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性格特点分析(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

红楼梦薛宝钗性格特点分析(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1)

《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的旷世巨著,书中写尽了大观园“女丿L国”的悲欢离合。而在诸多女性中有这样一些女性凭借精明,才气,能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或圆滑,善于处理各种人情世故;她们或功于心计,能够在封建大家族的残酷斗争和相互倾轧下明哲保身甚至取得胜利;她们或悲情,纵使满腹才气和能力,终宄摆脱不了命运的桎梏,而薛宝钗就是这一类女性的典型代表。出身富庶皇商家庭的薛宝钗一出场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雪芹就刻画出一个“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似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温柔贤淑的封建淑女形象,“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更为宝钗在府中赢得了不错的人缘,而宝钗的精明与老练更是将其处世哲学推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的巅峰。

宝钗的圆滑在书中多处地方均有表现,如书中第二十二回,贾母给宝钗过生日,问她喜欢看什么戏,喜欢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的戏文,喜欢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 “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贾母作为封建大家庭的长辈,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一向心思缜密的宝钗深知博得她的欢心对她以后在贾府的地位有多么重要。所谓的“金玉良缘,虽有王夫人和王熙凤的鼎力支持,但是贾母对于宝玉婚姻大事的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有王夫人王熙风和元春等人极力撮合,可如果贾母不满意自己,金良缘一样很有可能落空。而从和贾母血亲关系的远近来讲,宝钗远远输给了自己的“潜在情敌"林黛玉。在孙媳妇的选择上,贾母自然会更钟情于林黛玉,因而宝钗只能是用自己的乖巧懂事、宽容大度、温柔娴静、大方得体来打动贾母,为实现“金玉良缘”打下基础。

红楼梦薛宝钗性格特点分析(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2)

书中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则更能体现宝钗的世故与精明,同时也是她为后世读者所指责诟病的地方。故事的情节大概是:薛宝钗在扑蝶时来到滴翠亭,无意中隔窗听见了小红和坠儿的私房话,听出了小红的声音,宝钗知道小红一向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占怪的东西,于是用了“金蝉脱壳”之法,假装寻找黛玉,使得开窗后被惊的小红和坠丿L,都真以为是黛玉听了她们的绝密隐私,轻而易举地置身事外,成功地嫁祸给了黛玉。曹雪芹在这一回中文笔颇具讽刺意味,将宝钗比作杨妃,宝钗不仅在体型上与杨妃较为相似,都是体态丰腴,美艳动人,还将杨妃曾蓄意陷害唐玄宗的另一位才女型宠妃梅妃的事情嫁接到宝钗的身上,含蓄委婉地批判了宝钗陷害黛玉的虚伪。精明的宝钗即使是在丫头卜人眼中依旧是个好说话的主子,难怪小红在误以为黛玉知道了她们的绝密隐私之后不由得担忧起来,说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亻尚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从此可以很明显看得出宝钗和黛玉在下人心中的形象,宝钗娴熟地运用其高超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和艺术巧妙地化解了原本棘手的问题,间接“打击”了“情敌”林黛玉,还巩固了自己在贾府下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正是这样一位聪慧乖巧,大方得体,精明老练并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的“完美淑女”却是一位富有悲剧色彩的悲情女性。宝钗的结局是悲惨的,正如她的判词般,“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纵使她具有封建社会妇女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美德,但是仍旧难以逃脱那个时代女性普遍的悲剧性命运。宝钗应该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离开人世的,丈夫贾宝玉并不在她的身边,在这里不用契合宝钗名字的“钗”字是因为“钗”是双股的,而“簪”是单股,暗示出宝钗是孤身一人含恨离世的。即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嫁给了宝玉,促成了“金玉良缘",无奈宝玉的精神伴侣始终是黛玉,宝钗得到的只不过是短暂的宝的一其躯壳而己,而这对于这样一位“完美淑女”来说是多么悲情和残酷。不论宝钗是否真正,心仪过宝玉,但书中字里行间更多地展现出来的是宝钗的功利心,她的完美在宝玉心中恰恰是不完美,她尽力追求完美为的只是给自己在这个时代博得赞誉,包括她的婚姻也是她为了成就自己后世美名一个筹码,也许她的心中曾经有过短暂的爱情火花,但是立即被内心强人的封建礼教所瞬间湮没,她一一心只想成为为后女子所称赞效仿的典范,给自己的家族带来荣耀和光彩,但没有想到的是,到头来一切都是空,最后只落得个“金簪雪里埋”的结局。

红楼梦薛宝钗性格特点分析(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形象)(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