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黄飞鸿历史介绍(深读佛山典籍里的佛山)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泳(除署名外)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苑莹 刘颖颖 陈晓楠 羊晚拍客 黄佩莹 邹一轩 许卓琪

未识佛山,先知黄飞鸿。

黄飞鸿,作为如今中国最为家喻户晓的武术家之一,多年来经过无数的影视和文学作品的演绎塑造,早已从一个正史上并无过多记载的历史人物,变成全球华人心目中一代武学宗师的化身。佛山作为黄飞鸿故里,“佛山黄飞鸿”似乎也成为许多人口口相传的“固定搭配”,成为不少未曾到过广东、佛山的人对于佛山这座城市的“初概念”。

翻开历史的神秘面纱,真实的黄飞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在他死后的几十年间,会由一介默默无名的岭南武师,变为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本期《典籍里的佛山》,带你走进真实的黄飞鸿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广东佛山黄飞鸿历史介绍(深读佛山典籍里的佛山)(1)

位于佛山禅城的黄飞鸿纪念馆内的黄飞鸿铜像

年幼家境贫寒 跑江湖卖药习武

自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电影”问世以来,至今已有超过百部以他为绝对主角创作的影视作品。在这一层面而言,黄飞鸿是不折不扣的“银幕巨星”。而关于黄飞鸿生卒年月的具体时间,历来众说纷纭,目前至少有1847年、1850年以及1856年三种说法,前后差了近十年。

关于黄飞鸿的生平,大多都是坊间流传的江湖轶事,真实的信史却很少。随着“黄飞鸿电影”的横空出世,大量以其为原型的文学、影视作品开始风靡全球,共同造就如今真相与虚构相交汇的景象。据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名人》系列记载,黄飞鸿1847年生于南海区西樵山岭下禄舟村一间九桁瓦的贫困农家小屋。黄飞鸿祖父黄泰、父亲黄麟英都是当时岭南一带有名的“武林高手”。黄泰擅罗汉金钱镖,时人称之为“金钱泰”。而黄麟英师从南少林陆亚采学艺,习洪家拳,武艺精湛,乃南少林洪拳第四代传人,被称作“广东十虎”之一。

当时的学武之人,大多有两条出路。前者家庭条件好或能找到金主资助,就能开馆教人习武,成为混迹武行的“把头”;后者多为家庭条件一般,习武只为强身健体、免遭欺凌,也只能行走江湖,靠卖艺为生。家境贫寒的黄麒英属于后者。黄飞鸿出世时,其父黄麟英不得不常年在外跑江湖,卖膏丹丸散度日。

黄飞鸿幼时在乡里读了3年私塾,5岁即能诵诗文,口才很好,因家贫无力供学,后随父习武。12岁那年跟随父亲在广州、佛山一带卖武售药,那时的黄飞鸿以伶俐的口齿、有板有眼的功夫让卖药收益大增,家庭环境也日渐改善。据传,在一次献武卖药中,黄飞鸿曾经以四象标龙棍,战胜了当地知名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因此得到“少年英雄”的美誉。

相传,黄飞鸿13岁那年,与父亲在佛山卖武过程中,用药丸成功救助因林福成耍飞铊误伤的后生。为表谢意,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林福成向黄飞鸿传授了“铁线拳”“飞铊”等绝技。其中以飞铊堪称一绝,可在30步之外打穿埕底或打中埕中物件而不动埕口,更可以融入舞狮中的“采高青”,就算三四层楼高的“青”,从狮口“吐”出飞铊,也能将“青”顺利取下,博得满堂喝彩,这也成为日后黄飞鸿练就精湛舞狮技艺的良好基础。

广东佛山黄飞鸿历史介绍(深读佛山典籍里的佛山)(2)

