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版的潜伏解析 炒米版潜伏续贵人相助

炒米版《潜伏》结局猜想,增删修订版第11集,共30集。全文2356字,阅读预计8分钟。

1988年年底,当余则成在台北南港区的一家五金公司,再次见到了陈情令的时候,他虽才步入中年,但两鬓已经斑白。

这个岛内曾经最大帮派的话事人,刚因为建丰同志逝世百日特赦,捡回了一条命。但是面临帮派转型,以及兄弟们日后的营生,这些现实问题。

炒米版的潜伏解析 炒米版潜伏续贵人相助(1)

这让余则成不禁唏嘘不已。回想1957年底,陈情令第一次单独进入八仙山林场找到自己的样子。但谁也没料到,陈情令的帮会帝国,从这里开始。

陈情令当时一直替龙二跑腿,经常以送工具以及各类农场缺乏的生活用品的方式进山。他为了让余则成更多接触外界信息,会刻意地用一些近期的报纸来包裹各种物品。

事实上,他比想象中的还要通透,谋事细密、做事果断、心狠手辣,从不拖泥带水,尤其是攻心之术,令人胆寒。

一个冷酷的眼神,一句“恭喜发财”,让那个“投诚”的中校副师长差点得了精神病,然而这才刚刚开始。

1958年,先后发生的三件事情,让老头子暴怒,下令枪毙了他自己亲自立起来的榜样。

第一件事情,一个被派到大陆的军统女特工,在失联一年零九个月之后,发回密电称“1957年12月份投台的中校副师长是间谍、是来诈降的。”

第二件事情,10月份金门被炮击,同时期台湾的各大报纸出现了以那个中校副师长名义的长文,如《和平之路》、《谈共产主义社会》等等一系列文章;

第三件事情,宪兵202团台北车站分队告密那个“投诚”中校副师长胁迫战士于10月30日叛逃。

实际上当郭组长提审这个中校副师长的时候,发现他已经近乎精神病状态,很快意识到这事情背后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岛内的“活阎王”,曾经在岛内大开杀戒,老郑背叛期间,超过2000多名同志死于他的手下,这个中校副师长是不是真叛徒,他内心清楚得很。

但是他知道老头子已经暴怒了,比承受不了失败更糟糕的是老头子更承受不了丢面子,所以并没有提出异议,他虽然受宠,但还没资格触那种霉头。

炒米版的潜伏解析 炒米版潜伏续贵人相助(2)

然而对于这件事情,背后那个在台中八仙山林场的林农已经在内心在推演了几十乃至上百遍。

余则成在确认对方是叛徒之后,便断定对岸一定会有动作,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用反间计,但是这个反间计大概率会是失败的。

果然曾经失联一年零九个月的女特工突然发回了这样一个情报。但是按照原潜伏计划,她是没有义务来侦辨那个人,而且如何侦辨,这些都是问题。所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对面的离间计。

关键问题是这个离间计最失败的地方在于,它直接指明了这个中校副师长是真叛变,是想借刀杀人。

但这事郭组长不会去查,因为一查就会得罪整个外派系统,想想自己派出去的人被反利用,这就是失职,老头子一发火,甚至整个外派潜伏计划的经费都可能会断掉,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郭组长虽然不会去揭发,但是他也更加确定了这人是真叛变,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郭组长拼命要他去演讲的原因,因为这就已经是他价值最大化的地方了。

于是余则成很快通过陈情令祭出了真正的杀招。在金门被炮轰之际,以中校副师长的名义刊登了大量的促进两岸统一的文章,在这关键时刻,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电报的事情郭组长可以压下去,但是在岛内如此直接宣扬统一,老头子就不可能不知道这事,岛内的群众就不可能不关注。

紧接着就是最致命的杀招,宪兵202团台北火车站分队由于特殊岗位,可谓锅多功劳小。

当一个帮派小混混告诉他的帮众一个宪兵中士想不想发财的时候,这个中士犹豫了。小混混掏出报纸,难道这个功劳要让给别人吗?中士立刻秒懂。

这个宪兵中士将那个中校副师长捕获送到团部处理,最终获准特别晋升少尉,并且获奖金一万元,以及颁布了九等云麾勋章一枚,甚至整个202团团长及以下均获重奖。而这些都是拿那个叛徒中校副师长的命换来的。

对于这个操作,余则成内心五味杂陈。自己只是一个断线风筝,并没有除掉叛徒的任务。

可是陈情令从小打打杀杀,内心更没有什么主义,他又为何帮自己?

“我不是帮你,杀他因为他是叛徒。”陈情令冷冷地扔下一句话。

看着陈情令冷飕飕的眼神,作为一个旁观者,余则成意识到岛内情治以后再也没有什么主义了,一代新人换旧人,他们的眼中只有活着和利益。

因为残酷的生存环境,他天然地对叛徒保持着零容忍,这出自于自我保护。表面看起来陈情令帮助余则成出于此类的恻隐之心。

但实际上,陈情令的最真实目的是他并不希望余则成和任何其他人取得联系,从而节外生枝,对他和他的帮派产生威胁。

对余则成的控制,可以紧紧绑牢吴敬中,在戒严时期,只有绑牢吴敬中这类情治部门大佬,才能得到自身安全和发展。所以那个中校副师长究竟是不是叛徒,对于陈情令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能知道余则成的存在。

这一点龙二远远不及这个15岁的男孩。因此帮派的未来必然在这个陈情令身上,而不是龙二这类老派人物身上。但是前途漫漫,必然是曲折和坎坷的。

郭组长对中校副师长的案子中出现的情况,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点破,但是凭着敏锐的嗅觉,他意识到岛内有组织在幕后操纵整个事情。

1959年,陈情令进山跟余则成道别,因为他考入了淡江英语专科学校,而这一年这所私立学校刚刚完成了淡江文理学院的更名。陈情令这是退出江湖了么?

显然事情没那么简单。1962年,一场席卷整个岛内各帮各派的风暴,即将来临。

经过郭组长3年的谋划,吴敬中开始负责收网了,当时岛内的第一大帮派“四海帮”一夜之间被强制解散,大量会众被捕,并被重点监控,帮会的大量公司、企业被强制没收,帮会的地盘遭到了其他帮派疯抢。

炒米版的潜伏解析 炒米版潜伏续贵人相助(3)

而这3年里,吴敬中便将这个由岛内大学生与政党人士的子弟组成的帮派的组织体系摸清了,而且吃得很深,这个时间点和男孩上学的时间点不谋而合。

当陈情令再次出现的时候,他只用了6年,最终按照自己对帮会的理解,重新编组了这个帮派,并且成为了总堂主,这一年陈情令25岁。

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这个按照八旗模式编制制度,通过公司规模化运营的方式,逐步发展得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岛内第一大帮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