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技术思考与实践(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绝对趋势)

(文章转载自知乎@溪亭日暮)

2022年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有哪些看点?

说个重要的看点:“云原生”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绝对趋势,和商业增长的核心曲线。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有着不同的意义。

会前提问,是隐藏了一个普遍的困惑:科技大厂通过各种技术峰会“炫技”,我们应该如何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峰会中,选择一个最值得看的。

会后提问,则更有意思:它相当于一次开卷考试,参考资料尽数摆在面前,看谁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在我看来,2022年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的亮点是分别从战略和技术角度,回答了亚马逊云科技如何不断探索云技术的边界,赋能企业探路业务及支持可持续的、有社会意义的探索的问题,答案就是云原生。

一、云时代的基石:云原生数据战略

所谓“应用因云而生”,云原生让应用原生被设计为在云上以最佳方式运行,是一系列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的融合,它充分发挥了云的优势,是上云的最短路径。最近我正好和云团队的同事做协同项目,期间聊起云原生,发现大家对它的理解多少都有些不同,有点像是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恰恰体现了云原生的一个基础内涵:

云原生是一种技术思想,而非技术标准。

云原生的英文是个组合词:Cloud Native,其中云Cloud是指应用运行在云端,而非传统的数据中心;原生Native,则代表软件的开发设计考虑的就是在云端运行。云原生构建应用简便快捷,部署轻松,运行应用按需伸缩,称得上是对老程序员的降维打击——因为整套环境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了。所以和团队的同事探讨云原生的时候,大家都说,如果抱着传统Web框架当祖传手艺,那就相当于骨折去看大夫,医生放着医学影像不用,非要给你摸骨。从应用部署的效率来说,云原生吊打传统IT模式,也实在是太容易了。

实际上,推动云原生数据库,就是“利其器”的过程。充分地利用云基础设施来解决超大规模数据集的获取、管理、存储和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降本增效,从而依靠数据驱动商业。

数据驱动商业发展。作为核心资产之一,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数据,在宏观上可以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和转换之后变成企业运行的各类指标,企业决策者就根据这些指标来调整整个企业的经营方向。这就是数据时代的底层商业逻辑。

当企业的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后,势必难以协调业务之间的耦合、指数级的数据、甚至无法分配底层的存储计算资源。因此,企业需要一套高扩展性、易用性、迭代快速、成本低廉的数据库架构,云原生数据库应运而生。

云原生技术思考与实践(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绝对趋势)(1)

基于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经验,亚马逊云科技总结了一套云原生数据平台战略,依靠3个支柱和1个基石,推动数据库走入云原生时代,为不同应用场景构建专门的数据库。

云原生技术思考与实践(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绝对趋势)(2)

这三个支柱分别是:云原生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一体化融合和数据驱动智能创新。一个基石则是指数据安全与数据治理。

首先,采用云原生的数据基础设施,存储和处理数据,帮助企业应对数据增长带来的平台成本以及引入适合的新技术。这是因为,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各项服务之间相互独立,个别服务的更新不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此外,加上云原生的研发测试和运维工具高度自动化,也就可以实现更加敏捷的更新与迭代

其次,亚马逊云科技使用智能湖仓架构打破数据孤岛,可以更块地实现数据一体化融合的分析,帮助企业发现数据的价值。众所周知,云原生数据库的计算节点部署在云端,此时的数据库就相当于一个大池子,而不是独立的“水井”,因此,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从多前端访问,更快地对数据进行调取和分析。

云原生技术思考与实践(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绝对趋势)(3)

最后,数据驱动智能创新,依靠云原生数据库可以快速地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帮助企业重塑创新引擎。

亚马逊科技3 1的云原生数据战略,是客户数据平台建设的指南针,亚马逊自己的16年云原生数据库探索之旅,从当初的Dynamo DB,再到如今依靠智能湖仓2.0,从小处着眼,通过垒起云时代的基石和云梯,真正实现了应用原生的模块化、可观测性、可部署性、可测试性、可处理性和可替换性。

