在皮肤上也会引发一些皮肤疾病。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6)

4、不能动祭祀的供品。

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所以祭祀时摆放的供品也不同,但一般情况下多以水果、糕点、肉类和鲜花为主。

有些地方风俗是,中元节这天祭拜完先祖后的供品是不能带回家的,因为这是供给先祖们的,带回家是不敬的行为;但是有些地方风俗则是允许把这些供品带回家,因为大多是熟食,所以老辈人会把这些供品直接分给家里的孩子吃,在老辈人心里这种供品供给先祖后,再拿给孩子吃可以让孩子感受先祖的福气,享受先祖的庇佑,以后无病无灾。

但是在中元节祭拜过程中是不能提前吃供品的。有些父母喜欢带孩子一起去祭拜,在祭拜过程中遇到孩子口渴或者肚子饿时,家长就会随手把上供的食物拿给孩子吃喝,看似无伤大雅,实则不太好,也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7)

中元节四种需要忌讳的行为介绍完了,那么我们接下来了解下,在中元节这天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

二、中元节,这几件能做的事情不要忘。

令人生畏的中元节,它的文化核心其实是敬祖尽孝,在这一天有这几件可以做的事情千万不能忘记。

1、吃鸭子。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8)

中元节民间忌讳吃鸡肉,提倡吃鸭子,俗话说:“七月半吃只鸭,万事不用怕”,因为鸭同音“压”字,人们认为在这一天吃鸭子可以压制住那些不干净的事物,所以中元节全国各地都有吃鸭的习俗。

其实是因为,这个时节的鸭子正是最肥美的时候,一般来说鸭子都是四月初开始养殖,八月份正是鸭子长得膘肥体壮的时候,而且鸭肉本就是凉性食物,秋天本就天干气燥,这个时候吃点鸭肉,可以润五脏、润秋燥,有益健康。

以前南方地区多产水稻,很多农民都会饲养很多鸭子放在稻田里,靠鸭子来除虫害,等到七八月之际,鸭子正好被养肥了,农民们这时的水稻也生长比较旺盛,农民为了犒劳自己,就会宰杀一只鸭子过节,于是这种“中元节吃鸭”的习俗便慢慢流传了下来。

2、祭拜祖先。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9)

我国有三大鬼节,除了中元节外,清明节、寒衣节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

祭祖是中元节最重要的习俗,比如今天在山西就举行了“壬寅年中元节祭祖大典”,作为中元节最重要的一环节,这件事千万不能忘。

而祭拜祖先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要提前准备好纸钱和供品,供品要求必须是单数,可以是三样、五样、七样、九样,因为在丧葬文化中一般比较忌讳双数,所以祭祀方面同样也忌讳双数,除此之外,在贡品方面,通常以水果、糕点、酒水为主。

很多人祭祖时会给已故亲人供奉一些荤食,比如有的人表示亲人生前爱吃牛肉,那上供时就会准备几块卤牛肉摆在墓前,以示孝顺;有的人甚至还会紧跟潮流,给亲人供奉一些诸如无骨鸡爪、麻辣鸭脖、卤猪蹄等“网红荤食”。

其实祭祖对于上供的荤食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会有“三荤”的要求,也就是供品肉类只能是鸡肉、鱼肉和猪肉这三种。

3、放河灯。

中元节的所有禁忌是什么(农村老人说中元节有)(10)

放河灯又称为荷花灯,也是中元节比较重要的习俗活动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手捧着河灯聚集在河边,把手中的河灯慢慢放入水中,任其自由漂泊。

放河灯的目的是为了普渡和祈祷,以慰藉在人世间游玩的逝者“灵魂”,以祈求自己及家人能够全年平安顺利。

写到最后。

中元节,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这一天不但是对亲人的缅怀,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所以有些习俗可以不懂,但是要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华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七月十五中元节说白了是追怀先人的一个节日,其实,本身并没有这些禁忌,只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后人加进去的,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们当地有这几种禁忌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