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本涂鸦走红网络(初中生涂鸦课本封面)

教育讲究因材施教,通过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小学生课本涂鸦走红网络?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生课本涂鸦走红网络(初中生涂鸦课本封面)

小学生课本涂鸦走红网络

教育讲究因材施教,通过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有经验的老师,看一眼学生的课本就能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大致推算出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课本上记满了知识点,而后进生由于上课容易溜号,课本都被他们玩“坏”了。

初中生涂鸦课本封面,被家长发现后“混合双打”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课本是重要的知识来源。只要上课集中注意力,把课本理解透彻,几乎不需要任何补课和辅助参考资料,也能考出好成绩。

有些学生兴趣点根本不在学习上,无论家长如何苦口婆心,学生就是不愿意学习,甚至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也无法认真听讲,别的同学在认真记笔记,不愿意听课的学生只能假装记笔记,私下里却在课本上画画。

还有些学生“闲来无事”便把对学习的排斥心理,体现在课本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很多学生的课本插图上,都被涂鸦得面目全非。好好的画像,被学生脑洞大开的整蛊成各种形象。还有的学生直接对课本封面下手了。

一位初中生把自己的数学语文课本封面,用修改液覆盖住,直接改为“天书”和“学不会之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家长看到这一幕后,岂能坐视不理?

只见该初中生的父亲使出一招擒拿手将儿子摁倒在床上,母亲立即上去发出灵魂拷问,一家人上演“混合双打”。能看出来学生的原生家庭气氛很和谐,在欢乐的氛围下就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涂鸦课本固然不应该,但是几乎所有人在上学的时候都干过这样的事。

网友却劝家长,别耽误学生的天赋

课本代表着知识,是很多教育界的顶级老师,通过多年精心研究设计出来的,供学生和老师研究学习所用,本应该是严肃认真的,学生这样信手涂鸦是不尊重学习的表现,也是学习态度不认真的象征。

虽然涂鸦课本是小事,总比违反课堂纪律或做出其他出格的事情要好,但是也不值得提倡。学习成绩可以达不到科科优秀,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要端正。不过有些学生在课本上的涂鸦,反而让网友看了觉得学生天赋异禀。

除了把数学书改为天书以外,还有一位初中生仅修改一字,化学变白学,物理变无理,就将数学课的精髓显露无疑。这对于数理化不好的学生而言,简直说到了心坎里。

最离谱的是,一位学生把英语改成了俄语,可能是学生不喜欢学习英语,觉得除了英语以外,别的语言都很好。殊不知俄语的难度要比英语难学多了,若学校的外语课真把英语换成俄语,届时欲哭无泪的学生就更多了吧。

另一位男生,硬是把道德与法治的课本封面,改成了缺德与犯法,老师看到哭笑不得。地理老师也很郁闷,学生把课本改为“地狱”,如此看来把地理作业本改为“生字簿”更为贴切。

不得不说,现在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脑洞越来越大,素质教育初见成效,让学生打开思路培养愿意动脑思考的习惯比啥都重要。学习文化课,除了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外,还要让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而不是考试分数。

有网友表示,从这些学生涂鸦课本封面的行为来看,颇有艺术设计的天赋。如果学生对美术方面感兴趣,家长不妨朝美术特长生方面培养,或许比单纯的强迫学生学习文化课更有效果。

写在最后

每个青春期的学生,或许都曾在学习之余在课本上涂鸦解压,即便是有些过分,家长和老师也不要过于敏感。不妨和学生聊一聊涂鸦的初心和心路历程,不问清楚愿意就横加指责,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叛逆情绪。

老师可以反思一下是否在课程安排上过于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大。如果老师增加课堂互动的氛围,或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许学生就不会有时间涂鸦课本了。

家长也要想一想,是不是日常教育引导的力度太大,让学生产生的过大的压力。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的教育讲究顺应天性,承认自己普通的同时,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或许学生和家长都会轻松一些,也就不会过于焦虑了。

今日话题:大家上学的时候都涂鸦过课本封面或插图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