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 迷而不返者惑

曾国藩家训16字原文 迷而不返者惑(1)

图片来自网络

“迷而不返者惑”语出《素书•遵义章第五》。

释义: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的人,一定会神志惑乱(糊涂)。

这句话应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不知道自己“迷”的危害而不知“返”;二是,知道自己“迷”的危害而不想或不能“返”。前者称之为“迷而无知”;后者称之为“执迷不悟”。

宋人张商英注曰:“迷于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于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于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迷惑者,自迷之矣!”这是“迷而无知”的事例。

清朝王氏曰:“日月虽明,云雾遮而不见;君子虽贤,物欲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无所知。若不点检自己所行之善恶,鉴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乱、迷惑。”这是“执迷不悟”的事例。

生活中这两方面的例子很多,有些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但却“执迷不悟”、“迷而无知”。

明知沉迷游戏有害身心,可就是不能自拔;明知超前消费是负重前行,可就是不能控制欲望;明知吸毒、赌博是不归路,可就是难以断瘾;明知只顾面子活受罪,可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明知撒谎欺骗会失去信誉,可就是不能自已;明知违法就是犯罪,可就是克服不了侥幸心理;明知无礼傲慢会众叛亲离,可就是时时处处显示自己……

犯错是难免的,但如果犯了错还执迷不悟,那就无药可救了。智者反省自责,愚人执迷不悟。犯错误如人患病一样,执迷不悟无疑如讳疾忌医,难免病入膏肓;迷途知返犹如问医求药,可保身体健康。“迷途知返”才是人生至极之理。

当然知道自己有过错,要及时改正。人心本自清净,清净之心由自己描绘,外境的反射任凭自己收纳和抗拒。只要意志坚定,经受住身外之物的诱惑,认识到过错虽然无法挽回,但以后还来得及弥补过失。

一个人误入迷途并不可怕,关键的是能够觉悟,及时纠正。可怕的是误入迷途还不知觉悟,一条道跑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就像叫不醒的装睡的人,神仙也无法使他回头。

“迷途知返”,是大智慧,是平凡人成圣成贤的路径,更是浪子回头的保证。切莫讳疾忌医,养虎为患,铸成大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