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茶诗陆羽(茶圣陆羽著名诗作六羡歌)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茶圣陆羽一首著名诗作《六羡歌》。

《六羡歌》陆羽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这首诗收入《全唐诗》卷三零八,原题目为《歌》题下原注:“太和中,复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僧弟子,常吟此歌。”。因为诗中有六个“羡”字,故后人常称其为《六羡歌》,有关茶诗的典籍,无不收录。

咏茶诗陆羽(茶圣陆羽著名诗作六羡歌)(1)

六羡歌写了些什么

写的是四个“不羡”和“千羡万羡”。

首先两句中两个“不羡”,“黄金罍”、“白玉杯”都是贵重的饮具,代表的是物质利益;三四句中“省”和“台”都是行政机构,代表的是政治地位,这些是豁然易懂的——钱财和权力地位都不是我追求向往的。

问题是后两句中的“千羡万羡”的西江水,代表了全诗的主旨,它代指的究竟是什么呢?

六羡歌的意义

传统的说法,是茶圣陆羽对选水的严格态度。竟陵是他的故乡,熟悉的西江水是他最偏爱的煎茶用水,千羡万羡西江水,表达的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对茶的钟情,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还有另一种说法,唐李肇《国史补》云:“异日,(羽)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明人陈继儒《茶懂补》引《陆羽小传》云:“(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羽在他处,闻师亡,哭之甚哀,作诗寄怀。” 也就是说,陆羽是用一种含蓄的方法,表达对智积禅师的哀悼和缅怀。

个人倾向于后者。

咏茶诗陆羽(茶圣陆羽著名诗作六羡歌)(2)

陆羽和智积禅师

茶圣陆羽身世很不平凡,三岁成为孤儿,被竟陵西塔寺的和尚智积禅师收养,九岁开始读书识字写文章,由于不愿意遵从智积禅师的意愿修习佛法,被束缚管教,终于不堪忍受逃出寺院,做了一名喜剧演员。

智积禅师不仅对陆羽有养育之恩,更有师徒之情,正是他的引领和点拨,为陆羽打开了茶世界的大门。

甚至还有很多关于智积禅师不见其人只尝其茶便知道是否羽煎茶的传说故事。

陆羽有着洒脱不羁的性格和矢志不渝的品格,注定他会与智积禅师分道扬镳,在他辛苦钻研、安身立命,在他探究茶源、离群索居的时候,他的内心难免会有抑郁和苦闷,但是,相信他并没有怨恨过师傅,在五十八岁隐居上饶时听闻智积禅师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曾经的深厚恩泽,正仿佛滔滔江水,源源不绝、难以估量。

这哀伤,大概便以一种极为东方、极为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

咏茶诗陆羽(茶圣陆羽著名诗作六羡歌)(3)

我爱你 和 月亮

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有著作《我是猫》、《梦十夜》等,头像曾被印在一千元纸币上。大学读的是英文系,后来又去英国留学两年,1903年返回日本后任第一高等学校英语教授和东京大学英国文学教授。

相传夏目在教授翻译课程时给学生出过一道题目,把男女两人在月下散步时男主人公表白的“ I love you”翻译成日语,学生们直译为“愛してる”或者“好きだ” 夏目老师说不行,因为日本人没有人会那样说,学生不解道,那究竟应该如何翻译才是日本人呢,老师回答,说“月が綺麗ですね”(今晚的月亮好美啊)就可以了。

咏茶诗陆羽(茶圣陆羽著名诗作六羡歌)(4)

史上最雅致的失眠,要数苏东坡夜游承天寺了吧,他只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世间有那样多的不平,却少有人能有知己陪伴,看庭中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之影藻荇交横,打趣一句闲人。

有那样多挥霍的欲望,却有人只肯说一句今晚月色好美。

有那样多无奈的分离,却少有西江水般隐忍的美感和成全。

所以宁可相信,这首史上第一茶人写的茶诗,无关于茶。

虽然可能并非写茶,确是一首好诗,那是由茶沐浴出的优雅、 由茶孕育出的深沉、由茶生发出的博爱之爱。

咏茶诗陆羽(茶圣陆羽著名诗作六羡歌)(5)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众号,随时随地提问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