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之前的心理测验(结婚这种大喜事)

茫茫人海中,相遇是一种缘分,能相识、相知到相爱,再到步入婚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然而在婚前这个充满幸福的美好时刻,却让人很容易产生抵触和焦虑,并不是因为不爱,而是面对着结婚这件大事,会感到不请自来的“婚前焦虑”。

壹心理在《家庭心理健康手册》中认为,婚前有这样的不安,其实大可不用担心,从心理学上看,这是婚前的正常心理,借助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缓解这些焦虑的情绪。

结婚之前的心理测验(结婚这种大喜事)(1)

尤其是婚前反复的情绪以及过度焦虑,这两件事尽量不要去做,努力去做一个清醒、理智的聪明女人,拥有幸福而美满的婚姻。

不要总是情绪反复

对于即将迈入婚姻殿堂的人来说,喜悦和忧思同样很多,情绪也会反复变化:

婚后的生活,真的习惯吗?

婚前的各项准备可真多,好麻烦呀,又和他因为结婚的事,吵了好几次了,真不知道还要不要选择结婚了?

结婚后,跟婆婆要怎么相处,才会没有矛盾呢?

一想到这些问题,不安、担心、恐惧,情绪时好时坏,都是正常的。也很容易从结婚的喜悦中,转为不安。

结婚之前的心理测验(结婚这种大喜事)(2)

的确,结婚意味着亲密关系的升级,意味着情感生活发生较大的改变,意味着要从无拘无束的生活,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会有情绪不安,易怒甚至争吵,这时就很容易情绪化,一会觉得自己不适合结婚,一会觉得对方是不是自己的良人,一会留恋热恋时的感情,而对婚姻充满担忧。

还有一些人,受父母婚姻破裂或整天吵吵闹闹的影响,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担心自己的婚姻会不会重复父母的老路。

一旦这些想法集中爆发时,恐婚和情绪化就出现了。很多人就会质疑,这婚要不要结了?这个人到底对不对?自己选择结婚是否是个错误?

有这样的想法时,就会产生压力与纠结,一边害怕错过这个人,一边又害怕万一选择了怎么办。

针对婚前情绪化,壹心理提出:压力并非毫无缘由地出现,结婚意味着你将增加新的身份和义务。

这是情绪化最根本的来源,换句话说并不是害怕走进婚姻,而是害怕自己无力应付未知的事。

结婚之前的心理测验(结婚这种大喜事)(3)

克服情绪化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压抑情绪,更不要因为“结婚是喜事,就一定得开心“,接受自己的不安,然后减少情绪反复的次数。

婚前,不要总是瞎想一些还没发生的事,很多烦恼大都是“空想”出来的,及时说出来自己的担忧,情绪就会稳定很多。不然闷闷不乐的结婚,也会影响婚姻的幸福指数。

不必总是过度焦虑

焦虑,已经是每个人生活的常态化,尤其是婚前焦虑会因为情绪的变化而放大。

想要更好驾驭情绪,就要远离焦虑,具体可以这样做:

第一,释放压抑的情绪。即便是在婚前,如果心中有了迷茫,也可以找朋友或亲人吐槽一下,哭一下也没什么,反而能更好释放负面情绪,缓解焦虑;

第二,短暂转移注意力,如果一直情绪很紧张,可以借“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放松一下,比如亲近大自然,进行一些运动,晒晒太阳,读一些唯美的爱情故事,都可以让自己慢慢放下焦虑;

结婚之前的心理测验(结婚这种大喜事)(4)

第三,不要没事就焦虑不安。焦虑原本就会让我们失去内心的正常秩序,在婚前的焦虑会把不安和未知的麻烦,无限的放大。

这个时候如果任焦虑的情绪来来回回的重复,就会产生一种“还没结婚就这样,这婚真的没法结了”的错觉。

因为整个人已经被负面情绪和焦虑所包围,根本无法正常思考。这时不妨少看点婆媳之间的各种冲突,少看点渣男出轨的例子,少听点婚后生活如何的可怕等。

你听来的消息,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夸张,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尽相同,不能拿别人的例子,硬往自己身上套。

想明白焦虑是正常的,恐婚也是正常的,焦虑程度就没之前那么强烈了。

结婚之前的心理测验(结婚这种大喜事)(5)

当我们个人没办法走出焦虑时,要多向身边人的求助,多用正念来让自己走出焦虑,多从心理学来了解一下焦虑的本质,然后接纳当下。

方法总比困惑多,该求助时,一定要向外部求助来解决当下遇到的难题。

尊重差异,接纳不同

心理学家认为,在情绪化的状态中,很能进行理智思考,会习惯性“错误归因,自我怀疑”。

在婚前产生焦虑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怀疑:

  • 会不会是我自己不够好,无法拥有幸福的能力?
  • 我们究竟还有未来吗?我还有救吗?
  • 我还要不要结婚,是不是单身生活更适合我?

负面情绪的慢慢累积,会磨灭对婚姻的渴望,对爱情的信念。

结婚之前的心理测验(结婚这种大喜事)(6)

心理补偿作用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在情感上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采取其他方式来弥补自己原有的缺陷,以减轻不舒服的感觉。

这就很好理解在婚前因为恐惧,就会产生感情不牢固,那个人靠不住的各种悲伤情绪。原本充满欣喜的结婚,突然就不香了,甜蜜也消散了。

这时,不妨多去尊重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接纳两个家庭存在的不同,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爱和信心就慢慢回来了。

每一次焦虑和情绪化,都是一次考验,多去用心理学知识去察觉自己的情绪,去接纳现实,这时自然就有了力量与内心的欣喜。

这本《家庭心理健康手册》不仅讲了亲密关系相处和恐婚怎么办,还从心理学角度分别给出建议,比如从如何走过动荡青春期,如何化解中年危机?如何让退休生活过得精彩?如何坚强面对危机等

用更多的察觉,为自己定义人生的价值,让生活充满爱和温暖,这才是一个真正聪明的女人,才是正能量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