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妃传十世诗句(lt皇妃传gt)

熹妃传十世诗句(lt皇妃传gt)(1)

宋英宗赵曙的皇后高氏出身豪门,贤淑谦恭,很有修养,受英宗爱重。宋神宗赵顼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

高太后品行中正,史家司马光称她为“女中尧舜”,在历史上留下了英名。

高氏刚被立为皇后,英宗想为她弟弟高士林升官,她说,“士林已因我而做了官,再要升迁,未免过份。”坚决推辞了。

为太后时,朝廷举行殿试考举人,按前朝规矩,太后应同皇帝一起坐在那里主持考试,但是太后不肯。

神宗死后,大臣们请太后在文德殿接受宝册文书,太后推辞,说:“母后当国,非国之美事,文德殿是夫子正殿,岂能由妇人去坐?就在便殿行礼吧!”

她对自己的外家,管束甚严,儿子宋神宗几次想为她娘家营建豪华的府第,她都谢绝了。只是在开封城外要了一块空地,用她个人的私蓄营造府第。

高太后的母亲元宵节想进宫观灯,她也劝阻了,只是下令给母亲赏赐一点灯烛。以后宫中年年就按这个规矩去做。

太后的侄子高公绘和高公约,按规定可升到观察使的高位,但她竭力阻止。神宗再三坚持,她才允许让他们各升一级。

凡有人向太后进贡财物,她必拒绝,终身不取一文。

高氏很重视人才,大诗人苏轼前后屡遭贬黜,但他在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却很幸运。

宋神宗时,苏轼遭小人忌恨,摘取他诗中的“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等等语句,说都是讽刺新政,怨谤君父之词。

神宗听了小人谗言,下诏降旨。于是,刚被贬任湖州知州的苏轼被逮捕进京,关进大狱,人们都以为他必死无疑。

太后闻知,对神宗说:“文人吟诗,往往脱口而出,若罗织成罪,未免小题大作!”神宗唯唯受教,苏轼因此无恙。

苏轼接连升迁三次,拜为翰林学士,身负教育小皇帝的重任、高太后还常常召见他,一同商议国事。

苏轼不贪恋权位,忠于朝廷,常常秉笔直书,攻击弊政,揭露官场的不良习气,因此得罪一批小人。

有人弹劾苏轼,说他在文章中借题发挥,毁谤先帝,应治以重罪。

苏轼又面临下狱治罪的险境、一帮势利小人乘机挟私报复,落井下石。

高太后心中明白,临朝宣告:“我仔细读过苏轼的文章,并无讽刺先帝之意,不应加罪。”苏轼又一次保住职位。

1093年,太皇太后高氏重病在身,对守候在身边的哲宗赵煦说:“我一生公而忘私,死后请勿盛殓,免得辱我一生清白。”

几天后,高太后逝世,享年62岁,谥号“宣仁圣烈皇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