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六大误区(关于鸡蛋的那些事儿)

鸡蛋便宜又营养,是很多人必备的早餐之一。然而,关于是否能每天吃鸡蛋,吃多少鸡蛋合适,每种鸡蛋营养价值的是否有差异等问题众说纷纭。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每天吃鸡蛋,真的健康吗?

2018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团队发表在《心脏》(Heart)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

通过对近50万人进行平均8.9年的随访,发现每天吃一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全蛋的蛋白质吸收利用率甚至比牛奶、肉类更高。另外,鸡蛋中的卵磷脂、卵黄素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作用。

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营养品,鸡蛋可以说是最实惠的补品。

鸡蛋的六大误区(关于鸡蛋的那些事儿)(1)

二、一天不能吃超过一颗鸡蛋吗?

很多人担心鸡蛋中胆固醇含量太高,每天只能吃一个鸡蛋。其实没必要,人体血中胆固醇80%~90%是人体自身肝脏合成的,只有10%~20%来自食物。

食物中的胆固醇与人体血胆固醇有关系, 但是大部分关系是源于与胆固醇共存的饱和脂肪,而鸡蛋恰好就是胆固醇高而饱和脂肪低的食物,所以鸡蛋对血液的胆固醇升高几乎没有不良影响。

身体健康的人一天可以吃1~2颗蛋,偶尔超标也没关系。

三、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蛋白中只有蛋白质,蛋白质本身的利用率低于牛奶和肉类只有全蛋的蛋白质利用率最高,蛋黄中除了蛋白质,还有必需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锌以及胆碱、甜菜碱、叶黄素等等营养成分,所以,蛋黄才是鸡蛋中的精华。

鸡蛋的六大误区(关于鸡蛋的那些事儿)(2)

四、土鸡蛋比洋鸡蛋营养价值高?

人们通常把在农家自然环境中的散养鸡所生的蛋称为土鸡蛋,或称为柴鸡蛋、笨鸡蛋;而养鸡场生产的鸡蛋被称作"洋鸡蛋",有人认为,土鸡蛋比洋鸡蛋营养价值高,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洋鸡蛋的蛋黄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比土鸡蛋低很多,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养鸡场里的鸡所吃的饲料都是经过科学配比的,营养素含量全面均衡,和土鸡蛋营养价值差不多,甚至洋鸡蛋中的铁、钙、镁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都高于土鸡蛋

五、蛋壳颜色不一样,营养价值不一样?

用蛋壳颜色判断鸡蛋营养是一个低级错误。蛋壳颜色主要是一种称为原卟啉(又称卵卟啉)的色素决定的,母鸡合成原卟啉的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但是颜色并不决定鸡蛋营养高低。

鸡蛋的六大误区(关于鸡蛋的那些事儿)(3)

六、吃鸡蛋要吃半熟的?

半生不熟的鸡蛋不仅营养不如全熟蛋,而且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首先,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不容易被消化吸收,煮熟的鸡蛋蛋白质的结构松软,更容易被人体消化。

更重要的是,食用生鸡蛋容易发生食物中毒。比如著名的沙门氏杆菌就是生鸡蛋最常见的致病菌污染物,大约有1%的鸡蛋会带有这种致病菌,它会造成严重的食物中毒反应。

七、减肥不能吃鸡蛋?

减肥是可以吃的。鸡蛋比面包、馒头等更扛饿。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能为人体持续平稳提供能量,饱腹感更强。研究显示,早餐吃鸡蛋的人,比吃饼的人更容易减轻体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