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晋书》里,王祥、王览兄弟的传记紧跟在“后妃传”之后,实际上王祥、王览传应是《晋书》列传的第一篇。这固然因为王祥的官爵很高,更主要的则是因他年龄特大,入晋时已经到了耄耋之年:82岁。王览则无疑沾了这位年高德劭的哥哥的光。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1)

王氏源远流长,据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周灵王(前571—前545年在位)的太子晋。晋因为直言敢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之官,人称“王家”,于是便索性以“王”作为姓氏,世代相传,宗敬也就成为王氏始祖。到他的15、16代孙上出了王翦、王贲两位将军,成为秦始皇的开国元勋,父子双双封侯。

再到第22代上出了王吉,他自幼好学,熟读经书、在西汉曾被举为孝廉、贤良,任谏议大夫,也因为直言敢谏一度受过挫拆,后来做到大司空的高官。他把家迁徙到临沂都乡南仁里,成为王氏定居临沂的始祖。第26世孙王音,在东汉为大将军掾属。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2)

王音的第四子王融不就官府征辟,终生不仕,他便是王样的父亲。所以王祥当是王氏第28代传人,但在本书所要写的两晋南朝这个门阀世族最为兴盛的时期,他却是炙手可热的王氏家族的始祖。

1、卧冰的王祥究竟有多牛?

王祥活过了漫长的岁月。他生于东汉光和七年(184年),黄巾大起义就在那年爆发,从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跟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相比,王祥比诸葛亮仅小3岁,比著名诗人曹丕、曹植都要大。当这些光华四射的人物像流星一样划过夜空陨落以后,他还不紧不慢地在他的人生轨道上运行。

他父亲去世以后,他本想照看好后母幼弟,苟全性命于乱世,无意出仕。但到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年间(220一226年),徐州刺史昌虔硬是聘他为别驾。别驾是刺史的佐吏,总理众务,职权甚重,有半个刺史之称。吕虔对他又很信赖、把州中的大小事务都委托给他,因而他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不长的时间内,把州中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3)

人们歌颂他说:

海沂之康,实赖王样;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海沂”指徐州,因为它东接大海,境内又有一条沂水流过。

王祥本以德行著称,现在又显示出出众的治才,吕虔对他愈加敬重。吕虔有一把佩刀,据说只有能登上三公之位的人方可佩用否则反受其殃。他自知没有此种福分,担待不起,预感到王祥将来必有大的作为,便将此刀和自己的祝福一道赠送给他。

从此这个命运的吉祥物便像一个影子,一直陪伴着王祥。转眼30年过去了,王祥仕途果然一帆风顺,地位越来越高。此间,他经历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齐王曹芳几代帝王,亲眼看到权臣司马氏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亲眼看到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政变,剪除了政敌大将军曹爽、玄学名士何晏等人,牢牢把权柄抓在手中。

他也亲眼看到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执政后,废除了齐主曹芳,扶植14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上台,名为皇帝,实是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玩偶。王祥对这一切只能保持沉默,既不去助纣为虐,投井下石,也不傻乎乎地去做不识事务的挡车螳臂,或用自己的头皮与司马氏的刀刃一较软硬。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4)

这样,他在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的夹缝之中,老成持重,逐渐成为一名资深官员。到甘露三年(258年),曹髦因他素来“履仁秉义,雅志淳固",下诏任命他为“三老”。这是一个专掌教化的受人尊重的官职,多以年高德重、深明儒学者充任。

王祥当时已经75岁,可以说是曹髦的祖父辈,便理直气壮地以帝王师自居,经常用儒家仁义礼治政教风化的道理训导曹髦,曹髦对他也毕恭毕敬。不过曹髦亲率卫兵袭击继司马师之后执政的司马昭,曹髦本人也被杀死,还落得个“悖逆不道,自陷大祸”的罪名。

王祥闻变,在朝廷上大哭,自责“老臣无状",没有尽到教诲的职责。这哭声的背后有丰富的潜台词。从内心说,他从一出仕就做着曹魏的官,对曹氏不能说没有感情,对曹髦的横死不能说没有悲慨,但他那“老臣无状"的自责又轻而易举地把讨错推到曹髦身上,为司马氏做了开脱。同时这一哭又使他人无法否认他是忠臣,并与他发生微妙复杂的心灵共鸣。于是,王祥不仅没有受到牵连,而且不久便升任司空、太尉,也就是那把宝刀所预言的“三公”。

2、忍字当头的王祥

又过了两年(262年),“竹林七贤”中的大名士嵇康也被司马氏杀死。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5)

王祥更成为惊弓之鸟,他目睹了一顶顶皇冠落地,一个个名士殒身。他饱经沧桑,也老于世故。他十分巧妙得心应手地周旋在险恶的政治斗争漩涡之中,审时度势,揣摩忖度,使自己的任何行为都保持着一个恰当的分寸。

他不是司马氏的亲信和私党,他也不需要这样做,以便在清流中保有一个持重老成德高望重的形象,同时又巧妙地利用这种形象为司马氏补台,并向司马氏讨价还价。司马氏也愿意他这样做,以便给自己涂抹上一层礼遇贤者的脂粉。

咸熙二年(264年),司马昭被封为晋王,篡夺已经成为“路人皆知”的定局。当时王祥与何曾、荀顗为三公,前往祝贺。何、苟二人均行跪拜之礼,唯有王祥长揖而已。事前他曾与荀顗私下讲过,他们与司马昭都是魏臣,地位也仅差一级,君子应当“爱人以礼”,如果行跪拜之礼,反而会“亏晋王之德”。何、荀是司马氏的心腹,自然无所不可,王祥向称方正立朝,以独立的人格标榜于世,与司马氏也有一定距离,如果他也跪拜,不但将为司马昭所轻,也将会把司马氏的越非礼与狼子野心和盘托出,反而会受到司马昭装模作样的拒斥。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6)

他只要能向司马氏暗示他不会成为篡权的障碍,他将承认和顺从那样的事实,这对于司马氏来说也就够了。对此,司马昭自然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3、王祥给后代子孙的遗训

第二年八月(265年)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继为晋王,到十二月便逼使魏帝禅位,正式篡权,建立晋朝,后世称为晋武帝。

王祥也顺理成章地随之入晋。

王祥没有反抗这个结局,没有做曹魏王朝的忠臣和殉葬品后人往往因而苛责他,也未免求之过高。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让他怎么办呢?真正为曹氏王朝而死的能有几人?一个也没有!