黄飞鸿纪念馆

设武馆开医馆 乐善好施惠百姓

据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名人》系列记载,黄飞鸿16岁时开始移居广州,漂泊多年的走江湖卖武卖药生涯得以结束。当时铜、铁行工人集资为他在西关第七甫水脚边创设武馆,黄飞鸿向工人传授武艺作为报答。两年后,以拳术高超的黄飞鸿开始名声渐显,被“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聘为行中武术教练。

30岁那年(据传),黄飞鸿摇身一变,从“黄师傅”变为“黄老板”,在广州仁安街开起一家专治跌打的医馆,取名为“宝芝林”。相传医馆开业前,弟子伍铨萃作诗“宝剑腾霄汉,芝花遍上林”助兴,甚得黄飞鸿喜欢,便取两句诗所含“宝芝林”三字作为店名。

在经营医馆30多年的时间里,黄飞鸿成为一名合格的医者、一名合格的武术师傅。别人开医馆,都靠的是“祖传药方”,从不外传。而黄飞鸿卖跌打药时,从不私藏药方。黄飞鸿看到许多底层劳动者常在体力劳动中受些碰撞扭伤,严重者影响生计,便向社会公开跌打药酒泡浸的验方,张贴于宝芝林门口,让众人抄录药方回家依“方”炮制。其药方是:牛大力一两,千斤拔一两,半枫荷一两,宽筋藤一两,田七五钱,金耳环五钱,上好米酒一市斤半,泡浸15天即可使用。此药方功能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令广大底层苦力工人深受其惠。

在不少后世的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提到黄飞鸿曾经治愈了当时清朝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的脚疾,因而为刘永福所信任,后又任黑旗军的医官和军中教头;《马关条约》后随军赴台湾抗击日军,而后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但是,正史中从未记述过此事,刘永福相关传记中,未曾有记载关于黄飞鸿的相关事迹。

至于黄飞鸿真实的去世年份,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其逝世于1924年爆发的广州商团事变之后,但具体日期同样不可考。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伯廉在广州发动反革命武装暴乱。最后,广州商团被国民政府武力镇压。而在战乱中,黄飞鸿的宝芝林医馆不幸被烧毁。眼看一生的心血付诸一炬,黄飞鸿积劳成疾,药石无效,溘然长逝。

英雄的一生,传奇的一生,不可深考的一生。黄飞鸿所生活的清末民初时代,各种报纸杂志、档案资料行业已极为发达,但关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武师的一生,并没有过多的文字资料留下,甚至连生卒年份都无法确认。由此也不难看出,黄飞鸿在历史中的真实模样。

广东佛山黄飞鸿历史介绍(深读佛山典籍里的佛山)(3)

佛山西樵每年都会举办“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该赛也被誉为是南狮运动的“世界杯” 西樵宣办供图

逝世后为电影“大IP” 成为理想武术家化身

黄飞鸿因何名扬四海、闻名全球?究其背后缘由,离不开众多徒弟徒孙“大力加持”。其弟子林世荣本在广州以卖猪肉为生,人称“猪肉荣”,曾拜黄飞鸿为师,后到香港开设武馆,培养了众多弟子。林世荣武艺精湛,现仍存有亲自演示、弟子记录并加以文字解说出版的《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的三本拳谱,对后世影响较大。其中,《虎鹤双形拳》被收入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武术教材,成为后来国际武术比赛南拳项目评分的重要参考资料。

而真正让“黄飞鸿”这一形象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站在世人的闪光灯下的最大助力非林世荣的弟子朱愚斋莫属。朱愚斋出生于广州,后移居香港并拜于林世荣门下学武。朱愚斋读过私塾,颇通文墨,在黄飞鸿去世约十年后,开始于香港《工商晚报》上连载小说《黄飞鸿别传》,这也成为后续超百部“黄飞鸿电影”被创作演绎而出的基础。

