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未来的教育(南阳市十九中开启)

南阳市未来的教育(南阳市十九中开启)(1)

南阳观察记者 李文超 刁良梓 本报通讯员 赵文朝 刘学兵

“喜报:热烈庆贺南阳市十九中2016年中招实现历史性突破!上一中预估线60人!与往年同比增长500%!增长率居全市第一!上一、二、五、八中预估线300人!感谢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感谢坚持新课改,感谢‘三标高快课堂’!”

近日,这样一条微信刷爆了众多南阳学生家长的朋友圈。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南阳市十九中“三标高快课堂”第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早在一年前,伴随着课改的步步深入,十九中“三标高快课堂”就已成了南阳教育界的聚光点。

80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宽敞整洁的餐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十万余册的图书馆、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干净整洁的花园式学校……7月7日,带着对“三标高快课堂”的好奇,记者来到南阳市十九中,揭开南阳市十九中“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的神秘面纱。

〓从提升品位到塑造品牌的探索〓

南阳市第十九中学位于南阳市城区独山大道中段,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流动性大,而且多数学生学习习惯和文化素养与中心城区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201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秉承“促学校内涵发展,办家长满意学校”的理念,确立了《南阳市十九中2011—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奏响了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品牌的主旋律。从2011年开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学生人数也由原来的不足千人增至现在的2900多人。学校的品位在提升,但制约学校品牌建设的质量“瓶颈”依然存在。突破瓶颈,才能实现跨越。

2014年秋期,借助于全市课改工作现场会西峡会议的东风,南阳市十九中确定把“学导练评”教学法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法在全校推行,但未取得明显效果。2015年秋期经多方面考察和论证,并经宛城区教体局批准,南阳市十九中与海南省《新教育》期刊社新教育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拉开了学校品牌建设的序幕。

海教社专家团队入驻学校,“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理念以其独特、鲜明的魅力迅速在全体师生中引起共鸣,在此理念下提炼出的简单易行的“三标高快课堂”迅速在全校推广。课改工作向纵深推进。全体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空前高涨,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蔚然成风。

“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从个体出发,帮助个体实现人生价值,化平凡为奇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绽放。”南阳市十九中校长孙剑波也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心:打造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学校品牌,必须走课改之路!

南阳市未来的教育(南阳市十九中开启)(2)

〓高效快乐、自主学习、健康成长的新课堂〓

学生走上教师的舞台,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南阳市十九中以“三标、高快”为特色的新课堂,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新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出击。

每节课上课前,老师会根据教学计划“设置目标”;为“达成目标”,小组内合作,学生之间自主学习、相互帮扶、相互点评,老师穿插点拨、激励,或参与小组讨论。“反馈目标”即进行展示点评,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用讲课、演讲、绘画、实验、表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或老师作出必要的点评。

从课前高唱《三标课堂自主歌》,到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对子帮扶,小组合作,“三标课堂”给了胆小的学生以勇气与信心,给迷茫的学生以目标与方向,给孤单的学生以温暖与关爱、追求与梦想。

七年级的黄朋青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个互助互爱的故事:毕明增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导致性格内向自卑,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下游。自从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又好的王星博与毕明增成为同桌结成对子之后,王星博不仅在学习上帮助毕明增,还经常鼓励他。在王星博的帮助下,毕明增不仅在成绩上驶入“快车道”,性格也渐渐开朗自信起来,也经常主动去帮助别的同学。

“每个学生都是上天赐予的宝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激励和肯定,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孤单。”黄朋清老师说,“让学生相互帮扶,学会感恩,激励大家做最好的自己,才是课改的真正目的。”

从个体出发的新课堂在让学生从个体出发找到自信,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的同时,也让老师重新找到了荣光和尊严。

在南阳市十九中的课堂上,老师由过去的“传道者”变成了“解惑者”,只有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才“闪亮登场”。这也让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从讲台上走入学生中间,去接触每一个个体,融洽了师生关系。“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成为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灯塔,引领着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七年级班主任刘凯说。

南阳市未来的教育(南阳市十九中开启)(3)

〓创新学校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优质个体

“每一个教育的历程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新文化,需要培养‘体质情创和’全面发展的优质个体。”南阳市第十九中学副校长张宏伟说。

南阳市十九中学以“厚德博学”为校训,全校上下积极创设属于自己的个体文化。从“拼搏进取,努力奋斗”的“己文化”,“我心远航”的“组文化”,到“NO.1”为代表的“班级文化”,还有“教研组文化”等,一面面文化墙在南阳市十九中的教室和走廊里展示了出来,从个体出发的新教育文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每个班级的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徽和组训,每个组员都有严密的分工。每个学习小组都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培养了协调、组织、合作、应变、决策的能力。他们自编导案、自编试题、自主管理、自主成长,他们的自主态度、自主能力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

在南阳市第十九中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文化教育不断引领着学生走向更加完善的个体。孩子们走出了课本,走出了教室,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区。用自己在学校受到的文化熏陶,影响着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新教育文化建设也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崭新的课堂文化使教师从繁忙的“备、讲、辅、批”中解脱出来,轻松愉快地与学生共享着“做最好的自己”的快乐。“现在我们的老师一个个精神饱满,都觉得自己充满了奋斗的激情和力量,像我这样年纪大点的老师也觉得焕发了新的活力。”南阳市十九中工会副主席柳万聚说。

创新校园文化,从个体出发的新面貌教师例会,成了老师们积极参加的快乐活动。在例会上,教研组轮流选派主持人,在不同的板块展示课堂上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展示才艺,与同事们探讨新闻时事,走向课改最前沿,多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新面貌教师例会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

南阳市未来的教育(南阳市十九中开启)(4)

〓依托课改,突破“瓶颈”,全面提升质量〓

如果说传统教育的课堂是步行的话,那么南阳市十九中的“三标高快课堂”就像是高速行驶的动车,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享受着成长的快乐与幸福,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的课堂。南阳市十九中2016年中招成绩是最有力的证明!真正体现了“高分是高快做人的副产品”。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先后获得了“河南省卓越家长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防空示范学校”、“南阳市文明单位”、“南阳市绿色学校”、“南阳市五四红旗团委”、“宛城区中招质量评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南阳市十九中为每一个孩子搭建了坚实的人生舞台,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绽放,让不同的个体成为快乐的自己、智慧的自己、最好的自己,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文化教育中得到人性的升华,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信、自强、自立,让生命的画卷浓墨重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