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旅游名镇阆中(阆中天府旅游名县名在哪里)

天府旅游名镇阆中(阆中天府旅游名县名在哪里)(1)

山环水绕,美丽阆中。 南充日报社影视中心 供图

南充新闻网记者 罗琴 杨晓江 伍罗文博

一座名城的责任在于传承,使命在于发展,追求在于勃兴。

7月5日,北京新华联丽景温泉酒店,一场文化旅游产业推广暨投资推介会在这里举行,推介会的主角是来自四川南充的古城阆中。这也是阆中首次以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的“身份”呈现在公众面前。千年古城阆中,从嘉陵江畔来到首都北京,以她的文化内涵、秀美山水、蓬勃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相遇阆中、感受阆中、爱上阆中。

今年4月,阆中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作为天府旅游名县,阆中旅游离不开深厚的文化根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阆中始终坚持以文旅产业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推动阆中从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资源强市转变。

2018年,阆中市接待游客120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3.6亿元,带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1亿元。今年上半年,阆中全市预计接待游客77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6亿元,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9%。

1 招引百亿文旅项目 立体开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今天,这座旅游名城的嬗变,正在见证着再次勃兴。

阆中市立足文化旅游资源,谋划了“一核三区两带”的全域旅游布局。“一核”,即以阆中古城、嘉陵江山度假区为核心,建好核心旅游圈。“三区”,即在构溪河湿地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区;在沙溪金沙湾建设康养文化度假区;在天宫院片区建设风水文化体验区。“两带”,即依托嘉陵江建设沿江生态旅游带;依托山水资源建设城郊30分钟乡村休闲旅游带。

一排排青砖白墙的厂房,一台台油气未散的织机,一个亦古亦今时光交错的产业园区正在悄然崛起,这是正在建设的阆中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该产业园主要建设艺术中心、主题酒店、会展中心等,按照“唐宋格局,明清风貌”进行打造,对提升古城旅游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3月14日,阆中赛城项目正式开工,标志阆中又一重大文旅项目正式落地建设。该项目位于阆中市河溪镇,计划总投资80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赛车场、彩弹基地、极限运动场、大众体育运动区、房车营地及配套服务区等。整个项目将把运动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全方位带动阆中旅游发展,预计2020年部分体育赛事项目启动营运。

7月10日上午,在阆中水城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三座具有川北民居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对主体建筑进行外装。阆中水城项目是南充市2018年“100件大事”之一,也是阆中市2018年“10件大事”之一,项目总投资约119亿元。该项目主要分为金沙湖、唐家山、河溪镇、构溪河四大板块,以度假体验为核心,以“水”为魂,打造集水上娱乐、文化体验、湿地观光、休闲农业、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国际性旅游度假目的地。

在文旅发展中,阆中坚持以文旅项目支撑文旅融合。围绕全市文化旅游谋篇布局,近三年来招引落地了总投资近800亿元的文化旅游大项目。在古城核心区,落地启动了广东坤银集团投资40亿元的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广东宜华集团投资35亿元的宜华木艺博物馆项目。在金沙湾康养文化体验区,落地了投资85亿元建设的金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120亿元建设的宜华康养城项目。在构溪河生态文化体验区,落地启动了投资119亿元的阆中水城项目,投资10.5亿元的嘉陵江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项目,投资80亿元的阆中赛城等项目。

据统计,近年来,阆中签约落地规模以上旅游项目有数十个,其中百亿级项目5个,如此优质而庞大的文旅项目密集落地建设,阆中旅游在未来几年内将呈现遍地开花、强势崛起的发展态势。

2 全域规划乡村旅游 文旅产业展现蓬勃生机

在以阆中古城为核心发展的同时,阆中市深挖周边乡镇的旅游资源,打造了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在阆中全域旅游规划下,一个个美丽的乡镇正展现出蓬勃生机。