二、云科技的指挥棒:连中外、襄百业、携伙伴、促绿色

大会发布的战略性举措,字面上虽没有直接提及“科技”二字,但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绝非凭空而来,而恰恰是听从战略举措的发令枪,狂奔向前。这也是为什么大到国家政体,小到单位公司,都会有五年规划和三年规划。

  • 连中外

本届峰会以【探路者】为核心。

何为探路者?无论是亚马逊云科技16年前孤身创立云计算,还是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不断地探索新业务和新模式,走那些业内从末涉足的路径,这些都是探路者的行为。

探路者不是游戏规则的遵守者,而是改变和创造规则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探路者,他们类似于【摆渡人】,通过自身掌握的资源,致力于帮更多人找到前行的道路。而亚马逊云科技的“连中外”,恰恰与这一类探路者不谋而合,致力于成为全球化拓展的技术桥梁。

一方面,针对中国出海企业,亚马逊云科技通过覆盖全球的基础设施,引领行业的安全合规理念和实践,丰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物联网等云服务,以及亚马逊的全球业务体系,帮助他们快速拓展全球业务布局。另一方面,通过全球一致的技术架构,本地安全合规能力和经验等为跨国企业植根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加速其在华业务的创新和转型。

  • 襄百业

襄者,成也。

襄百业,用咱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科技赋能各行各业。

云原生技术思考与实践(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绝对趋势)(4)

襄百业这个战略一出,可见亚马逊云科技的野心不小。包括金融、制造、汽车、零售快消、医疗与生命科学、教育、游戏、媒体与娱乐、电商、能源与电力在内的重点行业,都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布局之内。

  • 携伙伴

如果襄百业是从行业角度建设完整的生态系统,那携伙伴把路走得就更宽了。

从合作伙伴技术及服务客户能力提升、行业解决方案开发、新地域业务开拓三个方面,实现合作伙伴网络全类型、全行业、全地域的覆盖。

为此,亚马逊云科技还推出了 ISV 全成长路径,提供技术支持业务伙伴加速产品 SaaS 化、服务专业化;通过销售资源、亚马逊云科技 Marketplace 以及亚马逊创新文化,助力合作伙伴打造业务增长飞轮;利用亚马逊独有的全球资源和支持,助力合作伙伴出海,加强对全球客户的触达。

  • 促绿色

最近网络上最热闹的梗就是王宝钏剜野菜(说到这儿,我就要批评一下王宝钏了,剜野菜要揪叶子,不能连根拔起。这样下去,山上的野菜都不长了呀)。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同时,也要在“可持续发展”上大胆探索。

云原生技术思考与实践(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绝对趋势)(5)

促绿色的意义就是帮助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比如,亚马逊云科技免费的碳足迹工具“Carbon Footprint Tool”,以可初化的方式展示历史碳排放量,估算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替代本地数据中心减少的碳排放量,并且能够根据当前用量预估未来的碳排放量。

三、云技术的善意:通过人才实现技术的普惠

亚马逊云科技一直以来,都在助力初创企业发展成长以及人才培养,实现技术普惠。其中,我最关注的,也是与我最息息相关的就是教育。

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与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新趋势、新产品相比,或许并不吸引人。但是对于技术变革而言,技术普及的能力与技术迭代能力同样重要。而其中技术普及的能力边界,则在于人才培养

云原生技术思考与实践(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绝对趋势)(6)

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的人才培养有两个两点:规模大、赛事强。

目前在中国已经有超过 70万人受益于亚马逊云科技人才培养和实践项目。而为了激发大众对机器学习的兴趣,亚马逊云科技在本届峰会期间还吸引了 4936 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赛车手共同参与 Amazon DeepRacer 自动驾驶比赛,并成功刷新了 “最大规模的机器学习竞赛” 吉尼斯世界纪录。

或许,这是科技公司可以思考的一点,如何利用技术优势赋能人才培养。毕竟,“人”才是未来技术进步的核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