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时期有大人这个称呼吗(曹魏时期的婚俗)

曹魏时期有大人这个称呼吗(曹魏时期的婚俗)(1)

曹魏时期的婚俗、葬礼、称谓,许昌的你知道几个?‖老家许昌

文‖曹魏言

图‖徒手逍遥(手机摄影)

婚俗

婚俗,指人们在婚姻方面积久成习的行为方式,它具有普遍和相对稳定的特点。曹魏时期,婚俗在婚龄、联姻对象、血缘关系、人伦关系、物质要求等方面都表现出其特点。早婚、幼童婚、近亲婚在魏晋时期是一种带普遍性的习俗。

拜时婚又叫拜时,是在非常时期流行的一种婚俗,即新娘拜见公婆后就算成婚。曹魏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便出现了拜时这种草率成婚的习俗。

婚礼是用一种轻纱盖在新娘子的头上,到了夫家,新郎揭去轻纱,拜见双亲即成婚。这种习俗可能源于民间,后来逐渐流行于全社会。

曹魏时期有大人这个称呼吗(曹魏时期的婚俗)(2)

葬礼

葬礼是古代凶礼的一部分。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一套繁琐的丧葬礼仪,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都有专门记载。

曹魏时期的礼仪同古礼比较,基本上依古礼而行。但它不是事事都符合古礼,有时甚至有悖古礼现象。归乡葬和夫妻合葬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

曹魏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口流动频繁的时期,客死他乡之事因人口流动也屡屡出现,因此人们思乡的情感表现得特别强烈,归乡葬因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现象。

提倡薄葬,即减少随葬物品,简办丧事,是曹魏时期葬礼的一个突出特点。

曹魏时期薄葬之风的先导者,当首推魏武帝曹操。早在建安十年(205年),就“令民不得复私仇,禁厚葬,皆一之于法”(《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为禁厚葬,曹操自己率先身体力行。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六月,曹操为自己选定葬所,并下令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操《终令》)

据《三国志》记载,魏武帝曹操临终前安排后事时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在《题识送终衣奁》一文中,曹操也说:“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

曹操贵为魏王,临死连衣服都不让换,更不要随葬物品,不许文臣武将“擅离职守”隆重办丧,不仅表现了曹操以国家为重的博大胸襟,而且也充分显示了当时薄葬习俗的流行。

在这一点上,魏文帝曹丕也效法其父,倡薄葬之风。鉴于汉代帝王陵墓被盗的教训,曹丕对自己后事的安排是,一要使陵墓隐蔽,二要薄葬。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死,“葬首阳陵,自殡及葬,皆以终制从事”。曹操、曹丕的率行薄葬,对皇族的丧葬风俗起到了很大的约束作用。

称谓

称谓,一般是指人的名称以及口头或书面上对名称的称呼。包括姓名称谓、亲属称谓等。称谓可以固定人类社会的宗法、等级关系,也可以反映人的尊卑贵贱及其他特殊情感。因此,称谓和社会的宗法制度、政治思潮、风土民俗等都有关系。

曹魏时期战争频繁,政局不稳,传统礼法对人们思想行为的约束力也相应减弱。

外公外婆叫“魏公魏婆”

汉献帝和曹皇后(曹操的二女儿曹节)所生的儿女应叫曹操为外祖父。因曹操被封为魏公,所以焦作民间效仿曹节儿女的叫法,把外祖父呼成“魏公”,把外祖母呼成“魏婆”,蔚然成俗,一直流行到如今。

称父亲为“大”,称母亲为“美”

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后,山阳(今焦作)的老百姓改称皇上刘协为“大人”,改称皇后曹节为“美人”,尊他俩为父母,简呼其为“大”“美”。久而久之,民间通呼,尊父亲为“大”(三声),尊母亲为“美”(四声)。直到今天,焦作农村五十岁以上的儿女称呼父母为“大”和“美”的,仍然比比皆是。

称生父“伯”“叔”“几大”

东汉末年,废立皇帝不断,皇族孩子因其父被杀而受牵连被害者屡见不鲜。汉献帝贬居后,为了子孙不再遭受其害,有意对外界混淆同辈孩子的父母是何人,让孩子称亲生父亲为“伯”、“叔”或“几大”。

例如,父亲弟兄三个,孩子的亲生父亲排行老二,孩子则称老大为“伯”,老二为二叔,老三为三叔。孩子或称老大为“大”,老二为“二大”,老三为“三大”,以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后来,民间感到此举有利于加强家族团结,密切子侄辈对父辈的情感,就纷纷效仿,由此形成了这个民俗。

曹魏时期有大人这个称呼吗(曹魏时期的婚俗)(3)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徒手逍遥先生提供,版权归徒手逍遥先生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