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问题》这篇短文,就是说明和发挥辩证法的核心 即对立统一规律的。这是贯串全文始终的一个中心。但是,短文 的前半部分,即第一至十二段,对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和在辩证法体系中的作用,地位,则作了直接地和集中地阐述,提出了许 多重要的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

《问题》的第一段,列宁就开门见山地说:“统一物之分为 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是指统一体中存在着两个“矛盾着的部分,”或者相互矛盾的对立面存在于统一体中。这就是辩证法讲的矛盾或对立统一,也就是列宁作为辩证法的核心的对立面的统一。

辩证法的实质”是指辩证法的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 辩证法是揭示宇宙最一般的性质和规律的,但是,辩证法的范畴和命题并不都是并列和同等的,而是有着不同的层次和级别的。 其中有的是基本的和主要的,有的是非基本的和次要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类似于决定和被决定、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

而辩证法的实质,就是最根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最主要、 最本质的范畴和命题。列宁在肯定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之 后,在括号中指出:“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

这说明,列宁还在考虑如何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恰当地规定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尽管这里列宁还在斟酌,我们仍然可以从这种步步加码的趋势中看出,列宁是强调对立统一 规律的特殊重要性的。而这里所谓的“实质”也就是最主要、最本质的特征,或者说是最根本的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

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客观辩证法的正确反映。 客观辩证法表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质就是矛盾,列宁指出: “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因此,科学地揭示“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的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或学说,自然就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客观辩证法还表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而互动、变化和发展的本质也正是矛盾。

列宁说,“运动是(时间如空间的)不间断性与(时间和空间的)间断性的统一,运动是矛盾,是矛盾的统一。”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都是以它本身的矛盾作为内在动力和实在内容的,没有矛盾也就没有运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和学说,正确地揭示了客观辩证法的矛盾运动,因而它必然成为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或实 质。列宁又说:“这里也有辩证法的本质。对立面的统一、同一 这个公式正是表现着这个本质。

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认识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这是指的客观世界的普遍性质和规律;“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这是指的认识过程必须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指导, 对立统一规律也是认识过程的普遍性质和规律。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实质的表述,一方面说明了世界观和认识论、辩证法和认识论 的一致,客观的辩证法决定人们认识的辩证法,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的辩证过程的最根本、最本质的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3)

列宁在《问题》中明确肯定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这就深刻地说明了为什么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对立面的统一之所以成为辩证法的核心,其根本原因和根据就在于它本身是辩证法的实质。

核心和实质是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核心”主要是就一个整体或体系中各个部分的关系而言的,无论是事物的有机结构和学说的完整体系,它的每一个部分在整体的联系中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处于一定的地位,而处于中心地位和领导(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或核心部分。

实质”主要是就事物和学说的总体内容而言的,无论是客观事物和理论学说,凡是能说明它的最根本的性质和最主要的特征的,就可以说是它的实质。这种实质是贯串于事物整体和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的。由于对立统一是辩证法最根本的性质和最主要的特征,它贯串于辩证法内容各方面,所以我们在建立和表述唯物辩证法 的体系时,它必然处于核心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可见,列宁关 于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的规定,是对他关于对立统一是辩证 法核心的思想的论证,说明和深刻发挥。

毛主席的《矛盾论》,根据列宁的《问题》中的这一思想, 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明确地把对立统一称为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规律,进一步说明和发挥了列宁的思想。《矛盾论》 中引用和转述列宁的论述共有十四处,其中一半就引自《问题》 这篇短文。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4)

列宁关于辩证法实质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史的总结

列宁规定了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之后,接着就指出:“黑格尔也正是这样提问题的”。并在第一段的二个括号中指出要参看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关于这方面的观点。这就表明,列宁关于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这个结论,是考察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辩证法思想家的哲学,批判地继承他们的合理思想而得出的。

事实上,列宁的《问题》正是在研究黑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时写下的;《问题》中关于辩证法实质的思想,也正是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概括无产阶级的革命经验和这些实践对哲学的检验, 总结人类认识发展的优秀成果而产生的科学结论。

首先,在《问 题》中就明确指出:“参看拉萨尔所著《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第3篇(《论认识》)开头所引用的斐洛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一 段话”。这段斐格的引文,列宁在赫拉克利特哲学摘要中也作摘录:“因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为两半 时,这两个对立面就显露出来了。用古希腊人的话来说,他们的伟大而光荣的赫拉克利特不就是把这个原理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并作为一个新的发现而引以自豪吗?”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5)

这段引文说明,早在二千五百年前,赫拉克利特就已经把对立统一作为自己辩证法哲学的中心了。尽管他的辩证法还是原始、素朴、直观的, 但是他第一次明白地表述了辩证法世界观,“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世界的基本规律是‘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问题》中提出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就是直接借鉴赫拉克 利特把对立统一作为哲学的中心和把对立面转化作为基本规律 的。

其次,列宁在提出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时又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经常在这周围兜圈子,并跟赫拉克利特即跟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作斗争。”亚里士多德系统地阐明了形式逻辑,但他有时夸大了形式逻辑的作用,他认为:“同样属性在同一情况下不能同时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主题”这个形式逻 辑的矛盾律,是最确实、最可说是不证自明的原理,他从这一立场出发批判辩证家。

他说:“传闻赫拉克利特曾说‘同样的事物可以为是亦可以为非是’,这是任何人所不能置信的。”“我们现在认为任何事物不可能在同时既是而又非是,并且认为这原理能自明为一切原理中最是无可争论的原理。”这样,他就从形式逻辑走上了形而上学。但是亚里士多德又是主张运动变化的,他反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于是他就陷入了二难境地。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实质(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6)

亚里士多德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和说明变化, 他提出了现实和潜能这对范畴。他说:“同一事物在潜能中可以同时涵有一个对成的两端,但在实现时,就不能再涵有两端 了。”由于潜能可以涵有矛盾的两端, 因而潜能和现实也就可以成为相互矛盾的两端。而所谓变化也就是潜能变为现实。

这样,亚里士多德就用现实和潜能的对立统 一取代了赫拉克利特的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统一,他反对现实事物中存在与非存在的同一,却说明了事物在潜能中存在与非存在 的同一。这就是列宁讲的,他“没有掌握辩证法”,但又“到处显露出辩证法的活的萌芽和探索。”他反对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 一,但又探讨了现实与潜能的对立统一以及其他一些矛盾的范畴,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经常在对立统一周围“兜圈子”。

围绕着它在不断地提出、寻求和探索辩证法的问题。可见,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实质的结论,也是吸取了亚里士多德这种“兜圈子”的经验教训的,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活的萌芽和探索”中的精华的。最后,列宁《哲学笔记》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和批判地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是辩证法实质的命题,就是这种 研究和改造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在《逻辑学》摘要中列宁十分重视黑格尔关于矛盾是事物本质和运动根源的思想,在《哲学 史讲演录》摘要中也十分重视黑格尔关于“在对象的本质中发现 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的思想。可见,黑格尔的辩证法实际上是把对立统一或矛盾作为实质的。所以,列宁在《问题》中指出:“黑格尔也正是这样 提问题的。”

总之,从列宁在《问题》中提及这三位辩证法家,以及《哲学笔记》中对这三人的辩证法思想进行研究这两个事实说明,列宁关于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的结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吸取了从古到今的辩证法家的合理思想的,是人类认识史的总结。当然,列宁对历史优秀遗产的吸取,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革命地 改造和批判地继承,是推陈出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