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秘的野生动植物(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2022年3月3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关注旗舰物种保护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目前,我国大熊猫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至1864只,全球圈养种群总数673只;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985年180头增至300头左右;海南长臂猿由1980年的种群数量不足10只恢复到5群35只;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至5000余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超50、60只;黑冠长臂猿增至约700只;野生绿孔雀增至约550只;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增至3800余只。

又到候鸟迁徙期北京是重要驿站

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其中,北京市现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百花山葡萄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陆生脊椎动物分布有5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如褐马鸡、黑鹳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96种,如斑羚、大天鹅、鸳鸯等。

走进神秘的野生动植物(世界野生动植物日)(1)

天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随着候鸟迁徙季的到来,北京又将成为候鸟的天堂,它们将在这里悠然地享受着“好客”的北京专门提供的“饕餮盛宴”,或在京城各处安心地中转休息、或四处觅食“加油”,更有的将在这里筑起“爱巢”,有滋有味地过起了日子。北京处于东北地区向华北地区的过渡地带,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天都有大量的候鸟由南向北迁徙过境。据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副处长纪建伟介绍,2021年,北京市全年监测到的鸟类有360多万只。

走进神秘的野生动植物(世界野生动植物日)(2)

黑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2021年10月发布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显示,在北京这片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596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其中野生鸟类超过500种,包括黑鹳、褐马鸡等3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北京市分布的鸟类种类已占中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二十国集团(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我国旗舰物种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及其栖息地建设,对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豹、中华穿山甲、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虎、朱鹮、绿孔雀、四爪陆龟等12种旗舰物种实施了抢救性保护。

走进神秘的野生动植物(世界野生动植物日)(3)

大熊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实施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拯救繁育、野生植物就地迁地保护和回归自然等工程,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同时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走进神秘的野生动植物(世界野生动植物日)(4)

东北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施大熊猫、亚洲象、海南长臂猿、东北虎、中华穿山甲、四爪陆龟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百山祖冷杉、巧家五针松、白花兜兰、广西青梅等5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及其栖息地抢救性保护;划定并严格保护重要栖息地,连通生态廊道,确保重要栖息地面积增长10%;建设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源繁育基地和遗传资源基因库,开展大熊猫、普氏野马、麋鹿、朱鹮等15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对分布极度狭窄、种群数量稀少或生境破坏严重的水杉、东京龙脑香等100种植物,开展迁地保护和最小人工种群保留等。

编辑:张琦琪

审核:朱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