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第二卷)全卷绢本,电子版尺寸11.92米*3.86米,总容量1.71G,高清画质,电子版古籍屋收藏。

<洛神赋图>为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6卷,除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为册页外,其余五件(故宫博物院藏三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一卷及本卷)构图、内容与造型基本一致,均为宋人摹本,唯技法工拙不一。辽博收藏这件<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是现存宋摹本中最完整、最古朴的一件,是顾恺之绘画的重要传世摹本。

原作是根据三国曹植的抒情名篇<洛神赋>为依托而创作的连环画,是传世中国画中以文学为题材的最早作品之一。该图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卷中人物、山水、树石、龙马等,一应俱全,刻画细致。人物用笔古拙,山石空勾无皴,画风高古,上接魏晋。依画面内容,又将<洛神赋>全文以小楷书分二十二段录于其上。画卷起首处本残,为后人所补。

画心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旧题签称此卷为“顾长康洛神图王子敬书”,将此卷与传为顾恺之的其他洛神图相比较,经近人研究认为此卷或为北宋人所摹,文字亦为宋人所书。此卷流传有序,卷中所钤历代鉴藏印记八十方。北宋、南宋时庋藏于内府,有宣和、绍兴连珠印可证。明嘉靖时为福建上饶人叶钶所有,明末为河南睢州人袁枢(袁可立子)收藏,卷中钤有袁枢的多方鉴藏印记。之后转为项元汴收藏,明未清初一度为袁枢的亲友王铎所藏,后转归梁清标之手。乾隆时入藏清内府,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引首有乾隆行书诗题,前隔水有清董浩题记。卷后由清王铎、曹文址、刘墉、彭元瑞等题跋。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之后,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其携出清宫,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抗战胜利后,溥仪将其携至吉林通化大栗子沟,被东北抗日联军收缴,经东北银行转交东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其后入藏东北博物馆,即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1)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2)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3)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4)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5)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6)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7)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8)

晋代画家顾恺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