据介绍,黄飞鸿与世长辞后,其妻莫桂兰在其弟子林世荣、邓秀琼等资助下,偕两名儿子移居香港。后来,莫桂兰也在香港重开宝芝林医馆和武馆授徒谋生,由于她为黄飞鸿第四位妻子,人们尊称她为“四婆”。莫桂兰后续也有担任“黄飞鸿电影”的特聘顾问,于1983年在香港去世。黄飞鸿有三个孙子,现一位在澳大利亚,两位长居香港,同南海西樵乡亲时有联系。如今,在南海西樵禄舟村,仍存有石锁和石墩各一具,据传为当时黄飞鸿少年时期在乡练武所用。

广东佛山黄飞鸿历史介绍(深读佛山典籍里的佛山)(4)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西樵宣办供图

广东佛山黄飞鸿历史介绍(深读佛山典籍里的佛山)(5)

每逢有节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前会有南派功夫、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项目 西樵宣办供图

为纪念这位武术大师,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于1998年在黄飞鸿故居附近的黄氏宗祠原址上建成了占地面积5.23亩的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馆内分设有黄飞鸿故居、黄飞鸿史迹陈列影视室、宝芝林堂、黄飞鸿公园等场所。每逢有节庆,馆前会有南派功夫、舞龙、舞狮等传统表演项目。2001年,佛山市文化局还在佛山祖庙旁建起黄飞鸿纪念馆,馆内以“佛山黄飞鸿”“电影黄飞鸿”“电视黄飞鸿”“小说黄飞鸿”等多个核心展区,通过190多件(套)藏品实物、近160组文照图片及多媒体形式等陈展手段,全方位展示了黄飞鸿富有传奇色彩的精彩一生。

如今,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黄飞鸿纪念馆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不少“飞鸿迷”们心目中的“朝圣地”。以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传奇人物而打造的“文化品牌”,也在持续推动佛山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黄飞鸿,从一个无名拳师到一代宗师,其背后有着历史发展、时代变迁的偶然性,是真正“时势造英雄”的产物,是当时整个“武林”“江湖”中广大开馆收徒的岭南武师的代表,也是拥有除暴安良、侠肝义胆、匡扶正义等诸多优秀品质的理想武术家的化身。

记者手记

过去遗忘了“黄飞鸿”现在需要“黄飞鸿”

提起黄飞鸿,两广地区上了岁数的人,浮现在脑海的应该是关德兴摊开双手准备迎敌的架势;80、90后想到的,应该是一脸英气、风度不凡的李连杰或者赵文卓;00后的想到的,或许是台湾小生彭于晏的俊朗模样。就连记者本人在外地偶遇旧时同窗、好友,提及目前在佛山谋生,得到的大多都是“黄飞鸿”“佛山无影脚”等回应。黄飞鸿在国人心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可见一斑;之于佛山这座城市,更是一张广为人知的“文化名片”。

正是这样一个连正史资料都没有过多记载、连一张真实的画像照片都难以寻找的人物,却因以其为绝对主角拍摄的过百部系列电影而被后世人知晓,甚至不少坊间故事也家喻户晓。人有生前行运,有死后行运,黄飞鸿即属于后一种。清末民初在广佛享盛名的拳师,前有铁桥三、王隐林等,后有黄满荣、吕龙山等,然能享盛誉于死后而历久不衰的,仅有南海黄飞鸿一人。

享誉世界,广为人知。其背后的缘由究竟如何?黄飞鸿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首先,黄飞鸿是当时广佛武林中“排得上号”的“一代宗师”,同时作为宝芝林掌舵人的他,还是一位济世为怀的名医,从坊间众多救助贫困群体的故事可见一二。此外,黄飞鸿后继有人,能将其生平事迹加以记录,最终被改编为电影剧本登上大银幕。

也正是借了当时香港作为亚洲电影工厂的“东风”,黄飞鸿得以名动全球,一度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人物,如今也成了佛山在外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系列电影中的黄飞鸿,成为一个艺术形象,随着时代大潮和价值观念的变迁,被一代代的导演及演员不断重塑,被赋予了更多的映射内涵。黄飞鸿,也从清末民初广佛地区一个无名武师,最终变成全球华人心中的武术大家。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磊

校对 | 潘丽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