司马氏的篡位经过了几代人的酝酿,权归司马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局,曹氏的统治也实在维持不下去了。

从王祥自身来说,他既要自保,要干进,要富贵,就不能不游移两派势力之间,随波逐流。对他的评价,也要看他是否给人民给社会造成什么危害,他是否使用过害人利己的卑劣伎俩。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7)

王祥承认了新王朝,新王朝也需要王祥。司马氏原是儒学世族,司马炎曾标榜自家"传礼来久”,又表示要“以孝治天下"。

王祥恰巧是一位儒者,一位孝子,一位处处遵“礼”面行的正人君子,一位资深位重的老者,于是便给了他更高的地位,拜为太保,封为公爵。王祥也很知趣,他自知不是司马氏的亲信,对新朝的建立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贡献,加以年已迟暮,现在需要的是谦抑,是止足,是为后人保住既得的一切,便一再请求逊位退休,终于获准。

王祥在晋只活了3年。临死前他把当年吕虔赠送的那把佩刀转赠给王览,因为他预感到王览的后代将会兴盛,而自己的后代将会式微,不堪承受此刀。

王览在王祥出仕不久也踏上仕途入晋后做到光禄大夫,比王祥多活了10年。果然、王祥的后代到孙子辈便已没没无闻,而王览一支却枝繁叶茂,极为兴旺,后来那些王氏的衮衮诸公,无一不是他的裔孙。这果真是王祥神秘的预见呢?这就无从考究了。不过那把佩刀在后世却常常被提及。刀剑在古代是功名事业的象征,而那把看似寻常的佩刀更是正氏的吉祥物,预约着权位富贵的神器。王氏可称为“宝刀家族”。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8)

王祥死前还给子侄辈留下一篇遗训,其中说:

夫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他用“信”“德”、“孝”、“悌”、“让”训诫子孙,五者都是儒家立身行事的道德伦理原则。值得深思的是,司马炎在登上皇位前夕曾给各郡中正之官发布了一个命令,要求以六条标准举拔人才,它们是:

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覆,六曰学以为己。

这六条也是晋初用人的公开标准。它们与王祥的五条遗训大致差不多,可以看出当时标榜儒学的时代精神。

但二者有一个根本的差异:王祥的遗训中没有提到“忠”字,而司马炎却把它放在首位。这决不是偶然的。大概王祥终生所目睹身历的一切变局都使他觉得无“忠”可言,司马炎首先就不忠。遗训的核心是孝悌,而他对孝的最高要求是“扬名显亲”,对悌的最高要求是“宗族欣欣”,也就是要获取权位声名,保持家族兴旺。王祥的这种“期待视野”,犹如遗传基因通过一代代言传身教,在后王氏子弟中形成一个悠久的传统。

4、千古第一豪族,有多牛?

王氏子孙没有辜负王祥的期许,没有辜负那把幸运的宝刀,他们世世进取,代代努力,两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300余年,十余代人,始终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风流不衰,冠冕不绝。

梁代的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曾经感慨地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此话是合乎实情的。在中国历史上,有的家族的族谱续写得可能比王氏还长,但却没有王氏的权位那么高;有的家族的权势可能一时比王氏还要大,但却没有王氏蝉联得那么久。可以说:王氏是中国古代第一豪族。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9)

两晋南北朝是士族门阀制度的鼎盛时代,士族如林,我们不妨拿王氏与其他家族作一比较,那时的世家大族首推王、谢,东晋时便已齐名,后世更成为风流豪门的典型。不过我们还可以把范围再扩大一点。

台湾学者毛汉光先生所著《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依据正史,做了许多精细的统计,这里不妨借用他的研究成果。

据他的排列次序,此期大士族的前四名是:琅邪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颖川庾氏(江左原有士族除外)。我们就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比较。

依照毛先生统计,此期共有五品以上的官吏1771人(包括仕二朝者)其中四家各占的额数如下:

王氏:161人其中一品15人;

谢氏:70人其中一品4人;

袁氏:35人其中一品2人;

庾氏:33人其中一品2人。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10)

从这些统计可以看出:在两晋南朝,平均十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中便有一名是王氏子弟。还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王谢并称,但谢氏的势力远远不竞,更论其他家族了。

再比较以上各家与皇室的联姻情况:

为皇后者、尚公主者:

王氏:8人,13人

谢氏:1人,3人

袁氏:1人,1人

庾氏:2人,0人

在这方面也是王氏遥遥领先,而联姻与政权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

另外王氏还通过自己逃奔和羁留北朝的子弟(如王肃、王褒等),在北方也获取了很大的权势与荣名,甚至成为宰辅,并且通过北朝后来在唐代又有4人出任宰相。这也为其他各家所不及。

顶级家族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强(琅琊王氏千古第一豪族)(11)

说王氏家族是中国第一豪族,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