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上海工技大杨浦职校

学校该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如何加快创新性技能人才培养?

如何更好地适应?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10月28日,世界技能大会特别会举行国内研讨会,国内技能培训界代表围绕“终身学习和技能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上海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上海工技大杨浦职校(1)

上海工技大:培养学生“5 7”核心能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特色的地方技术应用型大学,长期致力于服务上海社会经济事业发展,享有很高美誉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上海)研究中心,也成功落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夏春明表示,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他认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能力的获取。为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近几年推进OBE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5 7”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上海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上海工技大杨浦职校(2)

5个 技术能力

工程知识能力:(如获取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开发解决能力、研究能力(技能型人才也需要这种能力,对测量实验结果进行总结)、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7种 综合素质培养

社会问题(如获取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团队合作、沟通表达、项目管理、终身学习

老师对学生的考核,重点也放在能力考核,而非知识型考核。

杨浦职校:到世赛舞台培养学生

在上海,有一所学校,连续三届有学生荣获世赛冠亚军,它就是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

杨浦职校紧贴上海地区产业结构发展,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模式,转化应用世赛先进标准,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

学校是如何进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注重世赛成果转化的呢?

上海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上海工技大杨浦职校(3)

校长卞建鸿坦言:

2010年,杨浦职校开始颠覆性改革。

首先是观念转变,培养师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我国是个制造业大国,要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要靠技能人才、技能培训。企业的生命力,来自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

转变观念,教师是关键,2010年开始,学校对专业结构和教材都进行了调整,老师不再仅仅围着黑板转,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世赛的舞台。

卞校长回忆道,2011年,杨浦职校学生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当时两眼一抹黑,靠拼体力,拿了一块优胜奖,回来就知道了该如何做,2015年,拿了一块银牌,2017年,拿到了一块金牌。他自豪地拍了拍坐在身边的第44届世赛汽车维修项目冠军杨山巍:“他就是我们学校的产品。”

上海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上海工技大杨浦职校(4)

从2013年开始,学校每年搞技能节,学生自己动手,喜欢做什么作品,就自己弄,培养动手能力。每次技能节,都请罗良、杨山巍、徐澳门这些世赛选手到学校来,用这些世赛冠亚军的榜样,激发学生对技能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这些学长,一代传一代,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其次是教学改革,教材要贴近市场,体现国际水平、先进工艺。

第三是瞄准国际水平,办学水平要高,视野要宽。

卞校长的育人观念,结出了硕果。杨山巍毕业后进入上汽集团后,不断学习,钻研车身无痕修复,还编写了教材。杨山巍说,他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技能大师、技能专家。

上海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上海工技大杨浦职校(5)

西门子:要终生学习保持成长心态

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什么?

作为世界技能组织全球合作伙伴的西门子,不仅为世赛提供赞助,而且不断加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协同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教育合作总监董丙武表示,进入新时代,企业对人才有更多的要求,制造型企业最需要人才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

上海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 上海工技大杨浦职校(6)

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应用到生产中:德国的“双元制”与中国的产教结合,使学生可以了解到企业怎么生产、运营,看到社会需要什么知识,激发学生为企业解决问题的热情。

主动学习新技术:现在知识迭代很快,数字技术对企业未来发展越来越重要,如机床加工,过去要试生产,而现在,按照图纸,进行虚拟生产,匹配工艺过程,节省了时间和材料,提升了生产力。

需要终生学习,保持成长心态:企业70-80%的创新,来自基层工程师,对产品不断改进,将支撑企业更好发展。这将有助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推进。


作者:《解放日报》世赛采访小组 黄银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