7月22日,记者在阆中市飞凤镇桥亭村看到,正在打造的康养旅游小镇里,红砖墙、绿竹环绕的游客中心复古典雅,现代工艺与青瓦土墙有机结合的休闲康养中心自然大气。康养旅游小镇建设内容包括复建“蜀道第一亭”,5套民宿、36座小木屋、26座玻璃屋。建成后可让游客观赏生态农业,参与生态种植、民事体验,感受庄园式的田园生活。

位于飞凤镇的康养旅游小镇,是阆中近年来打造的凤舞天宫乡村旅游环线上的一环。这条旅游环线还包括以原生态丛林为主题的森海生态旅游小镇、致力打造游客梦想山水田园的五龙田园旅游小镇、天宫鲜花旅游小镇,以及打造高端国际旅游的临江小镇。

凤舞天宫乡村旅游环线是阆中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阆中启动实施了5条乡村旅游精品游线,将全市乡村旅游资源串联在一起。同时,阆中以古城为核心,深挖天宫院、白塔山观景台、构溪河湿地等景点内涵,通过套票优惠、景区直通车等措施,推出“游阆中古城—品‘阆苑仙境’实景演出—夜游嘉陵江”“游阆中古城—赏天宫风水—品五龙民宿”等1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扩大游客游览半径。以沿嘉陵江景观带为轴线,围绕地方特色小吃、狂欢不夜城、嘉陵江文化等主题,高起点打造城市综合体,高标准提升特色旅游商品,高频率举办特色活动,激活旅游消费市场等。

为加快阆中旅游全域发展,去年,阆中市客运中心新增了阆中—老观古镇、阆中—天宫院—五龙村、阆中—杨家河—枣碧、阆中—良善垭村(洪山)、阆中—构溪河(妙高)5条旅游线路客运车辆,形成阆中古城到乡村旅游点专线直达。

为了更好的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阆中市在挖掘打造旅游线路的同时,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2018年新增旅游厕所18处,改建39处,全市免费开放的旅游厕所共达200余处,其中达到A级旅游厕所标准的50余处。积极探索旅游新科技,联合中国联通推进“数字阆中·智慧城市”建设,古城景区Wi-Fi全覆盖,“手机导游”“扫二维码听讲解”“VR”等智慧旅游项目一一应用,旅游数字监控系统与省旅游监控中心有效对接。2019年春节期间,阆中首次开展“8K 5G VR融媒体全景直播”,旅游TV、新浪直播、封面直播等数十个平台同步网络直播。

3 以文旅产业为龙头 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记者从阆中市政府获悉,今年第二季度阆中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63098万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高于国、省、南充市2.4、0.8、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6928万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88437万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497733万元,增长9.7%。

近年来,阆中坚持以文旅产业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推动阆中从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资源强市转变,努力走出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路子。阆中坚持景产一体,互动共融,以“文旅 工农”带动三产一体。阆中始终坚持“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抓好农旅融合发展,打造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近20万亩,形成了“东柑、西椒、南果、北药”特色农业格局,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利用原阆中丝厂打造集丝绸主体、时装设计、创意发布、新品走秀等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重塑阆中城市重要地标;积极支持本地优势企业融旅发展,建成张飞牛肉、保宁醋2座工旅融合综合体,被评为“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今年上半年,农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分别增长3.5%、10.4%、9.7%。

