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

“我非常高兴能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

尼克松还未完全走下飞机的舷梯,便迫不及待地伸出手,身体微微前倾,对周恩来说道:“你的手跨越了辽阔的太平洋,我们已经有25年没有来往过了。”

周恩来紧紧握住他的手,微笑着回道。围绕着两人的,是双方庞大的外交团队,以及由371名军人组成的三军仪仗队。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

这便是上世纪最著名的外交事件:尼克松访华。世界东方与世界西方的两个大国破冰,以友好为基调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

这本该是一段美好的佳话。可1994年,在尼克松弥留之际,再次提及那次访问中国的外交会晤时,他眼中却满是后悔与忧虑。“我想我们错了!我们可能创造出了一个飞速崛起的‘科学怪物’。”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2)

尼克松为何后悔访华?中美建交又与中国的飞速崛起有何关联?

矛盾的政客

尼克松明明是自己亲手推动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破冰,在死前却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让人感觉十分的矛盾。

实际上,尼克松的整段政治生涯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有时让人感觉其前言不搭后语。

与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亲中派”不同,实际上尼克松在初入政坛时,是个彻头彻尾的反中主义者。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3)

中国建国时,口号之一便是“反对帝国主义”。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国家便是美国,这本身就让美国上下十分不愉。

更让美国人咋舌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多,志愿军就在朝鲜半岛上和他们狠狠地打了一仗,将美军死死地抵在了三八线以南,让他们颜面尽失。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第一拳就打在了他们这世界最大帝国主义国家的脸上。可以说,新中国从刚刚“出生”开始,就一直是与美国对着干的。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4)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政坛长期反中风气盛行,反中立场是绝对的主流。想要在政界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展现出鲜明的反中表现,否则就会被扣上亲中的帽子,政治生涯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翻身可能。

尼克松当然也是如此,也必须如此,否则他将永无出头之日。在进入政界前,他是一名精英律师,收入颇丰。

在工作之余,尼克松喜欢发表对时事上的评论,以及对不同理念或思想上的剖析。但他这些观点有一点是共同不变的,那就是对中国的厌恶与抨击。

适逢新中国正准备重返联合国,刚刚进入政坛的尼克松被记者提问对此事的立场与意见。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5)

尼克松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不,我不同意。中国绝不能加入联合国。”由此可见,在反中立场上,尼克松究竟有多执着。

凭借着坚定的立场,尼克松在政坛中如鱼得水。刚刚从政便当选参议院,后不断发表相关演讲,表达自己的政见。

那个年代的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极重。心胸狭隘的美国人更乐于看见反中领导人的上位,以加固他们在信息壁垒中的成见。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6)

在这样的环境下,尼克松节节攀升,从政生涯一路高歌猛进。1952年,尼克松就任美国副总统,雷厉风行地落实了许多打压中国的政策。

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这样评价尼克松:“有他在,中国永远不可能崛起。”

按理来说,尝到甜头的尼克松会继续推行各种针对中国的政策,在“反中”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7)

可时代在改变,国际政治环境日新月异,美国如此蛮横的行径,终究会让自己吃到苦头,尼克松醒悟了。

迫不得已

美国为推行自己信奉的霸权主义,利用强大的兵力操纵地缘政治,谋求更多利益,加固美元地位,是美国政界的惯用伎俩。

越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美帝国主义看上了。北接中国,南抵东南亚,如果能够占领越南,势必会大大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8)

美国将越南称为“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为了将其所谓的美式民主自由强加给越南人民,美国政府于1955年11月1日发动了越南战争。

让全美国上下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看似信手拈来的战争,竟然持续了十几年。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泥潭”中无法抽身。长期对外战争,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越南战争,却忽视了国内的福利、科技研发等资金的注入,社会停滞不前。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9)

美国长期以美元绑架世界货币体系,也被下行的经济所反噬。引以为傲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破裂,让资本主义国家噤若寒蝉的金融危机再次席卷西方世界。

这让无数美国民众对政府强烈不满,越来越差的福利待遇、朝不保夕的工作、停滞的社会发展让美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长期以来奉行的扩张主义。

全美舆论开始痛斥战争,无数反战人士发表演讲,得到一致认同。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0)

当真正触及到美国人自身的利益时,他们就忘了美国发动战争为别国带来的苦难,为自身带来的利益,开始充当好人。

尼克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任美国总统。当他入驻白宫时,才发现所面临的困境远没有那么简单。

彼时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的带领下,与美国激烈竞争,不断在全球各地与美国展开博弈,使得美国在全球的地位不断下滑,对亚、欧、非的掌控程度越来越低。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1)