以“文旅 城市”带动景城一体。阆中依托文旅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出华胥广场、张飞广场等10多个休闲文化广场,滕王阁公园、锦屏山公园等8个城市主题公园,构建起“城中有园、城园交融”的城市格局。突出山水市个性,启动实施嘉陵江城区段沿岸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出30公里滨江生态景观走廊,形成亲水生态景观带,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四川省天府杯金奖。立足山水城重要节点,围绕国省乡骨干道路,持续开展绿化阆中行动,打造出银杏大道、香樟大道、水杉大道等7条“最美国道、最美省道、最美乡道”,实现“车在路上走、人在景中游”。目前,阆中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等多个国字号品牌。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阆中以“文旅 扶贫”带动城乡一体。坚持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启动建设江天、江东、江西等5条乡村旅游线路,建成风水五龙、老观古镇、木兰湖景、杨家河漂流等12个乡村旅游景点,成功打造1个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深入发掘传统文化、风俗人情,成功推出裕华佘家沟油菜花节、江南十里桃林乡村文化旅游节、柏垭桑葚采摘节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农事节庆,年吸引乡村旅游游客达到209.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3亿元。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解决农民就业6000余人,促进贫困户2.1万余人脱贫增收,推动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40元。

4 走出去 引进来 增强天府旅游名县品牌美誉度知名度

好酒也怕巷子深,为了增强天府旅游名县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阆中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借力阆中民俗节目《亮花鞋》荣登2018年央视春晚,积极主动与央视、四川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合作,邀请《乡村》《乡愁》等17个金牌栏目走进阆中,争取多部电影视频在阆中取景拍摄,促成国内顶级知名媒体聚焦、宣传阆中百余次。主动承办“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全国女子围棋名人赛、亚洲大学生摄影大赛等国内外知名赛事活动,常态举办春节文化博览会、国际马拉松、国际龙舟节等大型文体赛事,借助多彩活动推介阆中旅游、展示阆中形象。今年春节期间,阆中新媒体关注度位居全国“四大古城”之首,人流聚集排名位列全省第三。

既要“请进来”造势也要“走出去”借势。阆中充分发挥“个十百千万”全媒体传播矩阵作用,拍摄《让世界记住阆中》《醉美阆中》等多个大型城市宣传片全网宣传,连续十年持续在央视推出《我在阆中等您》《阆中之恋》宣传片,不断扩大阆中的影响力、知名度。主动参加中外企业四川行、川商发展大会等省市各类投资推介活动,积极与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西等地开展交流,成功吸引新华联、坤银、中青旅等全国知名企业到阆投资兴业,近年来文旅项目招引总量突破800亿元。借力南充“开放年”行动,聚焦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积极举办“阆中‘开放年’文化旅游产业推广暨投资推介会”系列活动,全面宣传、全面推介。目前,该活动首站已在北京举行,宣传扩散量突破3000万条次。

7月5日,阆中市天府旅游名县(阆中)·北京行———阆中市“开放年”(北京)文化旅游产业推广暨投资推介会在北京举行。通过此次活动举办,全面展示了阆中优势产业、名特优产品及投资项目等情况,彰显了阆中的旅游特色、雄厚的产业实力和优良的营商环境。推介会后,北京、深圳等地区纷纷与阆中对接,洽谈项目。7月9日北京珠穆科技、允立生物等企业负责人已组团来阆中对接项目。

同时,阆中主动出击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旅行社、涉旅企业交流合作,成功推出“仪陇—阆中—广安红色文化之旅”“重庆—成都—阆中—广元三国文化体验游”等一批高档精品线路,稳步提升“中远程”“中高端”客源占比。主动与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天府旅游名县文旅发展联盟”,赴北京、重庆等地开展产品推介活动。主动与安徽、云南、山西等省历史文化名城交流合作。

阆中评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新时代新契机,千年古城阆中焕发出崭新容颜。阆中正不断致力围绕建立旅游新体系、构建旅游新格局、发展旅游新动能等方面,以高质量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为奋斗目标,奋力推动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扬起天府旅游名县之帆,阆中正以生机勃发之姿向世人展现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在文化与旅游大融合的新时代中,嘉陵江畔的阆中古城,将向中外游客展现她更美的姿态、更多的风景、更深的内涵。

1986年,被公布为 第 二 批中 国 历 史文化名城

2008年,阆中古城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3年,阆中古城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5年,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1年,天宫院景区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9年,阆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