面对苏联的威胁,美国招架尚且要拼尽全力,更别提全球争霸了。

更让尼克松窒息的是,就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美国还要腾出手来遏制中国。此时中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早已不是成立初期的羸弱模样。还想维持以往的对华策略,无疑是痴人说梦。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中美必须恢复正常且友善的邦交关系。”面对着眼前如此之大的烂摊子,尼克松做出了第一个决定。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2)

他首先结束了越南战争,宣布美军即将撤离。这不仅是为了缓和国内汹涌的民意,更是向中国传达出友善的信号:如今的美国政府,期望走上和平的道路。

此时的中国已与苏联交恶,中苏边境上两国部队数量与日俱增,再加上珍宝岛、铁列克缇等冲突事件影响,两国早已貌合神离。

尼克松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外交演讲上讲出“不要孤立中国”的友善言论,并派出基辛格秘密访华,确认访问建交的可行性。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3)

中方亦表达出了充足的善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况且,中美关系破冰对于中国融入世界体系有着极大的帮助。

中方邀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访问,并希望通过他来向尼克松政府传递友善的信号。

在得到肯定的结果后,尼克松已经迫不及待了。他想尽早地飞往那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看一看,他想让中美关系早日恢复正常化,以缓解美国的压力。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4)

1972年,第36届美国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访华,双方政府人员进行了友善交流。同年,象征着两国友好往来的《上海公报》公布为中美1979年正式建交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巨大震动。西方媒体认为,此次尼克松访华将成为20世纪最重大的外交事件之一。

“我代表美国访问中国的这一周,将会改变世界!”尼克松返回美国前,曾激动而高兴地说道。却不想一语成谶,只不过没有朝着尼克松预料的方向发展。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5)

事实上,这次事件确实对中美,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尼克松临死前都在后悔,反思自己究竟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科学怪物”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她就展现过自己无与伦比,让世界震撼不已的科研能力。在西方层层叠叠的技术封锁、苏联的袖手旁观下,中国独自搞出了两弹一星。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试爆;1970年,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往太空。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6)

如此的科研速度简直骇人听闻。要知道,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花了七年多的时间,而中国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年,这还是在中国工业水平大幅落后于美国的情况下。

尼克松政府领导的美国与中国友善交流后,日本、欧洲纷纷效仿,争相与中国建交,恢复友好的邦交关系。

此前,中国在国际社会上一直处于半孤立的状态,大部分情况下,只有第三世界国家愿意与中国往来,甚至与“老大哥”苏联的关系都慢慢的恶化了。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7)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带领着一众西方国家来到中国面前,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不但缓解了孤立的处境,还让中国在科技、军事等方面上与先进接轨,为中国近代崛起埋下伏笔。

国人抓住了发展的机会,直接奠定了中国今日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而这个机会,正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一不留神给出的。

尼克松为表达充足的诚意,在谈判中答应放宽对中国商品的限制,减轻对人民币货币的打压,以帮助中国更快地发展自身经济。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8)

美国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中国从此得以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利用人口红利的优势迅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使得自身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

但中共中央并没有被初步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们清楚地知道,人口红利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因此,近年来中国大举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发展尖端前沿科技。

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中国在接下来百年内,始终维持快速发展,不至于在丧失人口的优势后一蹶不振。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19)

中国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1995年,我国经济对比1980年翻了两番,比原定完成时间提早了两年,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长期对美保持贸易顺差。

中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危机感,美国政府将中方看作自己全球霸权的最大挑战。开始不断进行骚扰打击,以期遏制中国的上升势头。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20)

2016年,美国迎来他们的第45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特朗普自上台以来便奉行贯彻对华强硬策略,通过贸易战、提高关税等经济手段不断针对、打压中国,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

但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进入21世纪,国内科技发展神速,相关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包括太空探索在内的最尖端前沿科技,中国都走在了世界最前列。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21)

美国预计国际空间站将在2031年坠毁,到那时,中国的“天宫”就将成为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这只是中美科技争锋的一个微小缩影。

尼克松临终前,对访华这一决定表现出了深深地后悔。他自称自己解开了“科学怪兽”的枷锁,导致美国如今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

事实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来往从来只看利益。无论是“亲中”亦或是“反中”,美国选择的都是对于自身利益最大的策略,而非出于其他因素。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22)

但尼克松有一点错了:固然他的对华策略让中国的崛起得到了不小的帮助。但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事在人为。

如果中国人不够机敏,就抓不住发展自身的机会,如果不够努力,就不会迎来如此长远地发展。中国的崛起,从来不靠什么他人的恩赐,而是靠着亿万万劳动人民的手,一点一点地搭建起来的。

1972尼克松为什么访华(尼克松临终前谈起中美建交)(23)

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兴盛,是历史的必然,尼克松访华或许加速推进了这个过程,但它的核心源动力,永远只来自于中国人民勤劳的汗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